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2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614篇
林业   327篇
农学   1214篇
基础科学   93篇
  691篇
综合类   1944篇
农作物   909篇
水产渔业   179篇
畜牧兽医   776篇
园艺   614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应用陀螺力学理论,对传统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无阻尼动力学方程进行修正,引入陀螺矩阵,得到新的动力学方程。对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陀螺矩阵对频域、时域响应的影响。使用遗传算法分别对修改前后的方程进行优化计算,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转速发动机,曲轴转动的陀螺效应不明显,而对于高转速的发动机,陀螺效应不能忽略,应以考虑陀螺力矩的方程为基础进行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62.
Using of AFLP Marker to Predict the Hybrid Yield and Yield Heterosis in Rice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46个水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继而研究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按照NC设计获得的195个杂交组合的产量及特殊配合力的相关性,探讨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通过UPGMA聚类分析(图3),可将供试材料分为16个类群,并把来源不明的品种(系)划分到相应类群中,从而对这些材料进行初步鉴定。可见,AFLP分子标记是检测类内品种间遗传差异的有效方法,为水稻品种(系)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2)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优势、F1产量、特殊配合力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3235-0.7713之间。但相关程度还不足以预测杂种优势。增效座位和减效座位以及使用与杂种优势有关的QTL连锁标记位点可能提高杂种优势的预测能力,但最终解决,将依赖于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63.
龙牙百合的植株再生与遗传转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龙牙百合鳞片叶切块为外植体,通过多种培养基的比较试验,得出MS 2,4-D 2mg/L 6-BA 0.2mg/L是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MS 6-BA 1mg/L NAA 0.05mg/L是不定芽诱导及伸长的适宜培养基。MS N_AA2mg/L是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本试验已建立了适用于龙牙百合遗传转化的快速高频再生系统。用携带有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工程菌,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转化法转化龙牙百合,经PCR和点杂交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中。同时对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进行比较,发现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率为16.7%,基因枪法的转化率为50%,因此可能基因枪转化法更适于龙牙百合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64.
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茎段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肃主栽品种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转化条件(菌液浓度、感染时间、预培养及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选择压和培养基对抗性出芽的影响,初步建立了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和“台湾红皮”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转化植株。卡那霉素生根筛选和PCR鉴定结果表明,再生的转化植株假阳性率比较高,要获得预期的转基因植株群体需加大遗传转化工作中转基因植株的数量。  相似文献   
65.
甘蓝型油菜SRAP、SSR、AFLP和TRAP标记遗传图谱构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黄籽GH06为母本、黑籽P174为父本杂交得到的第6代重组自交系188个株系为作图群体,通过SRAP、SSR、AFLP和TRAP四种分子标记对该群体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一张包含20个连锁群、300个标记位点的甘蓝型油菜分子遗传图谱(LOD≥3.0),包括202个SRAP标记、65个SSR标记、23个AFLP标记和10个TRAP标记。图谱总长度1273.7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4.25cM。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4~56个之间,连锁群长度变动在37.1~109.2cM之间,群内平均图距在1.80~14.20cM之间。LG1包含的标记最多,有56个;标记最少的连锁群(LG9、LG18、LG20)只有4个。LG13的平均图距最大,为14.20cM;LG6的平均图距最小,仅为1.80cM。在整个图谱上,存在图距大于20cM的空隙6个。本研究首次将SRAP及TRAP标记用于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的构建,结果表明,SRAP及TRAP标记在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的构建上是一种良好的标记系统。  相似文献   
66.
通过大量详实资料,对玉米杂种优势、雄性不育,油分基因花粉直感等3种遗传效应的研究现状作了详细概述,根据相关的遗传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将三种遗传效应进行技术集成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种高产高油玉米生产模式,有可能是未来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7.
半粒稻米直链淀粉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金华  宋文昌 《作物学报》1992,18(5):366-372
本文提出一个简便易行的分析方法,用1粒稻米既可测出其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还可用以繁种,便于在育种早代选择优良个体、提高效率,加快进程。用本方法测得的直链淀粉含量与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法GB_(7648-87),测得的结果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利用本法分析了F_1代种子及其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在非糯品种与糯稻品种的两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以黄淮地区6个夏大豆品种(系)通过双列杂交保留下来的F_3代材料,研究大豆6个形态性状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主茎荚丛数和茎粗5个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而底荚高则存在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效应.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和主茎荚丛数为部分显性,茎粗存在超显性现象.主茎节数和主茎荚丛数可能有相似的遗传特点.豫豆8号大豆带有较多的控制株高的显性基因,油84-30大豆带有较多的控制分枝和茎粗的显性基因,而尖顶大白角大豆控制主茎节数和美丛数的显性基因较多.  相似文献   
69.
小麦随机多交后代中抗条锈(Puccinia striiformis)性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锋  曾士迈 《作物学报》1991,17(2):107-114
本试验用16个被认为可能具有水平抗性的小麦品种为基础材料,采用乙烯利化学杀雄或太谷核不育为手段进行随机多交,以相对抗病性综合指数(RRCI)表示抗病性强度,研究了小麦条锈病水平抗性的遗传力及人工选择下的遗传进度,结果指出:1)随机多交的后代系统中,出现了一些抗条锈性显著高于优良亲本的系统。2)抗条锈性的遗传力较高:化  相似文献   
70.
大豆化学诱变育种及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化学诱变剂处理大豆种子,对M_1代植株的生育及形态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M_1代所产生的形态变异主要是由于化学物质扰乱了植株生理而产生生理损伤所致.在M_2代植株各性状中以分枝数、株高、单株荚数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说明这些性状选择的潜力是大的,通过选择容易达到预期目标.诱变M_3代绝大多数性状仍在分离.加强选择,能选出早熟、大粒、农艺性状好、丰产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