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2篇
  129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为探究紫鹊界梯田区域原生态自流灌溉系统机理,在该区域选择一个边界闭合的小流域,在其中游和出口断面各设一个降雨-径流观测站,上站控制区基本为原生态的天然植被覆盖区,上、下站区间基本为梯田区。采用数字滤波法对两断面的实测日径流序列进行了基流分割,分析其水源结构。分析得出:原生态植被区径流模数与基流指数均远大于梯田区。凸显其蓄水保水作用,是梯田区原生态自流灌溉系统天然水源。基流指数大说明水源结构中以基流(壤中流与地下径流)所占比例大,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地下蓄水库,能较好地涵蓄降雨,为下游梯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灌溉水源。  相似文献   
212.
罗意坚  王鹏  邓育武  田成  罗文丽  黄政珉  唐高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40-10941,11134
以紫鹊界为例,结合乡村人居环境遗产型社区的特点,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满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分析方法,对根据问卷调查所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初步得出紫鹊界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和演变的一般规律,并据此对紫鹊界乡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13.
赵芹珍  蔡继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700-9701,9850
[目的]为了改善农田土壤环境,提高作物生产力。[方法]选择黄土丘陵区旱作梯田进行定位试验,采用微集流聚肥改土耕作法,同时测定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耕作层土壤厚度增加25 cm,土壤容重减少0.1 g/cm3,总孔隙度增加7.14%,田间持水量提高10.58%;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提高71.06%、88.00%;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3.10、2.24 mg/kg;0~40 cm土壤温度提高2~4℃;7~9月0~200 cm土壤含水量与对照存在0.05水平显著差异。[结论]微集流聚肥改土耕作法能有效调控土壤理化性状,实现土壤环境的良性循环,是黄土丘陵区重要的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214.
不同种植作物对梯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种植条件下的梯田土壤水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层深度0~2m,豆科作物土壤含水率均值为14.76%,玉米地土壤含水率均值为13.29%,苹果园地土壤水分均值为11.98%。豆科作物土壤含水率最高,苹果园地土壤水分最低,二者差值2.78%。同一种植情况下,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规律为梯田内侧中部外侧。无论何种植物种植,在梯田的内侧有一个土壤水分变化非常显著的异常值,该处土壤水分高出均值很多。  相似文献   
215.
水平梯田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国梯田建设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本文在分析和总结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水平梯田环 境效应的研究程度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水平梯田的研究现状和环境效应研究内容,并对水平梯田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16.
黄土高原泾河流域梯田对河道径流及生态基流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娟  高建恩  张元星  邵辉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5):106-110,116
[目的]定量分析泾河流域梯田建设对河道径流、生态基流的影响程度,为流域梯田建设提供一定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合作开发的嵌入梯田模块的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模拟河道径流量。[结果]嵌入梯田模块的SWAT模型在模拟河道径流时可满足模型模拟精度的要求;随着梯田面积增加,河道年径流量减少,生态基流保障程度提高,年、月生态基流不满足天数降低;梯田的年平均减流量为4.25×104 m3/(km2·a);梯田具有蓄洪补枯作用,且对丰水期的调控效果高于枯水期,对河道生态基流的影响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结论]嵌入梯田模块的SWAT模型在该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提高流域内梯田面积是滞洪补枯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河道生态基流。  相似文献   
217.
集流梯田工程是水平梯田和自然坡地沿山坡相间布置的一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较水平梯田更能提高土壤含水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针对这一特点,在黄前流域进行集流梯田与水平梯田、坡耕地对比试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集流梯田具有显著的保持水土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本试验研究为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8.
该文介绍了两种田间集雨措施(渐进式等高梯田和坡地等高沟垄种植)的集雨增墒效应和增产作用。试验表明:在小雨、中雨、大雨和长期少雨的条件下,两种措施下的土壤水分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但如果一场大雨之后接着又来一场大雨,则两种措施的集雨增墒效果就不太明显了。这两种措施的增产作用也很大:渐进式等高梯田可增产19.4%~25.5%,坡地等高沟垄种植可增产34.1%~51.7%。  相似文献   
219.
西北黄土高原水平梯田冬小麦的水分供应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误差分析方法研究了水平梯田与平作耕地冬小麦的水分供应状况的差异,讨论了水平梯田蓄水率和作物需水量的变化对水分状况的影响。认为主要是作物需水量的增大恶化了梯田水分供应状况。计算了西北黄土高原各地不同坡度水平梯田冬小麦的水分供应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220.
根据元阳县1958-1996年各月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统计资料,运用回归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元阳哈尼梯田39a来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哈尼梯田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年际降水量变化大,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发现哈尼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