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林业   222篇
农学   186篇
基础科学   28篇
  160篇
综合类   811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162篇
畜牧兽医   550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1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为明确绿盲蝽为害不同时期桃树的应激反应发生发展过程,采用生化测定方法分析了桃树上、中、下部不同受害程度叶片内的可溶性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绿盲蝽为害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受轻度为害的桃树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由28.61 mg/g减少至19.21 mg/g,蛋白质含量由1.29 mg/g先增加至2.01 mg/g,后减少至1.66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由0.49 mg/g增加至0.72 mg/g;而受重度为害的叶片内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均先减少后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防御性酶活性随绿盲蝽为害程度的加重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受轻度为害的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所升高;而受重度为害的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说明不同位置桃树叶片对绿盲蝽的为害胁迫产生了应激反应,通过调整其体内各种防御性物质的含量,对绿盲蝽为害产生诱导抗性,且与为害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2.
【目的】建立玉米秸秆水提取物在亚/超临界乙醇中反应后各集总组分之间的主要反应路径图,并考查反应过程中乙醇对产物的影响机理。【方法】用容量为1 L的间歇式反应试验装置,取玉米秸秆水溶性提取物在乙醇中进行反应,利用集总的方法将玉米秸秆水溶性有机物和产物归总为气体、易挥发物、轻油、重油、固体物(不溶于水和丙酮)5个集总组分,研究反应温度从140℃上升至300℃,及在300℃条件下反应过程中各集总组分的分布规律。【结果】玉米秸秆水溶性提取物在亚/超临界乙醇条件下,主要生成了挥发物、气体、固体物和重油,其中挥发物与固体物之间存在着可逆反应,固体物在亚/超临界乙醇的作用下又可进一步反应转化成挥发物,重油在液化过程中生成较少,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最高收率为9.46%。【结论】乙醇在液化过程中除起到传热作用和充当反应溶剂的作用外,还为反应过程提供自由基,对产物具有重整作用。  相似文献   
943.
[目的]研究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Linn.) Sw]总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并对建兰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更为完善的反应体系。[方法]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叶片的基因组DNA,用1.0%琼脂糖电泳检测DNA质量;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纯度和浓度,DNA纯度以OD260/OD280的比值来估算,浓度估算法为:DNA浓度(ng/μl) =OD260×50×稀释倍数。计算DNA获得率(DNA量/所用叶片量×100%)。对建兰ISSR-PCR反应的4项影响因素(DNA模板、TaqDNA聚合酶、Mg2 +和dNTPs)逐个作5水平进行研究,以筛选最优的建兰I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获得高质量的建兰基因组DNA,以及优化了的建兰ISSR-PCR反应体系,即25μl PCR反应体积中,2.5μl 10×PCR buffer,2.5 mmol/LMgCl2,240 ng模板DNA,160μmol/LdNTPs,1.25 UTaqDNA聚合酶,0.4μmol/L引物,双蒸水15.78μl。最佳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然后进行40个循环:94℃变性30 s,50 ~60℃退火(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 30 s,72℃延伸50 s,72℃延伸7 min。[结论]建立了建兰ISSR-PCR反应体系最适合的条件,为进一步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建兰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4.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而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5.
为了寻找适合小麦白粉菌基因组DNA微量提取的方法,本试验利用改进的CTAB法、电钻微量研磨一管法、FastPrep DNA试剂盒法和Chelex-100法分别提取小麦白粉菌基因组DNA。比较得出,在微量提取时,CTAB法的提取率较高;在分生孢子量较多时,FastPrep DNA试剂盒方法提取的DNA质量较高,这两种方法提取的DNA均适用于ISSR-PCR。采用正交设计L16(45)法优化了适合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ISSR体系,确定了25μL时优化的反应体系:1×buffer、模板DNA0.5ng、dNTP0.14mmol/L、TaqDNA聚合酶1U、引物1.4μmol/L、Mg2+1.8mmol/L。利用该体系筛选出了一批多态性较好的ISSR引物,为小麦白粉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6.
水分胁迫对构树生理及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52-53,66
构树广泛分布于我国中低海拔地区,是优良的造纸原料林树种,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以不同的水分处理构树苗木,探讨其生理反应及形态变化,了解其对不同干旱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构树苗木在充分供水下生长良好,在20%水分处理下生长最差,生物量低;但在较低水势(-2.87MPa)条件下,缺水处理比充分供水处理时的光合作用调适能力强。  相似文献   
947.
花椰菜的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花椰菜基因组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对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种影响因子如dNTPs浓度,DNA模板含量,Taq DNA聚合酶量,引物用量以及最适退火温度等进行了优化和筛选,建立了适合花椰菜的ISSR-PCR反应体系:25μL反应体积:内含10×PCR反应缓冲液(含Mg~(2+))2.5μL、0.5U TaqDNA聚合酶、0.2mmol/L dNTPs、0.5μmol/L引物、60ng模板DNA。确定了适宜的退火温度为48.6℃。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94℃变性30s,46.9℃退火45 s,65℃延伸1.5min,35个循环;最后65℃延伸7min,4℃保存。用120条引物对花椰菜基因组进行标记,筛选出引物TI-13可以将这6份花椰菜材料区分开。花椰菜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利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花椰菜品种鉴别、分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48.
 用460对水稻SSR引物对5个杂交籼稻及其双亲和16个粳稻品种(系)进行了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选出12对稳定性好、多态性高、杂带少的SSR引物作为核心引物,构建了国稻6号和两优培九的SSR指纹图谱。另外,还筛选出9对核心引物,构建了粳稻品种盐稻8号和徐稻4号的分子指纹图谱。其中,筛选出国稻6号的特异性标记5个,两优培九的特异性标记3个,盐稻8号的特异性标记1个,徐稻4号的特异性标记2个。这些特异标记可用于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另外,挑选扩增条带稳定、特异性较好的引物组合,进行了双重PCR分析。  相似文献   
949.
苯酚及其衍生物在农林医药行业有广泛的应用,苯酚的合成也是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了使用苯硼酸作为原料,在铜催化的条件下,将其直接转化为苯酚的体系。此体系只需一步化学反应就可从原料中得到最终产品,符合绿色合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950.
[目的]建立黑麦特异性PCR反应优化体系。[方法]以普通小麦"中国春"、S165、黑麦、八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黑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模板DNA、引物、dNTPs、Mg2+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及退火温度对黑麦特异性PCR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采用改良的CTABDNA微量提取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满足PCR反应模板的要求,黑麦特异PCR扩增反应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10×缓冲液,1.5mmol/LMgCl2,200μmol/LdNTP,40ng引物,40~60ng模板DNA,1UTaq酶。[结论]建立了适宜的黑麦特异PCR扩增反应体系,可为小麦背景下黑麦外源种质的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