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9篇
农学   13篇
  25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16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在乳脂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水牛DGAT1基因第17外显子遗传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关联性还不清楚。本文采用PCR-SSCP结合DNA测序方法对48头德宏水牛和93头产奶杂交水牛(F1: 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第17外显子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并结合乳成分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在水牛DGAT1基因第17外显子发现1个SNP位点,即c.1350C>G,其为同义替换。该SNP位点在德宏乳用和非乳用水牛中群体遗传组成相近,且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乳糖率、乳脂率及乳蛋白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该SNP对水牛乳糖率、乳脂率及乳蛋白率等无显著影响。序列比对显示,水牛、普通牛、瘤牛、山羊和绵羊DGAT1基因第17外显子间仅存在1个编码氨基酸差异,揭示其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突触融合蛋白17(STX17)基因与蒙古马毛色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半巢式PCR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蒙古马STX17基因第6内含子的多态性以及不同毛色蒙古马皮肤组织中STX1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巢式PCR结果显示:STX17基因在青毛蒙古马第6内含子处存在4.6 kb的重复片段,在其它毛色中不存在该重复片段;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TX17基因在蒙古马青毛皮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骝毛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结果证明蒙古马STX17基因与其青毛表型具有典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旨在比较HIF-1α和IL-17在不同牛睾丸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探究HIF-1α与IL-17在牛睾丸组织中发挥调控功能的关联性。以成年牦牛、犏牛和黄牛的睾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1α及IL-17蛋白和基因在3种牛睾丸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3种牛睾丸组织中HIF-1α与IL-17基因和蛋白表达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牦牛和黄牛(P<0.01);此外,牦牛HIF-1α与IL-17蛋白水平表达显著高于黄牛(P<0.05,P<0.01),而牦牛IL-17基因水平表达与黄牛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和IL-17基因和蛋白在不同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说明其具有种属特异性;而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显著性高表达提示HIF-1α和IL-17对适应低氧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4.
本试验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妊娠早期母驼外周血浆中孕酮、17β—雌二醇的含量,并根据本试验的资料对应用血浆孕酮浓度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方法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母驼妊娠早期孕酮水平在配种后第4天开始升高,怀孕头一个月内的峰值为10.59±8.43ng/ml;配种当天17β—雌二醇的水平为12.11±4.44pg/ml,第2天降为8.39±8.92 pg/ml(n=8),但第4天又回升到配种当天的水平,这种现象在其它动物少见。根据配种后第16天的血浆孕酮水平进行妊娠诊断,检出妊娠的准确率达100%。判定标准为1.0ng/ml,即≤1.0ng/ml 者为未孕。>1.0ng/ml 者为怀孕。  相似文献   
85.
选用6只甘肃高山细毛周岁母羊,于5月30日~9月20日采集血样,用RIA方法进行血浆中雌二醇、孕酮激素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乏情期雌二醇的平均值为(7.42±4.69)pg/mL,7月17日达到第一个峰值(16.81±7.03)pg/mL,P<0.05,8月11日达到第二个峰值(9.82±1.37)pg/mL,P<0.05;孕酮的平均值为(0.26±0.08)ng/mL,7月9日达到峰值(0.5±0.3)ng/mL,P<0.05,波动周期在15d左右;发情后24h雌二醇的平均值为(9.76±2.4pg/mL),孕酮的平均值为(0.76±0.21)ng/mL。  相似文献   
86.
AP2/ERF为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超家族,其中ERF家族成员被证实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花椰菜中不同ERF转录因子的功能,本研究对花椰菜ERF家族中的一个成员BobERF17进行了克隆、表达及功能探究。序列分析显示,BobERF17编码区全长576 bp,编码一个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聚类分析表明,BobERF17与双子叶植物,特别是芸薹属植物中的ERF17序列具有较高相似性,但与单子叶植物中该转录因子序列差异很大。不同逆境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达谱分析证实,BobERF17在干旱及高温胁迫条件下均呈现显著上调表达,但对盐及低温胁迫响应不敏感。将构建的BobERF17过表达载体转化入拟南芥,获得过表达BobERF17拟南芥纯合株系。功能分析显示,在拟南芥中过表达BobERF17对转化株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转化株对干旱及高温胁迫的耐受。本研究结果证实,BobERF17在花椰菜干旱及高温胁迫中可能发挥重要的正向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探究BobERF17的功能及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K17eA是由江西省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秆隐性长穗颈不育系,2003年通过江西省审定,K17eA系列组合选育与应用2007年通过江西省科技厅成果鉴定。通过对长穗颈不育系K17eA和K17A主要性状的比较发现,K17eA不仅继承了K17A粳质籼核“三高一低”的优良特性和配合力强的优点,也完全解决了不育系的包颈问题,其制种过程中可以不用或少用“九二○”。用K17eA和K17A与不同生态型的恢复系配组。至今已育成K17eA系列组合8个,这8个组合目前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李晓晖  冯翠  王巧欣  邹桂伟  梁宏伟 《水产学报》2023,47(1):019610-019610
为了探究miR-17a-5p在鲢低氧胁迫下的功能,在前期鲢small RNA测序的基础上对鲢miR-17a-5p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富集分析,通过双荧光素酶活性验证其与HIF-1α的靶向关系,并检测低氧胁迫下miR-17a-5p和其靶基因在鲢肝脏、脑、心脏和鳃四个组织中的动态表达特征。结果显示,鲢miR-17a-5p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预测出381个miR-17a-5p的潜在靶基因显著富集在硫代谢、mTOR信号通路以及萜类骨架的生物合成3个KEGG信号通路上。miR-17a-5p可与HIF-1α mRNA的3′UTR结合,并降低HIF-1α mRNA水平,低氧胁迫下miR-17a-5p的表达呈下降趋势,而HIF-1α表达则呈上升趋势;3个显著富集KEGG通路中的11个miR-17a-5p潜在靶基因在低氧胁迫过程中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尤其是肝脏中的表达,除SGK1外,均呈显著上升趋势。研究表明,低氧胁迫下鲢各组织中miR-17a-5p的表达下调减弱了其对靶基因的抑制作用,进而导致HIF-1α、ddit4和Lrp5等响应低氧胁迫的基因表达上调。本研究为低氧胁迫下鲢miRNA的表达与调控机...  相似文献   
89.
利用Suwan_1改良Mo17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带开放授粉品种Suwan_1采取1/2和1/4两种导入方法对玉米自交系Mo17进行改良,结果认为在提高产量一般配合力、改善穗部性状和抗倒伏能力方面都是有效的。在东北春玉米区1/4法获得的后代易被生产接受,1/2法获得的后代在生育期和株高两方面负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90.
禽呼肠病毒P10、P17非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上的禽呼肠病毒(ARV)S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跨越P10和P17非结构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13个ARV毒株进行RT-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结果显示,13个ARV毒株的P10蛋白基因ORF全长均为297bp,编码98个氨基酸;P17蛋白基因ORF全长为441bp,编码146个氨基酸。这13个ARV毒株P10、P17蛋白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在96.6%~100%和95.2%~99.3%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8.2%~100%和91.9%~99.0%之间。将这13个ARV毒株与GenBank上其他正呼肠病毒毒株,包括番鸭株(DRV)和飞狐上分离到的内尔森海湾病毒(NelsonBayvirus,NBV)及两个澳洲分离株(ARM-1和SOM-4)进行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呼肠病毒有地域和种类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