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林业   102篇
农学   416篇
基础科学   21篇
  144篇
综合类   1378篇
农作物   361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233篇
园艺   24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香椿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康明  张树婷 《经济林研究》1993,11(2):69-72,78
香椿试管苗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增殖速度明显不同.太行山香椿试管苗的最佳增殖条件为改良MS十SBA1.0十GA_32.0+IAA0.0;燕山香椿试管苗则为WPM+6BA1.0+GA_32.0+IAA0.0。试管苗的生根能力在IBA0.2~1.0的范围内逐渐提高.增殖倍数不同试管苗其K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POD和EST同工酶图谱亦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2.
木麻黄根瘤内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与福建、广州的细枝木麻黄、短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共生的 1 7株根瘤内生菌进行了形态培养、生理类群、营养源利用、代谢酶、宿主特异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 7株木麻黄根瘤内生菌具有分枝状菌丝、孢囊、泡囊等Frankia菌的特征性结构 ,FCc64、FCc92、FCe3 3等菌株还具有串珠状菌丝段。木麻黄内生菌有A、B、AB等 3种生理类群 ,其中B群内生菌多。菌株离体培养具有固氮酶活性 ,且差异显著。多数木麻黄内生菌能良好利用吐温 ,只有少数菌株可利用葡萄糖等糖类物质。内生菌不同生理类群在碳氮源利用、有机酸羧化和代谢酶产生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侵染试验表明木麻黄Frankia菌株不仅可在木麻黄属内种间进行交叉侵染 ,还能侵染杨梅、沙枣和桤木等植物结瘤。  相似文献   
53.
Leslie矩阵模型在油松毛虫种群动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素芬 《林业科学》1991,27(4):470-474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华北地区油松林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分布面积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有人曾对油松毛虫种群的生物学特性、防治以及种群动态的研究作过有关的报道,本文则通过对油松毛虫的数量变动进行跟踪调查,并用Leslie矩阵模型对其种群动态进行了模拟,这对害虫的测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材料与方法 (一)标准地概况 1984—1986年与1988—1989年我们分别在密云县五座楼场和石墙沟村选择了5块油松纯林作为标准地,概况列在表1中:  相似文献   
54.
Cu、Cd、Pb、Zn、As复合污染对灯心草的生理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健  铁柏清  钱湛  杨佘维  毛晓茜  赵婷  罗荣  青山勋 《土壤》2007,39(2):279-285
通过盆栽试验,以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浓度设置依据并结合实际污染土壤研究了不同处理水平的Cu、Cd、Pb、Zn、As5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灯心草生长、叶绿素含量及保护酶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灯心草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在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处灯心草地上部生物量减产9.15%,<10%,但地下部生物量减产趋势不明显。复合重金属污染抑制灯心草的光合作用使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绿素a/b值降低。在接近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低浓度设计范围内,灯心草3种保护酶有逐渐被激活的趋势,表现出一定的协调性共同抵制重金属的毒害。但在高浓度处理水平下,酶活性遭到抑制。生长在矿毒水和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中的灯心草地上部生物量分别下降28.23%和37.1%,但POD、SOD和CAT3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通过应用综合生态环境效益法,以灯心草为指示植物可以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设定为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临界毒性效应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玉米雄穗发育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中国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抗旱保产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原土处理和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并于玉米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正常供水、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玉米的抽雄吐丝间隔、雄穗形态特征、生理指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导致玉米雌穗吐丝时间延后,雌、雄穗开花吐丝不同步,且在重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大值,其中原土处理较CK延长了6.33 d,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延长了4.67 d;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会导致玉米雄穗变小、主轴缩短,轻度干旱胁迫有利于雄穗积累干物质,原土处理和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的雄穗干物质分别比CK增加了5.18%和14.87%;干旱胁迫会促使雄穗分泌抗氧化系统酶以及渗透调节物质抵御逆境伤害,但重度干旱胁迫时雄穗内部产生过多丙二醛(MDA)以及有害物质,会导致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有所降低;干旱胁迫会造成玉米产量严重下降,重度干旱胁迫时原土处理的产量与CK相比下降了62.39%,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的产量则下降了57.77%。【结论】干旱胁迫会对玉米雄穗发...  相似文献   
56.
为了探究设施栽培中适合黄瓜生长灌溉的水源,采用井水、河水、自来水及蒸馏水4种水源,研究不同灌溉水质对设施黄瓜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质对设施栽培黄瓜生长的影响不同,与蒸馏水灌溉相比较,井水和自来水灌溉能显著促进黄瓜苗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存在显著性差异;浇灌三类水源可以提供黄瓜幼苗所需的矿物质和营养元素,促进其生长;选用井水和自来水对设施黄瓜幼苗进行浇灌处理,在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上均比用河水浇灌处理高,其中以井水效果最好。表明在设施黄瓜的栽培中,井水和自来水浇灌比河水更能促进黄瓜的生长。本研究为设施栽培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树种优选及提高造林质量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是当前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能够起到调节水文的作用,必须加大对其的研究重视程度。基于此,分析了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树种优选的措施,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选种,以及符合水土保持的选择原则两点策略。探讨了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包括:合理排布林业造林布局、完善造林前准备工作、引入抗盐碱造林技术以及调整林业造林防护管理模式,这些措施对提高山丹县林业造林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8.
通过心里美萝卜(Raphanus sativus)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生物炭分别添加在纯土(J)和施加有机肥的土壤(S)中,有机肥与土壤按1∶[KG-*2]5混合,形成不同配比后对萝卜在两叶一心时期的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量比较。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在施有机肥的土壤中比添加在纯土中的综合指标好,但与对照组比可看出生物炭添加在纯土中萝卜的增长幅度更高。添加生  相似文献   
59.
以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采集的中山站附近海域5个站点海水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鉴定微生物组成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现中山站取样的海水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最为丰富,其次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属水平上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含量最多,均超过20%。首次在南极海水中发现UBA1315属微生物,功能注释分析显示含有丰富的DNA修复基因,可能有助于适应南极恶劣环境。对中山站和罗斯海上层海水以及南北极不同地理位置海水微生物比较发现,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蓝细菌在所有海水中普遍存在,变形菌门为优势菌,蓝细菌在南极海水中含量丰富,罗斯海上层海水比中山站海水微生物多样性丰富,且主要菌群丰度不同。初步揭示了中山站附近海域微生物群落组成,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南极中山站海水微生物资源调查和功能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油页岩与有机肥按不同比例配施(0:1,1:1,1.5:1,2:1)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页岩与有机肥配施对花生产量、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有良好的氮肥作用,其中油页岩与有机肥按1.0-1.5:1配施的处理最佳,可使花生产量、果实数、双粒数、单株果重、主茎高、侧枝长分别比对照CK增加108%,86%,99%,50%,110%,86.7%;使花生叶绿素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较CK增14.6%和89.7%。但高用量油页岩对花生植株的生长及光合性能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须注意用量,或经有效处理后再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