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69篇
  免费   2485篇
  国内免费   3910篇
林业   2744篇
农学   4016篇
基础科学   1640篇
  12548篇
综合类   18741篇
农作物   3230篇
水产渔业   1502篇
畜牧兽医   5037篇
园艺   1646篇
植物保护   960篇
  2024年   289篇
  2023年   888篇
  2022年   1508篇
  2021年   1756篇
  2020年   1655篇
  2019年   1706篇
  2018年   1174篇
  2017年   2004篇
  2016年   2420篇
  2015年   1995篇
  2014年   2590篇
  2013年   2674篇
  2012年   3362篇
  2011年   3679篇
  2010年   2841篇
  2009年   2958篇
  2008年   2655篇
  2007年   2802篇
  2006年   2374篇
  2005年   1991篇
  2004年   1582篇
  2003年   1195篇
  2002年   851篇
  2001年   705篇
  2000年   610篇
  1999年   541篇
  1998年   480篇
  1997年   437篇
  1996年   376篇
  1995年   359篇
  1994年   295篇
  1993年   283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191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为了优选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以杏鲍菇粗多糖、杏鲍菇超细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选取片重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的综合评定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最佳配方,并制定产品的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杏鲍菇秋葵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杏鲍菇粗多糖38%、杏鲍菇超细粉49%和黄秋葵超细粉13%,制成的咀嚼片表面光滑、色泽均匀。综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是可行的,所得工艺配方稳定可靠,这为我国咀嚼片剂工艺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紫甘蓝品种‘紫辉甘蓝’为试材,在南方塑料大棚内密闭式光照植物培养架中,采用新型LED光源研究了不同光质对紫甘蓝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R(红)、B(蓝)、8R2B(红光∶蓝光=8∶2)、5R5B(红光∶蓝光=5∶5)、2R8B(红光∶蓝光=2∶8)和荧光灯(对照CK)。结果表明:(1)在8R2B处理下,紫甘蓝幼苗地下部鲜重、地上部鲜重、单株鲜重、株高、根体积、根总表面积和根投影面积均最大;(2)与CK相比,不同光质处理均提高了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2R8B处理最高;(3)与CK相比,除R处理的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外,其它处理均有助于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积累,以8R2B处理最高;(4)可溶性糖含量以R处理最高;(5)与CK相比,各光质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幼苗MDA含量,以B处理效果最显著,8R2B和5R5B次之;(6)各光质处理对紫甘蓝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与CK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氮是植物体内氨基酸、蛋白质、核酸、辅酶以及光合色素分子等的组成成分,因此,氮的营养状况与许多生理过程密切相关。针对水稻氮肥用量过高这一突出问题,本试验研究了氮肥施用总量对北方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群体库容量以及品质特征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明确不同氮肥施用量条件下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施氮量的增加对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及群体生长率有促进作用,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最高茎数、最高分蘖数、分蘖穗数和分蘖穗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增加施氮量会导致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上升,精米白度、食味值、峰值粘度、最低粘度、崩解值、最终粘度值降低,但不同施氮量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高产品种上农粳2号和镇稻18为材料,采用常规毯苗机械栽插,分别设置20 d、24 d、28 d、32 d等4个秧龄处理,研究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秧龄天数增加,参试品种的绿叶数、茎基宽和根系盘结力均逐渐升高;与20 d、24 d和28 d秧龄的处理相比,32 d秧龄处理的成熟期提前4~5 d,茎蘖高峰期提早15 d左右,结实率显著升高;与24 d秧龄处理相比,上农粳2号和镇稻18在32 d秧龄处理下的产量分别提高10.26%和20.82%。在秧苗强化化控和苗床管理的条件下,安徽沿江地区常规毯苗机插的栽插秧龄可延长至32 d。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品质优良、适宜加工的无花果品种,以8个无花果品种为试材,对其外观品质、营养成分及加工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外观品质方面,供试品种果实为近圆球形,呈黄绿色、紫红色及黑紫色等多种颜色,波姬红和玛斯义陶芬单果质量较大,分别为62.10 g和52.67 g,紫色波尔多果孔直径最小,有利于贮藏和抵御病虫害。营养成分方面,供试品种含糖量为10.78%~14.86%,含酸量为0.06%~0.43%,其中斯特拉具有最高含糖量和最低含酸量,属于浓甜型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紫色波尔多最高,为21.43%;不同无花果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接近,为6.21~7.14 mg/kg。加工特性方面,供试无花果品种含水率为17.60%~29.30%,出汁率为28.19%~41.00%,波姬红出汁率最高、含水率最低;果胶含量为64.63~91.50 mg/kg,单宁含量为89.81~160.10 ?滋g/kg,紫色波尔多及斯特拉果胶及单宁含量较高,会加大果汁加工澄清护色处理难度;POD活性明显高于PPO活性,说明无花果中引起酶促褐变的主要因素是过氧化物酶POD;加热后颜色变化?驻E*为2.41~17.83,波姬红、芭劳内、斯特拉和玛斯义陶芬果汁色泽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氨唑草酮的环境安全性,参照国家标准GB/T 31270-2014的要求,采用室内模拟法研究了氨唑草酮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缓冲溶液中的水解特性、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挥发特性,以及在2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氨唑草酮在25 ℃时,在pH值为4或7的缓冲液中水解半衰期均长于365 d,在pH值为9的缓冲液中水解半衰期为90.0 d,属于难水解至中等水解农药。在20~25 ℃、气体流速500 mL·min-1的条件下,氨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挥发率均小于1%,属于难挥发农药。氨唑草酮在湖泊(杭州西湖)水-沉积物系统和河流(京杭大运河)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08 d和630 d,厌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48 d和990 d,在水-沉积物系统中属于难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净化效果,提高养殖密度和成活率,构建了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通过间歇运行生物膜反应器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充分降解含氮污染物;连续运行弧形筛及时去除固体颗粒物。考察了该系统的启动过程及石斑鱼高密度养殖效果。启动初期,将硝化型生物絮团与海绵填料混合培养,生物膜22 d即可挂膜成功。以30.03 kg/m~3为初始养殖密度开展石斑鱼养殖试验,经66 d养殖,石斑鱼平均质量从(273.00±12.22)增至(552.52±107.04) g,最终养殖密度达到60.78 kg/m~3,成活率为100%。养殖过程中,生物膜逐渐适应养殖环境,氨氮、亚硝酸盐氮去除率从13.33%、14.84%增至93.73%、93.50%。此外,在弧形筛进水槽增加曝气形成曝气式弧形筛,可进一步除去细小颗粒物,有效控制养殖水体浊度。  相似文献   
18.
泡腾片具有崩解迅速、口感良好、服用方便、质量稳定等特点。在食品业中泡腾片主要是固体饮料,例如茶泡腾片、维生素泡腾片、果蔬泡腾片等。本文概述了我国泡腾片在食品业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泡腾片在食品业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泡腾片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种植年限对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设施蔬菜地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变化,以露地土壤为对照(CK),采集种植1 a(年)、3 a、5 a、7 a、9 a、11 a、13 a、15 a、17 a、20 a以及20 a以上的0~20 cm设施蔬菜土壤样品,采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采用平板计数法,分析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设施菜地种植年限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与土壤孔隙度呈负相关;设施菜地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降低,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土壤EC值、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都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高,并与种植年限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CK相比,种植13 a的蔬菜样地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地增加;连续种植20 a以上,设施蔬菜土壤含盐量比对照土壤显著地增加了486.49%。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都在种植年限为11~13 a时达到最大;真菌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脲酶活性则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转化酶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保持不变。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综上所述,种植年限不同的设施菜地,土壤养分失衡,呈现酸化趋势,盐分含量逐年增加,土传真菌病害潜在发生,对设施蔬菜生产不利。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四川主栽的4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在常规用药方式基础上辅以微生态制剂,测定其对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防控效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有效防控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发生,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能提高葡萄果粒大小和百粒质量,同时增加糖酸比。在传统用药基础上使用绿康威,对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防效最佳,分别达52.3%和42.4%;在传统用药基础上使用绿地康3号,其防效为31.3%和21.9%,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效;前期使用化学药剂,后期单独使用微生态制剂对酸腐病的防效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