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83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50篇
  271篇
综合类   45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83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11.
官厅水库库区水生植物演变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等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TM遥感影像(1995—2007年),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以多尺度分割技术为核心,提取了官厅水库水生植物空间分布信息,在斑块类型和景观级别尺度上,共筛选了8个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的定量指标,结合水生植物空间分布的质心变化,分析了水生植物演变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1995—2007年,受水域面积的扩张和萎缩的影响,库区水生植物面积及其平均斑块面积呈明显地增加和减少趋势:沉水植物波动幅度比较明显,呈先小幅扩张后急剧萎缩的趋势,2000年之前,随水域的扩张,其面积增加了30.2 km2,相对动态度达116.87%;之后,随着水域面积的持续萎缩,沉水植物面积以每年4.2%呈大幅递减趋势,减少了43.02 km2;挺水植物所占比例较小,其面积呈小幅扩张趋势,增加了4.58 km2。(2)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随水域面积的波动呈现不同的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库区沉水植物的景观优势度高,最高达56.09%,占库区水生植物景观类型的主体;挺水植物的平均斑块面积、聚集度指数均低于同年沉水植物,具有离散度高、破碎度高、连通性低的特点。挺水植物的斑块形状相对复杂,其分维度指数平均比同年沉水植物高0.29。(3)水生植物的质心12 a来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变化,挺水植物质心整体向库区东北方向移动了1.88 km,偏移方向为东偏北12.78°;沉水植物质心整体向库区西南方向移动了4.66 km,偏移方向为南偏西43.04°。  相似文献   
112.
以威海市泊于水库工程为例,根据流域现状工程条件下来水情况,按照供水任务的主次顺序,设定一定的限制库容,按照长系列时历法进行调节计算,得到水库的可供水量;同时为减少弃水、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在满足供水任务各自保证率的前提下,按照不均匀供水进行优化长系列调算,得到更多的可供水量。并对计算结果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3.
方平  姚启伦  陈发波 《种子》2012,31(1):5-8
以10个来自三峡库区的玉米地方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实验和设置低氮胁迫处理,研究低氮胁迫下玉米地方品种的苗期植株形态和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低氮胁迫对玉米地方品种幼苗植株形态和生理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不同玉米地方品种的耐低氮特性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地方品种的同一植株性状和同一地方品种的不同植株性状的耐低氮胁迫指数存在差异.侧根数、叶面积、根体积和植株干重可作为玉米地方品种耐低氮种质筛选的形态指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可作为耐低氮种质筛选的生理指标.此外,三峡库区玉米地方品种中有较丰富的耐低氮种质可供玉米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14.
长江三峡重庆库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抗冲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三峡重庆库区典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及农地(对照)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分析探讨了森林表层与亚表层土壤的抗冲时间特性和坡度效应。结果表明:土壤抗冲性随冲刷时间延长而增强,表层土壤抗冲性为前5 min抗冲指数变化最为剧烈,亚表层土壤抗冲性为前3 min抗冲指数变化最为剧烈,典型林地土壤抗冲指数随时间变化特征为幂函数关系;林地土壤抗冲指数与坡度关系为xK e0.0755 0.0755,农地土壤抗冲性受坡度影响最为强烈,竹林土壤抗冲性受坡度影响最小;农地较林地土壤抗冲性明显降低,林地中,针阔混交林土壤抗冲性最强,森林有较好的抵抗土壤冲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5.
以福建永安安砂库区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径流小区法,分别在坡度25°和32°的林地中,设计不间伐、间伐强度20%、40%、60%4种处理,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安砂库区生态公益林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坡度25°情况下,在养分月流失量及流失总量上,间伐强度60%、40%均明显大于不间伐处理,而间伐强度20%与不间伐处理间差异并不明显,且流失量较少。林地坡度32°条件下,养分的月流失量及流失总量总体上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而增加。此外,同一间伐强度下,养分流失总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见,对库区生态公益林进行抚育间伐时,选择坡度较缓的林地进行低强度间伐(间伐强度20%)较为合理,能够在很好地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进而实现库区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1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华北地区某水库5个采样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RR和YR)3种异构体进行了为期1a的监测,研究3种异构体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体中3种异构体(-LR、YR和RR)含量分别为0.941±1.338、0.365±0.647和(2.893±5.387)μg·L-1;3种异构体出现时间不一样,LR异构体出现时间最早,在4月下旬即可检测到,而RR和YR异构体则需到5月中旬才能检测到;3种异构体峰值出现时间也不一致,LR和YR异构体峰值出现在8—9月,而RR异构体出现时间较晚,到10—11月才达到全年最高值;LR和RR异构体的含量比较高,是主要毒素,5—11月,其比值由2.20降到0.04,这与水体中的N/P比值有关,它随N/P比值的减少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7.
现场选取太湖流域老虎潭水库砂壤质竹林地、水田土壤和库区天然来水样本,进行水库正常蓄水初期模拟实验,分析研究了库水中pH值DO,CODcr,BOD,氮、磷及氟化物等组分在60 d内的动态变化及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库底竹林地和水田地土壤在浸泡过程中会导致库水中pH值和DO的降低,CODcR,BOD5,氮,磷及氟化物等组分的含量则会增大.相对而言,竹林地土壤对水库水质的影响比水田地土壤要严重,建议对竹林地土壤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8.
陆浑水库分期洪水资源化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陆浑水库实际情况在分析影响水库防洪调度主要不确定性因素的基础上,讨论了风险分析的计算方法,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给出了水库防洪调度风险分析的实施程序。采用陆浑水库分期运用方案,对不同频率入库洪水在不同的汛限水位下造成的洪灾风险率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陆浑水库前、后汛期的汛限水位均可适当抬高以增加水库的兴利库容、实现汛期的洪水资源化,为陆浑水库提供了最优分期汛限水位方案。  相似文献   
119.
The flow behavior of water and oil near well bore zones in oil reservoir is radial flow. Based on the fluid displacement experiments in radial systems, the equation describing radial flow is investigated and analytical solu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permeability ratio and saturation is obtaine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s used to treat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the two phase flow behavior of water and oil is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can characterize the actual flow of water and oil near well bore zone. According to the radial experiments, the saturation scope in which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ratio and saturation is linear is smaller. The flow behavior of water and oil near well bore zones is complex and nonlinear.  相似文献   
120.
为了解青狮潭库区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及其释放特征,采用气相色谱法(GC-ECD)测定了青狮潭库区水库沉积物、池塘沉积物、河流沉积物和稻田土壤中OCPs含量,并运用室内模拟装置探讨了沉积物和稻田土壤在静置和悬浮两种情景下OCPs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水库沉积物、池塘沉积物、河流沉积物和稻田土壤中总OCPs残留量分别为81.55、88.60、68.96 ng·g~(-1)和92.62 ng·g~(-1)(干质量)。HCHs和DDTs是两类残留量较高的OCPs,其含量分别达到23.26~39.89 ng·g~(-1)和12.22~17.20 ng·g~(-1)。上覆水为超纯水时,静置组与扰动组的底物中OCPs向上覆水释放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特征,且扰动组的底物中OCPs释放量明显多于静置组;其中HCHs和β-硫丹的释放量最高。OCPs的理化性质、底物组成特征和外力扰动使各种OCPs在上覆水中的检出率和检出浓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稻田土壤中OCPs向上覆水释放量最高而河流沉积物中OCPs向上覆水释放量最低。十二烷基硫酸钠可使底物中的OCPs快速向上覆水中释放(尤其促进了DDTs的释放),在扰动和静置情形下,上覆水OCPs浓度最少可提升134.44%和118.41%。因此,外界扰动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汇入均可促进底物中OCPs的溶出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