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林业   244篇
农学   190篇
基础科学   41篇
  301篇
综合类   1560篇
农作物   320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62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水稻田杂草的化学防除,应以草相特征为基础,以不同栽培的杂草发生规律为依据,合理选用化学除草剂.笔者根据扬州地区4大生态类型,水稻4种主要栽培方式杂草发生特征的差异,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化除技术.  相似文献   
152.
信阳毛尖茶春季不同时期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龙井43和福鼎大白茶两个品种春季前期、中期、后期的信阳毛尖茶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和叶绿素等化学成分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由前期到后期,信阳毛尖茶的茶多酚、儿茶素和叶绿素的含量逐渐增多,而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逐渐减少。信阳毛尖茶感官品质,春季前期到后期滋味逐渐变浓,而鲜爽度逐渐降低;后期茶叶色泽较前期绿。  相似文献   
153.
防治葡萄霜霉病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阎燃  潘佑找  黄芬肖  杜小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48-4348,4385
比较了几种药剂(剂量)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2.2%宝力克800倍液,18%安克锰锌1 000倍液,72%杜邦克露600倍液,72%霜疫克星750倍液、72%甲霜灵锰锌6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良好,显著优于传统药剂25%甲霜灵500倍液。其中72.2%宝力克800倍液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54.
皂荚化学成分及杀鼠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管和圆形滤纸预试法研究表明:皂荚乙醇提取液中含有酚类物质、皂甙、黄酮、甾体(或萜类)、糖、 多糖(或甙类)和强心甙等成分。对小鼠(Mus musculus)活性测定表明。乙醇提取液在饵料中的含量为15%时, 小鼠的平均食毒量为20.80g/kg,对小鼠的毒杀率为80%;饵料中皂荚样品的含量为15%和10%时,小鼠的平 均食毒量分别为17.15g/kg和19.80g/kg,对小鼠的毒杀率分别为90%和100%;提取液中的化学成分基本 包括了皂荚杀鼠的活性成分,且适口性较原粉为好;以家鸡(Gallus domestiaus)为供试动物进行二次中毒试 验,试验过程中无鸡的死亡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55.
崔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73-8274,8276
[目的]为了调查山旱地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以便有效防控小麦条锈病。[方法]于2004年小麦收获前对安康市小麦主产区的8县(区)、23个乡镇、32个村、182户、12.45hm2麦田,2005年对7县区、16个乡镇、20个村的106户、10.43hm2麦田,2006年对8县区、19个乡镇、24个村的118户、9.93hm2麦田进行了小麦品种、播期、间套、施肥、种子处理方法、药剂喷雾和经济性状等因素的大田调查及产量测定。[结果]三唑酮拌种较对照增产23.91%,种子包衣较对照增产28.04%,三唑酮拌种与种子包衣产量差异不大。叶面喷雾1次产量增加24.75%,喷雾两次增加36.19%,喷雾2次的效果优于1次。[结论]在条锈病大发生年份,药剂拌种加叶面喷雾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6.
研究了影响花生产量的栽培因子———追肥、化控对花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生理指标、株形性状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时期追肥对叶面积指数、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同 ,并呈现出随着追肥期的推迟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的趋势 ;多效唑化控株高降低、叶片变小 ,籽粒产量有增有减。该试验中 ,花生最佳追肥时期为花后 10天 ,比对照增产 16.70 % ;多效唑最佳喷施时间为花后 3 0天 ,比对照增产 2 1.0 3 %。  相似文献   
157.
 朝鲜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是核果类重要害虫之一,在昆明地区主要危害桃、李、杏、梅;年生1代,以2龄若虫在1~2年生枝条上越冬,翌年2月越冬若虫开始新的泌蜡活动且虫体日趋膨大,3月下旬至4月上旬雌成虫产卵,4月下旬至5月上旬孵化并开始涌散,5月中旬固着吸食危害。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量为738粒,雌成虫产完卵后相继死亡。早春是药剂防治最佳时期,分别使用25%优乐得可湿粉,50%甲胺磷乳油,20%灭扫利乳油以1:2000进行防治均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8.
笼养猕猴(Macaca mulatta)夏季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17只笼养猕猴的昼间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笼养猕猴昼间行为时间分配表现为休息时间最多,其次是摄食和活动,梳理、社交、游戏及其他等行为最少。在白昼各时间段内的活动规律为:摄食的高峰期在11:00-12:00,休息的高峰期在14:00-15:00,活动的高峰期在15:00-16:00,梳理、社交、游戏及其他行为在全昼趋于平缓。笼养猕猴的性别对活动时间分配影响不大,但母猴群体的梳理行为较雄猴群体多1倍以上。年龄对活动时间分配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成年猴、幼年猴休息行为最多,青年猴摄食行为最多,幼年猴运动时间明显高于成年猴和青年猴。  相似文献   
159.
腐殖酸对烤烟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腐殖酸对烤烟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腐殖酸比较,施用腐殖酸可以显著提高烤烟的钾、磷、铁、锌、中性香味物质含量以及上等烟比例、产量和产值,显著降低烤烟的下等烟比例。不施腐殖酸和施用腐殖酸的烟叶的总氮、烟碱、还原糖、钙、镁、硼、铜、锰的含量以及中等烟比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0.
娄国强  吕文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66-2767
依据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原理,研究了苯磺隆和骠马的用量与除草效果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施药方法最佳用量为苯磺隆12.3543g/hm2+骠马67.8318ml/hm2;茎叶施药方法最佳用量为苯磺隆11.4104g/hm2+骠马74.4595ml/hm2;其对后茬作物玉米、棉花、大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