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2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383篇
林业   786篇
农学   510篇
基础科学   156篇
  513篇
综合类   3270篇
农作物   511篇
水产渔业   743篇
畜牧兽医   988篇
园艺   610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312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558篇
  2011年   536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及探索修剪方式与大树移植成活生长的关系,以20a以上生广玉兰为试材,以全冠移植为对照(CK),分别采用剪去1/3枝叶量的轻度修剪(QX)、剪去2/3枝叶量的中度修剪(ZX)和不留枝叶的截干回缩修剪(JX)3种方式修剪后移植,经过3a连续试验观察,研究不同修剪方式对广玉兰大树移植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3种修剪方式极显著提高广玉兰移植后的成活率和新生叶片数、第2年(2013年)和第3年(2014年)的侧梢数、侧梢长度和底径以及第1年(2012年)和第3年(2014年)冠幅生长;与其他2种修剪方式相比,JX显著提高广玉兰移植成活率、第2年(2013年)和第3年(2014年)的侧梢数、顶梢长度、侧梢长度及冠幅生长以及第3年(2014年)的新生叶片数;显著提高第2年(2013年)和第3年(2014年)的侧梢底径。表明截干回缩修剪更有利于广玉兰大树移植的成活和复壮生长。  相似文献   
52.
以不同浓度的GA3、6-BA和IAA浸种24 h,通过比较浸种后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金荞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处理浓度范围内,150 mg/L的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鲜重、平均株高、平均根长、叶绿素含量、POD活力分别提高37.7%、39.6%、68.3%、75.6%、17.7%、20.5%、18.7%、68%.而用0.1 mg/L 6-BA和25 mg/L IAA浸种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综合比较表明,150 mg/L的GA3对金荞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作用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53.
在整个养猪生产中,育肥是养猪的最后一个生产环节,是检测猪种选择是否正确,营养饲料是否适合,饲养技术是否过硬,疫病防控是否完善的关键,不仅关系到市场供应,而且对猪场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发展养猪生产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4.
以太原市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树干解析对其生长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华北落叶松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第15年达到最大值,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第18年相交;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15年达到最大值,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第22年相交。材积在15~25年时连年生长量快速增长,25年时连年生长量达到了最大值,之后逐渐减缓,直到第34年,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没有相交,说明太原市的华北落叶松林分还没有达到成熟期,正处于生长期。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药用大黄林药间作的关键技术,于陕西省镇巴县盐场镇响洞村退耕香椿林地下移栽一年生药用大黄种苗,并测定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药用大黄生物量的积累随种植年度的增加而增加,第1年增长较为缓慢,第2年、第3年增速较快;不同郁闭度对药用大黄生物量的积累有显著性影响,当郁闭度为40%时,生物量积累最为显著,药用大黄平均单根鲜重高达5.3 kg。镇巴县药用大黄与香椿树林药间作,可以有效地缓解土地资源匮乏,保护野生资源不被破坏,同时也是生态种植的一种应用,为镇巴县林药间作模式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6.
结合PDCA循环特性和图书馆阅读推广特点,分析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了PDCA循环理论在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应用模式,提出以用户为关注焦点、注重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以提高阅读推广活动实效。  相似文献   
57.
旨在为‘SH1’矮砧‘富士’提供幼树树形管理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4年生‘SH1’矮砧‘富士’为试材,通过70°、90°、120°3种拉枝角度的处理,探讨不同拉枝角度对苹果幼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拉枝角度120°时叶片光合速率最大,且与其他2个处理差异显著(P0.05);拉枝角度90°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厚度、百叶重最大,与其他2个处理差异显著(P0.05);拉枝角度90°时的冠下光合间接辐射最大,拉枝角度120°时株间光合间接辐射、光合直接辐射和叶面积指数均最大;拉枝角度90°时长枝的长度、粗度最大,中枝粗度最大,拉枝角度120°时中枝长度最长;拉枝角度90°时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均最大。综合考虑树体生长势和果实品质等因素,90°为‘SH1’矮砧‘富士’枝条适宜的拉枝角度。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选择‘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大棚设施促早栽培对‘东魁’杨梅的物候期、产量、品质、效益的影响效应。经过3年的试验,通过对‘东魁’杨梅物候期的记载,产量、效益的统计,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钾含量、Vc含量等质量指标的检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东魁杨梅大棚栽培促早、提质、增效效果显著。本研究对优化和推广杨梅大棚促早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对山区农民增收提供示范案例。  相似文献   
59.
对幼年牦牛断乳后分别在海拔3200m和4229m地区饲养,结果高海拔饲养的牦牛的体重和各项体尺均显著高于低海拔饲养的牦牛。  相似文献   
60.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street tree population dynamics in the city of Claremont, CA. A repeated measures survey (2000 and 2014) based on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approach across size classes and for the most abundant 21 species was analyzed to calculate removal, growth, and replacement planting rates. Demographic rates were estimated using a hierarchical Bayesian framework. The community-level (all species) median growth rate was 1.41% per year (95% CI: 1.21–1.65%) with Pinus brutia and Pistacia chinensis growing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e community-level median. The community-level median removal rate was 1.03% per year (95% CI: 0.66–1.68%),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pecies and the community-level medium. Once removed, only 7.2% (95% CI: 4.4–12.9%) were replaced annually. Presence of overhead utility lines influenced tree removal rates while age, diameter-at-breast-height, and prior tree condition influenced tree growth. Overall live aboveground biomass in sampled sites was 713.29 Mg in 2000 and increased to 877.36 Mg by 2014. Biomass gain from growth outweighed loss from removals nearly three-fold; replacement contributed 0.5% of the total biomass gain. We conclude that to increase the resilience of the street tree population will require 1) an increase in percent of full stocking or biomass stock and 2) a shift in the species palette to favor species less vulnerable to pests and expected disturbance from climate change and 3) ongoing monitoring to detect departures from baseline demographic r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