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59篇
  免费   3725篇
  国内免费   4382篇
林业   4356篇
农学   3310篇
基础科学   2742篇
  23091篇
综合类   21750篇
农作物   1838篇
水产渔业   554篇
畜牧兽医   3691篇
园艺   959篇
植物保护   3575篇
  2024年   362篇
  2023年   1356篇
  2022年   1839篇
  2021年   1933篇
  2020年   2000篇
  2019年   2234篇
  2018年   1786篇
  2017年   2745篇
  2016年   3264篇
  2015年   2366篇
  2014年   2794篇
  2013年   3709篇
  2012年   4916篇
  2011年   3929篇
  2010年   3088篇
  2009年   3263篇
  2008年   2987篇
  2007年   3282篇
  2006年   2788篇
  2005年   2415篇
  2004年   1823篇
  2003年   1499篇
  2002年   1259篇
  2001年   1201篇
  2000年   1042篇
  1999年   790篇
  1998年   664篇
  1997年   680篇
  1996年   590篇
  1995年   604篇
  1994年   572篇
  1993年   426篇
  1992年   371篇
  1991年   343篇
  1990年   270篇
  1989年   237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122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7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根据中山陵风景名胜区森林景观建设的需求和遭受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影响着森林景观的现状,在遭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松林及杂阔林内应用“林下补阔技术”,引进了若槠、香樟、石楠、大叶女贞、木荷、海桐、乐昌含笑和深山含笑等常绿阔叶树种,进行常绿阔叶树与松树、常绿阔叶树与落叶阔叶树异龄复层混交,以形成较稳定的含常绿树种成分的复层混交森林群落,增加树种的多样性,丰富森林绿景,改善林相结构,进一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景观质量。并为风景林林相改造研究出了常绿阔叶树种深山含笑、乐晶含笑异地扩大繁殖播种育苗技术,为林相改造提供了造林新树种。  相似文献   
992.
黄土高原几种乔灌木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化学分析、微生物平皿培养及放线菌形态鉴定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安塞试区5种乔灌木根区0-20cm及20-40cm土层17个土样的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的数量与组成。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地人工林与无林裸地土壤中仍然生存着数量较多的细菌、放线菌及真菌,其中各类群的数量排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②不同树种根区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数量不同,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按灌木林>乔木林排序;③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地人工林及无林裸地土壤的放线菌组成中,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和诺卡氏菌(Nocardia)。灌木林根区放线菌数量与种类均多于乔木;④黄土高原“沙刺人工林-微生物-土壤”生态系统微生物数量大,种类较多,生物活性强,对土壤物质转化及肥力提高有明显作用,在恢复黄土高原植被时应作为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993.
不同施肥处理对笋用红竹林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2004年以笋用红竹林小区精确施肥试验为基础,结合试验区内部分长期定位观测,比较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笋用红竹林生态系统土壤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有机肥、纯化肥(N、NP、NPK)、有机 化肥、不施肥(CK)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连续3 a持续经营条件下,笋用竹林未施肥区(CK)土壤相应的有效养分消耗最快,有机质下降8.0%,全N下降5.2%,速效P下降15.0%,单施有机肥或NP、NPK化肥配施或有机无机肥料混合施用均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次序为有机肥 化肥处理 (24.08%) >有机肥处理 (8.49%)>化肥NPK处理 (2.28%)>化肥NP处理 (1.90%),单施N肥后土壤有机质则有所下降(-4.06%),但下降幅度不如未施肥区(-7.98%).与CK区和单施化肥区比较,有机 化肥配合施用,不但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同时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促进了土壤物质的循环,提高了竹林土壤的潜在供肥能力,有利于竹林的持续生产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994.
尾巨桉、马占相思和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进的内梅罗(Nemerow)综合指数对尾巨桉、马占相思、马尾松三种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三种人工林A层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是尾巨桉>马占相思>马尾松,B层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是马占相思>马尾松>尾叶桉。综合分析表明尾巨桉林、马尾松林和马占相思林土壤肥力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95.
秃杉人工林林下植物和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0年生不同造林密度秃杉人工林林下植被生长状况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秃杉人工林造林密度增大,林下植被高度、覆盖度和生物量减少,土壤物理性质不良,土壤养分含量降低。秃杉人工林生长过程中要经常调整密度以促进林下植被生长,从而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96.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是可行有效的,沼泽地生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地下水平均下降0.6-1.0m,地温5-20cm处提高6-8℃,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水、气、热趋于协调。林木生长良好,6年生落叶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为0.46m和0.50cm,已达到速生丰产林标准。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杉木萌芽林林冠下营造木荷后形成的混交林土壤肥力变化的测定与分析表明: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凋落物量较多,且易于分解,灰分养分较为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结构稳定性好,土体疏松多孔,养分贮量大,供肥能力较强,这表明杉木萌芽林经改造形成稳定的混交林后土壤肥力状况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8.
顺德地区不同森林改造区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森林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研究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壤是固相、液相、气相三相态的综合体。其中土壤水分是最活跃的因素,是联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是陆地植物赖以生存的源泉[1]。在对顺德市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2000年开始实施“青山工程”森林改造,将完成全市1181 7hm2林分改造,广泛应用乡土阔叶树种,恢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地带性植被群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达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文化含量、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为此就顺德地区不同森林改造区土壤水分—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 研…  相似文献   
999.
天台黄山松种子园土壤肥力评价与改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结果表明,天台华顶林场黄山松种子园土壤肥力平均水平中等偏下,尤其是有机质和的含量偏低,而氮的含量与针叶叶绿素的含量密切相关,为促进黄山松植株的生长,该种子园在加强水平带整修,开好竹节沟保水保土的同时,应着重套种绿肥,增施土杂肥,施化肥则以N.P.K混合肥或复合肥为好。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英国PPS公司生产的CIRAS-2型光合作用系统,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测定了2年生爬山虎苗木叶片生理参数的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爬山虎对光照强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而不适应高土壤水分环境,是适用于干旱瘠薄荒山绿化的优良藤本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