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57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0篇
  245篇
综合类   474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31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饲料铜水平对生长猪血清铜、血清锌和血清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 60头生长白猪 ( 1 9.2 6± 1 .2 0 kg)随机分成 6组 ,每组公母各半 ,使用硫酸铜作为铜源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铜 ,对照组铜添加浓度为 0 mg/kg,高铜试验各组添加浓度为 1 0 0、1 5 0、2 0 0、2 5 0和 30 0 mg/kg。试验期为 80 d,期间每隔 2 0 d采血一次 ,检测血清铜、血清铁和血清锌的含量。分析结果显示 :高铜饲料可明显提高血清铜含量 ,降低血清锌含量 ,但血清铁无显著性变化。第 2 0 d高铜各组平均血清铜比对照组提高 1 7.7% ( P<0 .0 5 ) ,第 40 d提高 2 0 .2 % ( P<0 .0 5 ) ,第 60 d提高 8.6% ( P>0 .0 5 ) ,第 80 d提高 31 .5 % ( P<0 .0 1 ) ,30 0 mg/kg高铜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 P<0 .0 5 )。血清锌第 2 0 d和 40 d,高铜各组平均比对照组降低 1 1 .6%和 1 0 .3%。  相似文献   
92.
试验分析了铜纤维的施加比例对木材纤维/铜纤维复合中密度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纤维的施加比例对复合中密度纤维板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在木材纤维/铜纤维混合原料中施加一定量的异氰酸酯胶,可显著改善复合中密度纤维板的胶合性能,其胶合强度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铜纤维施加比例对复合中密度纤维板的电磁屏蔽效能影响显著,铜纤维在中密度纤维板中的复合位置对电磁屏蔽效能影响较显著,当中密度纤维板双表面复合铜纤维且施加比例为3时其电磁屏蔽效能可达到60dB以上。  相似文献   
93.
某有色金属矿山坑道酸性废水经石灰中和沉淀后,经处理的废水能够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同时废水中的有价金属离子得到利用和回收.但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生产很不稳定,工艺过程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本研究采用2步中和沉淀法,使废水处理流程大大简化.2段逆流浸出工艺流程简单易行,实验指标稳定,有价金属离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回收,回收的产品等级提高,无二次污染问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4.
95.
A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s in the content of zinc and copper in the plasma of Sudanese camels (Camelus dromedarius). A total of 993 Arabi camels, aged 0.5-8 year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eason, age, sex and physiological status on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and zinc.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Cu and a de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Zn in the plasma with age. The concentrations of both Cu and Zn in the plasma were higher in the rainy season than in the dry season. The plasma copper concentrations in pregnant, low-lactating and high-lactating camels were 81.3 +/- 4.7, 59.7 +/- 6.1 and 61.3 +/- 5.5 microg/100 ml,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zinc were 51.0 +/- 8.9, 53.4 +/- 6.4 and 67.1 +/- 5.5 microg/100 ml,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re was no effect of sex on the content of these minerals in the plasma.  相似文献   
96.
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异烟酸铜配合物,考察了铜源、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对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以醋酸铜为铜源,反应时间为2 h,醋酸铜∶异烟酸=1∶2(摩尔比).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抑菌活性实验表明,该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和耶尔森氏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7.
土壤外源铜形态的动态变化:5年定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铜污染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总量,还与其在土壤中的形态有关。选用未受污染的粘质壤土,设置对照(32mg·kg-1)、200、400mg·kg-1铜处理模拟土壤铜污染,进行持续5年(2006—2010年)的稻/麦轮作土培试验。参照Tessier的方法测定小麦和水稻成熟期土壤中不同形态铜含量,研究耕作层土壤中各种形态铜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期内清洁土壤中总铜以及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铜含量变化均很小,铜处理使上述参数均大幅增加。(2)污染土壤各形态铜含量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其中可交换态浓度持续下降最为显著,5年分别累计下降66%(200mg·kg-1)、67%(400mg·kg-1)。(3)土壤处于旱作条件有利于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铜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化,淹水条件下转化方向相反。(4)铜处理改变了土壤中铜元素的形态分布,清洁土壤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平均占57%),污染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铜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合计平均占58%)。本研究表明,外源铜进入土壤后,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交换态浓度持续大幅降低,其他形态则因不同年度和不同耕作方式而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98.
 为寻找香蕉枯萎病防治措施,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试验,研究铜、锌(EDTA-Cu、EDTA-Zn)对香蕉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锌与拮抗菌21号(SQR21,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配合使用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用尖孢镰刀菌培养得到的粗毒素处理香蕉幼苗96 h后,对照植株萎蔫严重,呈枯死状,添加EDTA-Cu或EDTA-Zn,显著减轻了粗毒素对香蕉幼苗的伤害。(2)与对照相比,添加EDTA-Cu或EDTA-Zn均显著增加了香蕉尖孢镰刀菌小型分生孢子数量和真菌生物量,但显著降低了镰刀菌酸的产量,分别降低73%和96%。(3)盆栽试验中,加锌(ZnSO4 · 7H2O)处理显著降低了香蕉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其中锌与拮抗菌21号菌同时使用防治效果最好,处理75 d病情指数比直接接菌处理降低62%。(4)21号菌显著降低了香蕉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与直接接菌处理相比降低了18%,锌与21号菌同时使用显著增加了尖孢镰刀菌数量,比直接接菌处理增加了30%。上述结果表明,锌离子可能通过降低香蕉尖孢镰刀菌镰刀菌酸的产量以及增强拮抗菌21号菌的生防活性来有效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旨在探讨铜和维生素A及其互作效应对内仔鸡生长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4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采用4×2(铜×维生素A)完全随机设计,饲粮铜的添加量分别为0、8、150、225 mg/kg,维生素A的添加量分别为1 500、5 000 IU/kg,分为2个生长阶段,前期为1~4周龄,后期为5~7周龄.结果表明:1)高铜( 150、225mg/kg)抑制了全期肉仔鸡生长性能,提高了全期血清铜蓝蛋白(Cp)和后期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2)5 000 IU/kg维生素A组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提高了全期血清T-SOD活性,降低了前期血清Cp活性(P<0.05).3)铜和维生素A互作效应对前期体增重、血清Cp和T-SOD活性及全期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且二者间存在互补作用.铜(8 mg/kg)×维生素A(5 000 IU/kg)组与铜(0 mg/kg)×维生素A(5 000 IU/kg)组对前期肉仔鸡获得良好生长性能和提高血清T-SOD活性均有促进作用,但对血清Cp活性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饲粮铜水平为16~23mg/kg时,铜的适宜添加量为前期8 mg/kg,后期0~8 mg/kg;全期维生素A的适宜添加量为5 000 IU/kg.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