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57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54篇
  64篇
综合类   19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安徽省智慧农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主要还是示范应用。通过文献分析法与实地调查法,发现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规划协调不完备、技术不成熟、成本制约发展、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较少等问题。为了加快安徽省智慧农业的发展步伐,可选择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的战略框架。一方面,政府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市场拉动智慧农业发展。还应构建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的政、产、研协同系统,着力培育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机制,可从规划协调机制、技术体系推进机制、政策扶持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四个方面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52.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在归纳了生态安全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内涵、驱动因素、评价框架与方法。指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处于健康和平衡的状态;二是能够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均衡、充足的供给。这一状态的实现,需要自然、经济、社会三大驱动因素共同推进,协调发展,其中,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远远超过自然因素。在评价框架方面,阐述了PSR、DPSIR、DPSER、“自然-经济-社会”4种体系的来源及应用。关于评价的方法,笔者分别对数学模型法、生态模型法、景观生态模型法、数字地面模型法4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提出了近年来一些新兴的评价方法。最后,笔者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1)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体现差异性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生态安全阈值;(2)注重开展干旱区、风沙区、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地区、高原山区等典型区域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与未来状况的动态预警研究;(3)在评价方法上加强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4)探索新的评价方法,以便更好把控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53.
周玮  李冰峰  王海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2):117-122
近10年来,德国沼气产业在其国家战略决策及整个能源体系的构建中都处于重要位置,并一直引领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笔者以德国新能源发展为例,深入研究了德国沼气工程产业发展现状与成功经验,从法律政策、工程分布、装机容量、行业监管、沼渣沼液利用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介绍。通过对德国沼气工程运行体系进行科学研究与分析,为中国沼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指导和借鉴。同时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适合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4.
针对水土流失的三峡重庆库区土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重庆库区为研究对象,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针对水土流失建立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压力指标包括降雨压力、可蚀性压力、地形压力、土地压力、人口压力、收入压力等指标;状态指标包括侵蚀状态、肥力状态、格局状态等指标;响应指标包括利用响应和政策响应.采用专家打分、分级赋值、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三峡重庆库区土地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三峡重庆库区的土地质量综合得分为2.76分,土地质量偏低评定为3等.压力指标得分最低为2.14分,状态指标得分为3.13分,响应得分为3分.人为干扰是引起区域土地质量低下的最主要原因,紫色土广布和地形坡度大等自然地理状况是土地质量低下的第二大原因.本研究可为同类地区土地质量评价和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
浅议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农业标准体系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阐述了我国目前在农业标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提出改善当前局面的有效方法:增强标准化意识、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积极合理的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执行ISO14000系列标准和ISO9000系列标准等。首次提出将农业标准进行特定分类,农业标准体系分为农产品标准和服务与支撑行业标准,并建立一种特殊的“金字塔”式框架结构,从而达到对农业标准体系进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56.
全国林业数表体系框架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林业数表是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价的“度量衡”,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基础计量工具。根据林业数表的用途,将其分为调查数表、评价数表和经营数表3类,并按用途和层次构建全国林业数表的总体框架;同时还讨论确定林业数表编表单元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我国近期林业数表建设的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57.
信息数字资源服务与建设发展是当今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特色,数字资源的大量涌现,将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流载体。在数字资源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与建设有了新的构思,将重新思考在数字资源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架构与馆员队伍建设的合理化.并解析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8.
我国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存在着诸多问题,改革完善势在必行。中法两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在法律框架、实践层面上有同亦有异。改革和完善我国目前的审前准备程序不能冒进,应在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借鉴与我国法律文化相似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  相似文献   
59.
陈龙高  陈龙乾  杨小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71-1537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LUPEA)是在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发展的,目前依然处于初步阶段:通过对LUPEA内涵及边界界定、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解决框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土地利用污染物长期多源扩散机理与模型、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系统回顾与总结,综述了LUPEA理论与应用的发展过程,指出LUPEA理论研究与实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0.
结合阳泉市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从突出亮点、关注难点进而亮出特色的角度分析和构建具有阳泉市特色的国家森林城市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