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217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2篇
  142篇
综合类   25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21.
地形起伏对气流速度影响的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形起伏主要通过对气流的扰动极大地影响着土壤风蚀特征。通过对4 种坡度下气流变化的风洞实验,发现坡面对气流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气流在爬坡过程中的速度除在坡角点略有下降外,整体上呈逐渐加强趋势,速度增加率与坡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二是在垂直方向上速度的增加率符合对数规律。前者使风蚀程度加强,后者使风蚀程度减弱,二者共同制约着坡面上土壤的风蚀特征。  相似文献   
122.
为深入了解小地老虎性信息素通讯系统,利用风洞技术测定了小地老虎雄蛾对性信息素各组分及其不同组合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5种单一组分Z7-12:Ac(A)、Z9-14:Ac(B)、Z11-16:Ac(C)、Z5-10:Ac(D)、Z8-12:Ac(E)只能引起雄蛾兴奋,均不能引起雄蛾向性信息素源定向飞行;当性信息素释放源为二元混合物AB时,能引起15.71%的雄蛾完成从兴奋到搜索释放源,并表现出预交尾的完整行为反应;在同等使用剂量下,三元混合物ABC的引诱效果最好,有40.58%的雄蛾能搜索释放源,26.15%的雄蛾表现预交尾行为.三元混合物ABC在最佳比例(3:1:1)下,制成不同剂量的诱芯进行风洞试验,结果发现剂量为100μg时雄蛾反应最强烈,有29.87%的雄蛾表现预交尾行为,50μg次之,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3.
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是推动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森林生态资源的根本保障。以临沂市蒙阴县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为例,通过分析十年来发生的森林火情原因,探讨了防火宣传、火源管控、技防建设、应急救援、基础保障、压实责任等6个方面的能力建设,旨在及时总结蒙阴县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经验,为其他地区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4.
[目的]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内的S105省道公路沿线地表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土壤风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提出防治建议。[方法]经实地调查,采集原位土壤、砾石、植被样品,在风洞实验室进行模拟研究,分析其风速、砾石覆盖度、植被覆盖度及净风与挟沙风等因素对风蚀的影响规律。先单因素试验分析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规律及趋势;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及主次顺序,优化影响度组合方案。[结果]对地表土壤风蚀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风速>挟沙风>植被覆盖>砾石覆盖。当风速15 m·s-1、有挟沙风、植被覆盖0%、砾石覆盖25%时,地表风蚀量最大;而砾石0%,植被25%,风速9 m·s-1,无挟沙(净风)时,地表风蚀量最小。风速越大和带挟沙风时植被的防风蚀效果越显著高于砾石;而风速越小和净风时植被和砾石的防风蚀效果较相近。[结论]防治风蚀沙化需要优先保护自然生态平衡,降低风速和挟沙的影响;其次,植被覆盖和砾石覆盖均能有效降低风蚀,通过合理组合利用能更好地降低风蚀、稳固地表土壤,从而取得更大的防风蚀效果。对保障公路行车安全及生态系统的恢复有...  相似文献   
125.
2005年1月14日,中国香港农渔自然护理署向OIE紧急报告,1月14日接到报告称,1月10日在新界落马洲野外发现1只已死亡的候鸟苍鹭,经剖检、实验室检验证实感染了禽流感,病原为H5N1禽流感病毒。估计最初感染的时间为1月4-8日.  相似文献   
126.
作物留茬是一项防止农田土壤风蚀的简单而有效的保护措施。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OFDY-1.2型可移动式风蚀风洞在作物留茬影响下的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可以直观的得到流场压力和速度分布图,直观的了解作物留茬对风洞内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7.
蚕病是制约蚕茧生产的重要因素,正常年份造成的损失在20%左右,个别蚕区在特殊年份曾因蚕病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蚕病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病原微生物由传染源(病蚕或野外昆虫等)排出后,在自然界中可存活数天甚至数年,造成家蚕相继发病。因此做好消毒工作,预防蚕病的发生和流行,是提高养蚕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8.
提高植被覆盖度是防治坡面土壤侵蚀的主要途径之一。一般而言,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侵蚀产沙量会呈负指数下降。植被覆盖度与侵蚀的发展之间存在多种多样的阈值现象。采取GIS模拟技术和野外控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植被覆盖度与坡面径流冲刷侵蚀之间的阈值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度较低、植被分布分散的情况下,植被汇聚径流的作用会导致侵蚀风险的升高;当植被覆盖度达到一定的阈值后,随着植被覆盖度的继续增加,侵蚀产沙量逐渐减小,并最后趋于稳定。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增强对植被覆盖度和土壤侵蚀之间阈值现象的认识,也表明简单地认为植被覆盖度和土壤侵蚀之间是负指数关系存在不严谨的地方,即在植被覆盖度较低时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29.
“3S”技术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野外工作中的不确定性、提高野外核查的准确性和效率,笔者结合多年外业工作经验,总结了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方法,并以太湖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为例,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工作中数据来源、前期准备、野外核查、内业整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实践表明,采取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工作方法,有助于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0.
为丰富防治红缘天牛的引诱剂,以柠条锦鸡儿和沙棘配方与3种昆虫引诱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1-22烯,以最佳活性浓度按相同比例组合成16种配方,对红缘天牛进行触角电位、嗅觉行为及野外诱集实验。结果显示:配方16对红缘天牛的引诱活性最好,雌雄虫对该配方的相对选择率分别为73.33%和60%,野外诱捕率达到14.5%;其次分别是配方10、15、9、5。综合结果得出,配方16、10、15、9、5对红缘天牛的引诱效果比较好,配方中含有反-2-己烯醛,而且多种寄主植物挥发物复合配方比一种寄主植物挥发物配方对红缘天牛的引诱活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