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2篇
  144篇
综合类   261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30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模型林带附近乱流特征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由风洞实验资料分析了林带模型对附近乱流度和动力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带附近相对乱流度ε/ε_0的分布与相对风速的分布特征相反,在相对风速较小的背风面ε/ε_0最大可达200%以上。相对动力速度V_*/V_(*0)的分布特征:①林带附近的三角形区域(高1H、水平距10H)内V_*/V_(*0)减小,甚至出现负值区;②背风面存在一个卵形增值区,最大值可达200%以上,出现在高1.2H、水平距5H附近。  相似文献   
72.
杨秀春  严平  刘连友  徐斌 《土壤学报》2005,42(5):737-743
在农牧交错带——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采集的土壤样品的风洞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耕作模式的不同导致土壤风蚀状况的差异。在深松、翻耕、翻耕碾碎、小麦茬10 cm、荞麦茬10 cm、胡麻茬10 cm与无残茬等7种耕作模式的风洞实验中,翻耕碾碎风蚀速率均值最大,达到124.8 g m-2 min-1,胡麻茬最小,为15.14 g m-2 min-1,前者是后者风蚀速率的8.24倍。7种耕作模式风蚀速率均值的大小顺序为:翻耕碾碎>无残茬>深松>荞麦茬>翻耕>小麦茬>胡麻茬。结合对不同耕作模式土壤风蚀速率与风速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可定量揭示出:翻耕碾碎、无残茬模式防风蚀效果最差,胡麻茬、小麦茬、翻耕模式防风蚀效果最好,深松、荞麦茬防风蚀效果居中。本文结论对农牧交错带旱作农业增强农田防风抗蚀能力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3.
低速风洞内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当风速为5.50m/s时,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模型的输出功率为100W,是直径相等的普通型风力发电机(风力机和发电机的总机械效率为0.332时)的输出功率的3.8倍;其输出功率相当于目前我国草原上使用的小型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6倍;并且该机组的起动风速比相同叶轮普通型风力发电机模型的起动风速低  相似文献   
74.
高远  朱秀林  邱振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41-4843
茶山地处鲁东南地区,为全面了解其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2006年7月和10月对茶山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野外调查,记录到高等植物352种,隶属90科250属,获得标准样方11个,面积6 600 m2。样方数据显示,该区域乔木种类匮乏,乔木层平均物种数2.55,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0.48;灌木层平均物种数10.55,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1.68。该区域受人为干扰影响显著,正处于群落演替早期,物种多样性偏低。  相似文献   
75.
红火蚁检疫饵剂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鱼粉、火腿肠、甘蔗粉、蜂蜜、玉米粉、花生油等几种动植物性饵剂,对红火蚁进行了触角电位反应、室内趋向反应以及野外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几种饵剂均能引起红火蚁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其中以鱼粉引起的EAG反应最大,蜂蜜引起的EAG反应最小。室内趋向反应试验结果表明,鱼粉与花生油的混合物效果最佳,反应率达到了82%。田间诱集试验结果也表明,鱼粉与花生油混合物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6.
本通过分析风洞实验的资料,确定了无林坡地迎风坡风速与理论值间的比例关系,基本解决了坡地林带风速对照点的问题,并通过定点常规气象观测研究了坡地防护林带的防风效应。  相似文献   
77.
《中国农技推广》2005,(4):44-44
2004年9月经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甘肃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更名为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县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28名,县级领导职数3名。  相似文献   
78.
宜黄自然保护区华南虎野生种群调查及栖息地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省宜黄县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华南虎 (Pantheratigrisamoyensis)为主要保护对象 ,是近几年发现华南虎证据最多的区域 .中美华南虎联合考察队于 2 0 0 1年 3 7月对该保护区进行了调查 ,采用访问调查法、样线调查法、痕迹调查法、红外线自动照相技术等目前国际国内通用的方法和技术 .该次考察虽未证实该区域华南虎存在的确切信息 ,但较系统地调查了该区域的生境资料 ,初步评价了华南虎的生存环境 .其结论为 ,由于乱捕滥猎、过度的经济活动、栖息地缩小和破碎化是导致目前华南虎极度濒危甚至难觅其踪迹的主要原因 .该区域历史上是华南虎较多的区域 ,目前仍具备华南虎生存的基本条件 .  相似文献   
79.
红菇,又名美丽红菇、鳞盖红菇。属于弹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是野生名贵珍菇。分布于辽宁、江西、福建、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区。红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药用功效。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采用棉籽壳栽培,每平方米产出鲜菇8.7公斤,生物转化率达77.8%。其野外荫棚畦栽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0.
更苦的背景     
几名地质系的学生野外考察时,在沙漠里迷路了。没有绿荫,没有水,干渴难忍。一个学生坐在沙堆上,手掩着脸哭起来。教师劝他:忍一忍吧,大家都很难受。另一个学生对教师说:让他哭,他比我们更难受,因为他从小生活在河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