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2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440篇
林业   545篇
农学   335篇
基础科学   240篇
  1141篇
综合类   2275篇
农作物   145篇
水产渔业   528篇
畜牧兽医   398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50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504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抚河干流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10年12月与2011年7月抚河干流各监测断面中浮游动物类群的结构组成、优势类群进行了调查,并对抚河干流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为抚河流域水质保护以及今后开展相关监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抚河干流浮游动物共检出4类41种,其中轮虫类最多,共计7科15属23种,占总数的56.10%;枝角类5科6属7种,占17.07%;桡足类与原生动物占26.83%。时间分布上,浮游动物丰度表现为丰水期大于枯水期,其中丰水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与原生动物密度分别为256、26、66、16ind/L,枯水期分别为131、8、24、10ind/L。空间分布上呈现中间小、两端大的特点,最大值出现在ST1监测站点李渡镇,最小值出现在ST3监测站点高坪。抚河干流浮游动物数量结构主要由轮虫类组成,生物量结构则主要由桡足类组成。抚河干流水质处于中富营养至富营养状况,为轻度至中度污染,污染最重的是ST3监测点高坪,最轻的是ST7监测站点南丰。  相似文献   
992.
桂林市青狮潭水库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桂林市青狮潭水库的pH、电导率、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汞等8个水质参数进行监测,系统分析了青狮潭水库东湖、西湖的水质现状以及不同水质参数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讨论了不同水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对青狮潭水库5个水质参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体富营养化、生活污染、养殖业污染以及农业污染是造成水库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另外,在评价的基础上就水库的保护和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在饶河干流设置17 个断面监测点对该流域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利用Margalef 多样性指数与Shannon-Weaver 生物多样性指标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饶河干流浮游动物有4 类50 种,种类最多的是轮虫,共10 科15 属31 种,占62%;枝角类的种类较少,为5科6 属7种,占14%;桡足类6 科7 属7 种,占14%;原生动物种类较为匮乏,为4 科4属5种,占10%。时间分布上,浮游动物丰度丰水期大于枯水期,密度变动范围为54~405 ind/L。结合浮游动物丰度与水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分布情况与水体水质特征关系密切相关,经分析饶河干流水质综合评价为中度污染至较重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更加客观地定量评估天然气管网系统风险,以北京市天然气管网系统为例,深入分析了引起管网事故的原因,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天然气管网系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对事故可能性的评估中,结合天然气管网本身参数设计和周围环境特点,通过对管道与管网的可靠性分析,实现对事故可能性的修正;在对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估中,引入管网事故风险的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对天然气管网脆弱性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后果严重程度的修正.对事故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分级后,通过风险矩阵可以计算出天然气管网系统的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995.
甬江干流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时空变化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波市甬江干流13个断面周年性水样分析,研究了甬江干流水体中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TN)、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含量的时空变化,结合模糊数学手段,综合评价了甬江干流不同断面和季节的水质状况.结果显示,甬江干流中DO含量与BOD5、CODCr、TN和TP呈负相关;BOD5、CODCr、TN、TP以及Chl-a等主要水质理化因子呈上游较低、中游较高、下游再次下降的变化规律;各主要理化因子多呈单峰型或双峰型的季节性变化模式.模糊数学综合分析表明,整个干流不同断面的水质由优到劣依次为:断面1>断面2>断面13>断面9>断面11>断面12>断面5>断面10>断面8>断面4>断面7>断面6>断面3,除断面1、2和9外,其他断面水质均为Ⅴ类,不同季节间的水质状况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  相似文献   
996.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周边环境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US EPA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垃圾焚烧对周边环境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Cr对儿童经呼吸暴露致癌风险值在2.15×10-4~5.75×10-4间,对成人的风险值在8.59×10-4~2.30×10-3间,均超过风险临界值(1×10-4);As和Pb对儿童和成人风险最大值分别为1.84×10-6和1.60×10-6;各金属风险依次为:Cr>As>Pb,随距焚烧炉距离增加而降低,且儿童风险低于成人.经皮肤粘滞的致癌风险为成人高于儿童,但均低于安全值,风险大小依次为:As>Pb>Cr.经口暴露的致癌风险儿童高于成人,均低于安全值,顺序依次为:Cr>Pb>As.该区域Tl对儿童的综合危害指数HI在1.02~1.40,大于安全值1,对成人的HI最大值为:0.194;Cr对儿童的HI在0.633~1.37间,对成人的HI在0.541~1.21间;Ni、Cu、Zn、Cd、As、Hg对成人和儿童危害指数最大值分别为:4.66×10-1、1.58×10-2、1.15×10-2、9.40×10-1、4.83×10-1、1.91×104,各金属的HI依次为:Cr>Tl>Cd>As>Ni>Cu>Zn>Hg.整个研究区域Tl(对儿童)和Cr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97.
长沙城郊农田土壤重金属Pb、Cd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集长沙城郊18个乡镇513个农田土壤样点,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农田土壤重金属Pb、Cd的含量、土壤理化特性(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土壤区位特征(土壤采样点离城镇的距离、离建设用地的距离、离河流的距离、离农村居民点的距离)3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建立农田土壤重金属Pb、Cd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根据生态风险指数值(ERI)将生态风险等级划分为四级(Ⅰ级ERI>0.70、Ⅱ级0.6相似文献   
998.
对大宝山槽对坑尾矿库区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18个采样点水体中的重金属(Pb、Cu、Mn、As、Cd)含量进行研究,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地下水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的重金属致癌风险较高,化学致癌物(As、Cd)的健康风险值超出化学非致癌物质(Cu、Pb、Mn)3~5个数量级,致癌重金属As的风险值数量级在10-5的比例约为16.7%;该区域化学非致癌物健康风险平均值排序是Cu>Pb>Mn,其中大部分(比例大于94%)Mn和Pb的非致癌风险值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5×10-5 a-1).该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物的优先控制顺序为:Cd> As>Cu>Pb>Mn.  相似文献   
999.
波尔多液在苹果和土壤中残留动态及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波尔多液是以碱式硫酸铜为活性成分的果园杀菌剂。为明确波尔多液中铜离子在苹果果实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评价波尔多液施用的环境风险,选择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在江苏徐州和河北石家庄两地分别开展铜在苹果和土壤中残留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波尔多液按照推荐剂量和施药次数施用后,铜在苹果果实上的残留浓度<2 mg.kg-1,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标准铜残留量规定(10 mg.kg-1)。徐州和石家庄土壤中铜原始沉积量分别为36.9 mg.kg-1和28.0 mg.kg-1,最终残留量最大值分别为128.4 mg.kg-1和39.8 mg.kg-1,在土壤中有积累效应。徐州果园长期使用波尔多液,土壤铜残留量较高,已接近国家土壤铜环境标准限值,其安全施用年限约为10年,建议慎重施用铜制剂。  相似文献   
1000.
To better understand soil moisture dynamics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YRE) and predict its variation in a simple way, a field monitor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long the north branch of the Yangtze River, where seawater intrusion was strong and salt-water variation is one of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local agriculture. In present paper, relation between 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index (API) and soil water content is studied, and effects of groundwater depth on soil water content was analyzed. A relatively accurate prediction result of soil water content was reached using a neural network model. The impact analysis result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API was consistent with soil water content and it display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soil water content in both 20 and 50 cm soil layer, and higher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layer of 20 cm. Groundwater impact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soil moisture was affected by the depth of groundwater, and was affected more greatly by groundwater at depth of 50 cm than that at 20 cm layer. By introducing API, groundwater depth and temperature together, a BP artificial network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soil water content and an acceptable agreement was achieved. The model can be used for supplementing monitoring data of soil water content and predicting soil water content in shallow groundwater areas, and can provide favorable support for the research of water and salt transport in estuary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