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8篇
  免费   939篇
  国内免费   1602篇
林业   2605篇
农学   1341篇
基础科学   735篇
  2257篇
综合类   8129篇
农作物   1466篇
水产渔业   815篇
畜牧兽医   1258篇
园艺   509篇
植物保护   534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383篇
  2021年   448篇
  2020年   501篇
  2019年   547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686篇
  2014年   893篇
  2013年   870篇
  2012年   1334篇
  2011年   1375篇
  2010年   1162篇
  2009年   1217篇
  2008年   1067篇
  2007年   1152篇
  2006年   945篇
  2005年   782篇
  2004年   623篇
  2003年   542篇
  2002年   490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382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臭氧化葵花油(Oleozon)良好的稳定性与极强的氧化性,可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为验证Oleozon在防治根结线虫中的应用前景,以食用葵花油为试验材料,采用体外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Oleozon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致死率及其对虫卵孵化率的影响;进而通过盆栽试验,验证了不同剂量Oleozon对甜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Oleozon对二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最低剂量Oleozon(0.5 g/L)对二龄幼虫的杀灭效果优于饱和臭氧水,当其浓度高于2 g/L时,其对二龄幼虫的杀灭效果较50%辛硫磷1000倍液更为显著。此外,Oleozon对于卵囊中虫卵和游离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与其浓度正相关,当Oleozon浓度高于5 g/L时,其对于卵囊中虫卵的抑制率可达60%以上,而不同浓度Oleozon处理后其对游离虫卵的抑制率达到了51.1%~96.8%,而50%辛硫磷对二者的抑制率分别为28.9%和57.4%,臭氧水对二者的抑制率仅为14.3%和33.1%。盆栽试验结果显示:Oleozon可显著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病,其中,5 g/L及10 g/L的Oleozon的防效最为显著(分别为79.2%和88.7%),而对照药剂的防效分别为18.9%和50.9%;此外,Oleozon处理后甜瓜的根结数、二龄幼虫数量及虫卵数量显著降低,且根系发育状况较好,说明施用Oleozon能够有效防治根结线虫对甜瓜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2.
要弥补造成农民工职业培训权实现障碍的法律上的疏漏,完善法律规定、提高规范层级、构建法律监督与救济制度,以切实保障农民工职业培训权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滇中地区昆明西山、昆明野鸭湖、嵩明大哨和楚雄紫溪山分布的蛹虫草居群,进行调查和采样,调查分析了蛹虫草的生境,比较研究了蛹虫草不同居群有性型及无性型形态差异,对蛹虫草无性型的产孢结构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研究发现,蛹虫草子囊壳着生方式及其大小、子囊大小、无性型,随生境不同而发生差异。在云南松常绿阔叶混交林下的子囊壳及子囊较大,分离得到的无性型以拟青霉型(Paecilomyces-type)产孢结构占优势;在华山松林和田埂草丛生境中的子囊壳及其子囊较小,分离得到的无性型以轮枝孢型(Verticillium-type)产孢结构占优势。  相似文献   
114.
村镇型旅游发展中,旅游者在当地村民家中留宿,村镇的个性化接待和朴素环境让人们赞不绝口,但由于其自发性和无组织性,现在存在设计不得当,经营模式不健全等弊端.研究以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景区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旅游型住居模式的设计与经营提供更为合理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5.
苏宽 《陕西林业科技》2020,(1):95-96,100
对汉中市南郑区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加强林地保护管理,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林地资源,满足林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林地保护利用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6.
高山树线交错带是高海拔地带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稳定性在生态系统变化中具有显著指示作用。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对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进行连续分级分离,研究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物理分级组分(≥0.02 mm),且粒径越大有机碳含量越高,即主要以颗粒态有机碳形式存在,占比均高于98%;在<0.02 mm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碳采用化学分级分离,这部分有机碳占比低于土壤总有机碳2%,且主要以腐殖质(胡敏素)形式存在(占土壤总有机碳0.6%~0.8%),腐殖质占有机碳比例远低于一般土壤;随着海拔升高,土壤有机碳总量上升,颗粒态有机碳(物理分级组分)比例升高,胡敏素类腐殖质比例下降。因此,川西高海拔树线交错带的高寒土壤有机碳,主要以不稳定有机碳(POC)形式存在,随着温度上升(海拔降低)将导致土壤矿质化和腐殖化加剧,有机碳总量下降,土壤不稳定性组分(物理分级组分)降低,土壤稳定性(腐殖化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117.
以栽植于日光温室中适宜延迟栽培的‘贝达’砧‘意大利’葡萄为试材,自2013年8月1日始至落叶(2014年1月31日)止每天分别进行红光和蓝光不同光质延长光照至24:00补光处理,以不补光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补光处理对葡萄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片的外观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F_v/F_m、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为叶片抗衰老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补充红光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F_v/F_m值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整齐有序,明显减缓了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解体,显著延缓叶片衰老;补充蓝光处理前期显著降低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F_v/F_m值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破坏了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加速了植株的衰老进程;但在叶片衰老后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F_v/F_m值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高于对照,并且叶绿体的基粒片层比对照排列整齐有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叶片衰老。补充蓝光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一直显著高于补充红光和对照。综上,补充红光处理有效延缓了叶片衰老进程,延长了叶片的生理功能期。  相似文献   
118.
弱毒株是利用交叉保护防治植物病毒病害的关键限制因子。通过对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强、弱毒株)的全长及部分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筛选出在亲本强毒株PRSV-LM的P1和HC-Pro基因上的8个可能与致病性相关的氨基酸突变位点(I_(309)、K_(481)、K_(598)、R_(728)、F_(753)、L_(754)、N_(787)和D_(944))。采用定点突变和Gibson拼接法,分别成功构建了4种含有2个突变位点(L_(754)和N_(787))、4个突变位点(I_(309)、K_(481)、F_(753)和D_(944))、6个突变位点(I_(309)、K_(481)、F_(753)、L_(754)、N_(787)和D_(944))和8个突变位点(I_(309)、K_(481)、K_(598)、R_(728)、F_(753)、L_(754)、N_(787)和D_(944))的PRSV-LM全长c DNA侵染性克隆突变体:p Gprsvm~2、p Gprsvm4、p Gprsvm6和p Gprsvm8。经人工接种、病症观察和RT-PCR检测,4种突变体克隆均能系统性侵染非转基因番木瓜植株,除克隆p Gprsvm~2的病症表现与亲本强毒株PRSV-LM一致外,其他多位点突变的克隆p Gprsvm4、p Gprsvm6和p Gprsvm8在番木瓜植株上的病症严重程度出现依次减弱,而克隆p Gprsvm8的病症最弱,且延迟2周发病。本实验初步验证了6个氨基酸突变位点(I_(309)→S、K_(481)→Q、K_(598)→E、F_(753)→L、R_(728)→I和D_(944)→N)与PRSV-LM的病症表现及致病力相关,其中K_(598)→E和R_(728)→I可能是影响致病性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119.
120.
经过查阅历史档案、询问当事人及外业核查、调查,结果表明:九峰地区现有39块试验现场,面积124.7hm^2;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3项,项目规模面积140.25hm^2,涉及裸子、被子等植物73科,150属,194种(类),已形成科技植物群体;在九峰森林植物本底调查、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林木品种遗传改良及繁殖技术等13个学科方向及近120个植物品种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创新;鉴于九峰科技植物资源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