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4篇
  155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江汉平原玉米施用磷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江汉平原布置3个玉米磷肥用量试验,以确定该地区种植玉米施磷效果和适宜的磷肥用量.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明显增加玉米叶片数和株高,在不同磷肥用量时3个试验点的子粒最大增产幅度分别为15.4%、18.8%和39.9%,磷增产效果显著.结果还显示,磷肥对子粒的增产作用大于其它部分,足量磷肥施用有助于子粒产量的形成.磷肥施用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收益,施磷处理的产投比均>2.0,表明江汉平原玉米施磷是增加收入的有效措施.磷肥用量结果表明,第一个和第三个试验点在施磷(P2O5)  相似文献   
82.
磷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最重要的必须元素之一。尽管土壤中磷资源很丰富,但大部分磷是以植物不能吸收利用的固定态和有机态存在,特别是以酸性土壤为主的南方稻田,水稻缺磷现象非常严重。理解和掌握水稻对低磷的适应机制有助于利用分子手段培育磷高效利用水稻品种。为阐明蔗糖提高水稻耐低磷的机制,本研究对水稻幼苗进行不同磷、糖处理,分析水稻幼苗在不同磷糖配比培养基中的根系结构、无机磷、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并利用定量RT-PCR技术分析水稻磷酸转运蛋白基因(OsPT)和酸性磷酸酶基因(OsSAP1)的表达。试验设2个磷浓度:无磷和85 mg·L?1KH2PO4,2个蔗糖浓度:无糖和3%蔗糖,正交设计。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时添加蔗糖,能使水稻幼苗的根总长度、总根数、根冠比显著增加,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但水稻体内的磷酸转运酶活性提高。11个与磷具有高度亲和力的磷酸转运酶的表达发生了改变,其中根优势表达的4个基因OsPT2、OsPT3、OsPT4、OsPT6对磷、糖的影响最为敏感,暗示了蔗糖是通过调节磷转运蛋白维持磷的吸收和平衡。增加根系的蔗糖分配能够提高水稻幼苗对磷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3.
磷-铅-柠檬酸在红壤胶体上相互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壤胶体为对象,通过等温平衡试验,研究了柠檬酸对红壤胶体吸附磷的影响,以及吸附磷和柠檬酸后弃去上清液(次级吸附)和保留上清液(共吸附)两种方式对红壤胶体固定铅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对红壤胶体磷吸附产生抑制作用,且随着柠檬酸浓度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用Langmuir方程拟合时,红壤胶体对磷的吸附反应常数K、最大吸附量X m均随柠檬酸初始浓度增加而降低。吸附磷和柠檬酸后,两种处理方式对铅的固定量影响有明显差异,总体上,次级吸附试验中铅的固定量低于共吸附;且两种方式中铅的固定量均随磷初始浓度及磷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柠檬酸浓度升高而降低。共吸附中铅固定量在柠檬酸初始浓度为0.1 mmol L-1和磷初始浓度小于0.4 mmol L-1时达到较高值,说明在此浓度下磷和柠檬酸的共同存在促进了红壤胶体对铅的固定。  相似文献   
84.
一个玉米Pht1家族磷转运蛋白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耐低磷玉米自交系178中分离和鉴定高亲和力磷转运蛋白质基因,为开展磷高效分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水稻和拟南芥中鉴定的磷转运蛋白基因为基础,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进行全基因组预测及系统进化分析;并运用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和亚细胞定位方法对其家族成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从玉米自交系B73全基因组序列中筛选出37个磷转运蛋白候选基因,并被聚类为五大家族。从耐低磷材料中扩增了一个属于Pht1家族成员ZmPht1;9的全长cDNA,该基因编码区长1620bp,编码539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MFS超家族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和12个跨膜结构;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低磷胁迫下,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且叶片中的表达量高于根系,同时在基因型之间也存在差异;原生质体转化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ZmPht1;9表达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ZmPht1;9编码位于细胞膜上的高亲和力磷转运蛋白,对调节磷素的动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实验分别采用以Ca3(PO4)2或卵磷脂为唯一磷源的液体培养基接种真菌(F2),在25℃,18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132h,通过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培养液的pH、速效磷含量、菌丝体重和菌体所吸收的磷含量,研究真菌F2的生长动态及解磷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pH逐渐降低,溶磷量逐渐增加,菌体重量增加;菌株的溶磷量、菌丝体重量与培养液的pH存在负相关关系;F2解无机磷(Ca3(PO4)2)的能力要强于解有机磷(卵磷脂)的能力;F2菌株在摇床培养108h时,菌丝体重量达到最大值,其解磷效果也最佳。  相似文献   
86.
观察分析了拟南芥的编码转运蛋白和其相关基因,构建了T-DNA突变体。利用野生型拟南芥和构建的T-DNA突变体拟南芥在形态学上的差别,发现了一株可能新的耐磷突变体。通过对野生型拟南芥和磷饥饿突变体的对比分析,可以为植物在耐磷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87.
过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土壤磷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土柱培养的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磷水平土壤上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测试磷、土壤磷渗漏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磷水平土壤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后,土壤CaCl2-P、Olsen-P和土壤渗漏液中可溶性磷均显著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土壤各形态磷量随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各形态磷量也逐渐增大,差异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土壤磷的最大吸磷量(Qm)和土壤磷吸持指数(PSI)逐渐减少,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DPS)逐渐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的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随着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不同磷水平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逐渐增加、土壤磷的吸持指数下降、土壤磷的渗漏量逐渐增大;土壤磷渗漏量与土壤测试磷呈显著正相关;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的土壤测试磷随着磷肥或有机肥用量以及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8.
磷肥不同施用方法对郑单958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玉米苗期低温会降低玉米对磷养分吸收能力,导致后期减产。改进玉米磷肥施肥方法将会提高玉米的产量。通过对玉米品种郑单958磷肥5种不同施肥方法的比较研究,表明种肥条施能促进玉米对磷的吸收,进而增加产量。促根剂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增加了对磷吸收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9.
比较了不同浓度无机肥料(尿素和重过磷酸钙)对四种农林作物(楹树、雨豆树、相思树和印度田菁)生物固氮和种苗生长的影响。种子萌发一个月后利用不同浓度肥料(尿素:40kg·hm-2,80kg·hm-2;重过磷酸钙:40kg·hm-2,80kg·hm-2;(尿素 重过磷酸钙)40kg·hm-2和(尿素 重过磷酸钙)80kg·hm-2)处理种苗。结果表明:中等浓度无机肥料促进了种苗的生长,但较高浓度无机肥料也不利于种苗的生长。当施加尿素时根瘤菌的数量大小明显受抑制,但随着增加磷肥(重过磷酸钙)根瘤菌的数量大小增加。本研究有助于农业人员利用无机肥料改善土壤提高农林作物的生物固氮和种苗生长。图2表6参33。  相似文献   
90.
几种磷矿粉中磷和钙溶出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间歇实验方法,研究4种磷矿粉在1M NH4OAC(pH4.8)酸性溶液中磷和钙溶出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磷矿粉中磷的溶出分为2个阶段,0~30min为快反应过程,30min后为慢反应过程,它能较好地符合Elvoich方程,磷的溶出速率(b)与枸溶性磷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主要受磷矿粉中SiO2和碳酸钙含量的影响,枸溶性磷含量愈高,磷的溶出速率愈大,溶出磷的浓度也愈高。磷矿粉中钙的溶出也符合Elvoich方程,且与游离的碳酸钙含量有关,与其他磷矿粉不同,在PR1中钙的溶出浓度较高,很可能来自于碳酸钙的溶解。因而,磷矿粉不仅可以提供磷素营养,还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钙素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