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4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396篇
农学   160篇
基础科学   297篇
  156篇
综合类   2351篇
农作物   252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330篇
园艺   270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竹秆锈病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秆锈病(Stereostratum cotticioides(Berk et Br.)Magnus)又称竹褥病。该病的发生具有许多特殊性,导致病害防治的烦难性。经不同方法,不同药物,对病害的各个防治目标进行反复防治试验证明,防治方法建议在生产上能应用的有以下二种: (1)用煤油或清漆涂抹冬孢子堆法。此法能持续抑制病部夏孢子的产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又简便易行。优于药物药械喷雾法。但同药物药械喷雾法一样,存在着病害当年防治,翌年病部立即复发的不彻底性。 (2)用刀刮除冬孢子堆及其周围健组织法:此法简便易行。更优于用煤油或清漆涂抹冬孢子堆法和药物药械喷雾法。可以免除病害复发的不彻底性。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2.
曲纹紫灰蝶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观察,初步弄清了曲纹紫灰蝶在广州的危害、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3.
土栖白蚁防治施药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常规施药、掩体施药、早晚施药和分群孔内施药对比试验,经统计分析:掩体施药和早晚施药方法,防治土栖白蚁效果最佳,白蚁巢穴死亡率分别达到82.43%、86.97%。  相似文献   
114.
宋漳 《林业科学》2001,37(6):66-70
从福建省南平市桔蚜虫尸上分离的一株镰刀菌 ,病原鉴定为镰刀菌属 (FusariumLinkexFn)的砖红镰孢 (FusariumlateritiumNees .)。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 ,10~ 3 5℃均可生长 ,生长适宜温度为 2 0~2 6℃ ,2 5℃下培养 3d后可产孢。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 2 0~ 2 5℃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96%~ 10 0 %。对桔蚜若虫的毒力测定表明 ,砖红镰孢对桔蚜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其LC50 为 2 71× 10 7个孢子·L- 1 ,LT50 为2 2 1~ 6 3 4d(在 1 0× 10 1 1 ~ 1 0× 10 7个孢子·L- 1 浓度下 )。用砖红镰孢菌液田间防治桔蚜 ,死亡率达91 80 %。  相似文献   
115.
柏肤小蠹是侧柏的主要蛀干害虫,在徐州地区每年发生2~3代,以幼虫及成虫越冬,本文论述了柏肤小蠹在徐州地区的年生活史和各虫期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初步掌握柏肤小蠹发生与环境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6.
魏开炬 《林业科技》2007,32(1):29-32
用40%氧化乐果、40%乐果、2.5%高渗吡虫啉、18%杀虫双4种农药的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进行秆部注射防治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新害虫--密竹链蚧(Bambusaspis miliaris)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0%乐果原液2~5 ml秆部注射防治该蚧成虫或若虫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校正死亡率达93.8%以上.  相似文献   
117.
舞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赫章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生物学特性、生态学习性及防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8.
赤腹松鼠及其危害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是一种以植食为主的树栖啮齿动物,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随着国内人工造林面积的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赤腹松鼠对人工林的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森林鼠害的主要害鼠之一。本文从生物学、危害、防治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赤腹松鼠研究进展和防治状况。  相似文献   
119.
大竹缘蝽生物学习性观察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竹缘蝽 (N otobitus excellens Distant,缘蝽科 Coreidae)在云南新平一年发生一代。成虫于竹包衣内与绿竹缘蝽 (Cloresmue Pulchellus)、狭竹缘蝽 (N.elongates Hsiao)等混聚越冬。若虫严重危害龙竹 (Dendrocalamus giganteus Munro)新笋。越冬期成虫及发笋期若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印楝素防治若虫效果较好 ;并可在聚集高峰期采用相应的人工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0.
樟子松枯梢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魏侠  王继伟 《林业科技》1994,19(6):20-23
樟子松枯梢病是由松色二孢菌(Diplodiapinea)引起的。侵染高峰期为7月中旬和下旬。孢子飞散量与降雨量关系密切。采取的防治措施有:(1)杀菌剂防治:用百菌清防治1次,效果达71.8%,防治两次,效果达90%;(2)营林技术:通过适地适树、幼林抚育和间伐可控制该病害的蔓延;(3)计划火烧:春秋两季在林内进行低强度计划火烧,可减少侵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