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133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47篇
  141篇
综合类   269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81.
北柴胡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不同试验区对引种野生北柴胡的物候期及各器官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柴胡个体发育可划分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物候期为返青期、苗期、抽茎拔节期、孕蕾期、开花期、座果期、果熟期、枯萎期;年生育期为180~200d;植株呈单茎或丛生,株高65~90cm,总叶面积随株高的增高而增加,盛花期株叶面积最大,叶面积指教最高;开花特性为有限花序,无限分枝型植株,其根长、根重在开花盛期和座果初期后呈快速增长;根长在土壤结冻前基本趋于最大;而根重增长至10月上中旬基本趋于最大,以后呈直线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82.
烤烟成熟时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条件下,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的叶片在成熟过程中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等3个叶片组织结构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海棉组织厚度、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均表现为随之降低的变化规律;随着烟株移栽后天数的增加,各部位烟叶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3个烟叶部位之间叶片栅栏组织厚度的差异极显著,海绵组织厚度、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的差异显著;烟株移栽后天数与栅栏组织厚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海绵组织厚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烟叶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和栅栏组织厚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海绵组织厚度与栅栏组织厚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83.
艾青林  计时鸣  杨华勇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2):155-159,163
建立了阻尼槽型连续供油配流副油膜形成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用于描述配流副中油膜的运动变化规律和工作介质在阻尼槽、通油槽中的压力、流量特性及分布规律。在数学模型中考虑了配流副高、低压对油膜形成和变化产生的影响。通过该数学模型可以得出压力、温度对配流副油膜厚度、泄漏流量等润滑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对不同工况下配流副油膜的形成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工况不变时,油膜厚度随压力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配流副泄漏流量随压力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84.
We examined the changes in body weight (BW), back-fat thickness (BFT) and blood metabolites in relation to postpartum (PP) ovarian activity status in twenty female yaks raised under semi-intensive system. BFT and ovarian activities, like follicle development, ovulation (OV) and corpus luteum (CL) development, were monitored from 4 to 15 weeks (wk) PP using ultrasonography. Resumption of ovarian activity was confirmed with ovulation of dominant follicle (DF) and subsequent CL development, and >1 ng/ml progesterone concentration in blood plasma sample after 1week of ovulation. Yaks were further classified as cyclic (with CL), acyclic (without CL), and cystic (with >25 mm follicular cyst; FC). Within 20 weeks PP, 60% yaks resumed cyclic ovarian activity, while 25% failed to initiate cycling activity, and 15% developed follicular cysts. In all categories of yak, BW gradually decreased (p < .05) till nadir; however, nadir reached earlier (p < .05) in acyclic yaks. BFT differed (p < .05) among the yak groups, but it tended to be higher in cyclic yaks as compared to acyclic and cystic. No difference (p > .05) in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NEFA) values was found among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yaks, whereas, beta-hydroxy butyrate (BHB) levels were higher in cystic animals as compared to acyclic and cyclic. Blood glucose levels decreased in all yaks during initial 2 weeks after calving.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yaks with low BW, BFT and glucose levels, and higher BHB values were at risk of delayed resumption of ovarian activity and concomitant development of follicular cysts.  相似文献   
785.
长期施用化肥对我国南方水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eta分析研究水田土地利用方式下化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施用化肥处理的表层水稻土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不施肥处理显著提高1.00±0.23 g kg-1,是不施肥处理的1.06倍±1.01倍。分析认为施肥处理下,较高的根系生物量导致较高的碳输入水平,另外相对充足的养分供应提高土壤固碳效率,这是施肥处理下土壤具有较高有机碳含量的两个原因。但不同轮作制度下,化肥对有机碳含量提升作用有差异:稻-稻-旱轮作制下化肥的作用不显著,而稻-旱轮作与稻-稻轮作制度下化肥对有机碳含量的提升作用显著。方差分析发现相同施肥措施下,稻-稻-旱轮作体系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在三种轮作制度中最高,而稻-旱轮作与稻-稻轮作没有显著差异。尽管施用化肥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但评价施用化肥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还需要综合考虑化肥生产、运输与施用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三要素。  相似文献   
786.
基于荚果厚度模拟评价黄淮夏大豆品种的鼓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荚果厚度动态变化可以表征大豆鼓粒特性,本研究将评价不同大豆材料的鼓粒特性,并为筛选优良鼓粒特性材料和研究大豆高产机制提供借鉴.[方法]利用49个大豆材料进行花荚标记,定位连续测量荚果厚度,并利用二次函数((^y)=(^β0)+(^β1)x+(^β2)x2)拟合各材料的荚果厚度(y,单位mm)与花后时间(x,单位d)的关系,据此预测各材料的鼓粒始期、终期和持续期,以及最大荚果厚度和荚果增厚速率,并对大豆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利用实测数据对荚果的粒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二次函数有效拟合了荚果厚度(y)与花后时间(x)的关系(R2>0.98).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为鼓粒持续期、荚果增厚速率、鼓粒始期、鼓粒终期、最大荚果厚度、盛花期.相关分析显示:大豆盛花时间与鼓粒特性相互独立,而5个鼓粒特性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关联.49个大豆材料可以聚为10类,各类之间鼓粒特性差异明显.其中,荚果厚度较小的‘早熟66’和‘汾豆65’,以及荚果厚度较大的‘邯豆5号’‘中黄30’‘高豆1号’和‘中黄42’可在快速鼓粒新品系的选育中使用.荚果厚度和籽粒厚度都存在明显的粒位效应,粒位效应从大到小为中部粒位、远端粒位、基部粒位.[结论]荚果厚度可作为无损伤测定指标用于研究大豆籽粒的鼓粒规律及其变化,对不同大豆材料的鼓粒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87.
表层土壤水盐的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异性是研究改良土壤盐渍化的基础.将试验与统计学结合,分析宁夏银北试验区0~25 cm土层的水盐变化、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春夏季表层土壤水分含量、盐分含量总体随时间逐渐增大;水分变异系数处于中等变异,盐分变异系数处于弱变异区间内.通过统计计算,认为试验测定数目是达到精度要求的.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半方差函数求参,显示出土壤水分的空间自相关程度要明显高于土壤盐分.  相似文献   
788.
789.
790.
渗滤液回流条件下多层床厌氧干发酵产气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试验规模的多层床式厌氧发酵反应器,以猪粪为发酵底物,稻草为调理料,试验研究在渗滤液回流条件下分层及不同床层厚度对厌氧干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发酵床分层对原料累计产气量、最大产气量及甲烷体积分数等产气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床层厚度由250 mm降为150 mm时,累计产气率由135.7 L/kg增加到172.1 L/kg,提高了26.8%;最高日产气量由97.4 L增加至111.9 L,增加了14.9%,但日均产气量没有明显的变化;最高甲烷体积分数可增加9%,且最高甲烷体积分数出现的时间随床层厚度的降低明显提前。发酵床分层还对渗滤液的pH值和COD值有显著影响,250、200和150 mm 3个不同处理组的pH值从初始值分别升高了8.6%、6.5%和4.8%,COD下降了21.0%、15.0%和14.0%,即床层厚度明显影响渗滤液的入渗和回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