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5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林业   713篇
农学   151篇
基础科学   223篇
  2232篇
综合类   1697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34篇
园艺   295篇
植物保护   41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1.
调整农、林、牧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干旱、半干旱低山丘陵区农业走出低谷,摆脱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对敖包流域水土资源评价,系统环境辨识与诊断,明确系统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确立了系统优化方案,为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2.
呼伦贝尔岭东南旱作丘陵区气候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三道沟镇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的光合、光温、气候、气候-土壤资源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量条件是限制该地区粮食增产的主要非可控因素,如能改善热量条件,还有20%~30%的增产潜力;该地区的降水条件对玉米、大豆、马铃薯、水稻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满足程度在80%左右,表明降水量及其季节分布是该镇粮食产量低的制约因素之一,存在的问题是水分利用率较低;土壤养分状况对马铃薯和水稻增产未表现明显的限制作用,而对玉米和大豆增产却是最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3.
为研究乡村聚落的土壤侵蚀,在陕北榆林、绥德、延安建立观测站,于2003年对乡村聚落中的户间道路、户间空地、院落在降雨时的次径流泥沙含量、平均含沙量、次侵蚀强度及观测期降雨形成的总侵蚀强度,进行了观测与分析。其观测结果,均说明户间道路、户间空地径流平均含沙量较大,榆林为29.37g/L、29.96g/L,缓德为21.06g/L、17.53g/L、延安为54.6g/L2、9.18g/L,而院落平均径流含沙量较小,榆林、绥德、延安分别为9.47g/L、8.64g/L、14.87g/L。观测期降雨侵蚀总强度,三个观测站均以户间道路最大,分别为1142t/km2、2156.6t/km26、285.7t/km2;户间空地次之,分别为744.5t/km2、1192.6t/km2、1953.2t/km2;院落较小,分别为161.1t/km23、78.7t/km2、1274.3t/km2。说明乡村聚落土壤侵蚀不可忽视,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14.
1气候及土壤肥力状况地处陕西渭北黄土高原上的长武、彬县、永寿、淳化、旬邑及乾县、礼泉的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咸阳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该区海拔800~1300m,黄土层厚度70~180m(肥料施入土壤中淋失量很小),地形沟塬交错,梁卯并存,果园地面坡度3°~10°,年降雨量560~600m m,无霜期172~205天,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夏季雨势猛、强度大,有一定的地表养分流失(肥料应深施)。秋季连阴雨多,雨势较缓,时有冰雹为害。冬春两季干旱明显。3月20日左右土壤解冻,11月20日左右封冻。土壤以黑垆土类黏黑垆土亚类为主,耕层0~20cm的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115.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皇甫川、窟野河、佳芦河、秃尾河、大理河五条支流共 4877座淤地坝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单坝、坝系减水减沙效益 ,暴雨毁坝增沙情况 ,以及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可为黄土高原的淤地坝设计标准、坝系建设规划、流域效益评价、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6.
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中农林牧土地结构优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利用线性规划方法,针对黄土丘陵区的农林牧用地结构进行优化模式设计,以最大收入为目标函数,在生态、社会效益需求的约束下,优化后的用地结构为非生产用地、农地、林地、牧草地各占13%、18%、32%、37%。运用优化模式模拟,人均纯收入达3891元,人均占有粮700kg,水土流失模数为4800t/km^2。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对黄土高原土壤系统熵研究,发现土壤起始熵不仅可以反映土壤肥力高低,而且可以反映土壤的适种性;生产投入熵可用来克有定投入化肥的能量转换效率以及估侧作物的最佳施肥量,并为化肥在不同肥力土壤上的合理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8.
119.
种草在黄土高原治理开发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0.
人工刺槐改造更新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肥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人工刺槐林改造更新定位观测区,通过对土壤剖面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改造更新后的林地土壤,容重变小,孔隙度增大,液相率提高,通过透及保水能力增强。同时土壤PH值降低,全N、有效P和阳离子交换量明显提高,但速效K含量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