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88篇
基础科学   21篇
  240篇
综合类   636篇
农作物   172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354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盐胁迫下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胁迫下Na 使植物体内的离子平衡受到破坏,为了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植物主要通过Na /H 逆向转运蛋白外排Na 和液泡区隔化Na 来减少Na 的毒害,提高自身的耐盐性.对植物Na /H 逆向转运蛋白的基本特征、与植物耐盐性的关系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
 在前期获得的 pTaAF 的工作基础上,采用 RACE 方法进一步克隆和鉴定了小麦根 NO3 转运体全长基因-(TaNRT2.1)。将TaNRT2.1和已知的硝态氮转运体基因家族进行同源性比较,指出TaNRT2.1属于HATS中的NRT2家族。Southern 印迹揭示小麦基因组中有1个TaNRT2.1拷贝。Northern 分析示出硝态氮可瞬时诱导TaNRT2.1 mRNA积累,NO 处理 1 h TaNRT2.1 mRNA很快增加,4 h 达到最大,24 h恢复至诱导前水平,具根专一表达特点。 - 3  相似文献   
93.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草莓(Fragaria × ananassa Duch.)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积累与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关系,以‘杜克拉’草莓7个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分析果实发育中蔗糖转运蛋白及糖代谢关键酶(酸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4个基因的表达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蔗糖积累与果实成熟的关系较密切。随着果实发育,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表达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在果实发育的后期增加较快;蔗糖合成酶和酸性转化酶基因表达量除了白熟期和转色期外,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蔗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呈先升后降,降后又升的变化趋势,尤其在白熟期前急剧增加。结合可溶性糖和基因变化趋势分析表明,蔗糖转运蛋白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毛竹液泡膜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稳定细胞质内Na+浓度和调节pH值的功能,对植物的耐盐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分离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Na+/H+逆向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pNHX1的cDNA序列,全长2290bp(GenBank登录号为GU295174)。该基因的编码蛋白PpNHX1包含545个氨基酸残基,进行BLASTp比对,发现其与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PcNHX1、水稻(Oryza sativa)OsNHX1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和8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PpNHX1蛋白与禾本科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与质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亲缘关系较远。以半定量RT-PCR检测PpNHX1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PpNHX1受到200mmol/L NaCl胁迫的诱导,在4h内的表达量随NaCl处理时间延长持续增强,其中根部的表达增强幅度明显高于茎和叶;但4h后,PpNHX1在根与叶中的表达量均有所下降。推断PpNHX1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调控与毛竹耐盐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的养分吸收、转运及土壤氮素平衡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为解决东北地区水稻合理施用氮肥问题,系统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东北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养分吸收、转运、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变化,并探讨各养分间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为东北地区水稻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2~2013年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红光农场,选用当地主栽水稻品种富优135和吉粳511为材料,设置施N 0、60、120、180和240 kg/hm25个水平。于水稻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及成熟期采集植株样本,分为茎鞘、叶片和籽粒三部分,测定氮、磷、钾含量,计算水稻主要生育期植株养分吸收、转运、氮素利用特性的相关参数及各养分吸收、转运与产量间的关系。水稻移栽前和收获后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每20 cm为一层(共5层),测定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并根据各层土壤容重计算0—100 cm土体无机氮积累量,分析土壤氮素平衡状况。【结果】施氮量60~180 kg/hm2范围内,水稻产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水稻产量下降。结合当年水稻和肥料价格,根据水稻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方程,得出最高产量氮肥用量分别为212.8 kg/hm2和220.6 kg/hm2,施氮范围在202.2~231.6 kg/hm2之间,最佳经济产量氮肥用量分别为203.0和209.1 kg/hm2,施氮范围在192.9~219.6 kg/hm2之间。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且能提高水稻抽穗期氮、磷、钾养分向籽粒的转运,施氮量180 kg/hm2处理抽穗期各养分累积量与籽粒转运量呈正比,当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后,氮、磷、钾养分向籽粒转运出现负效应。氮素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氮肥当季回收率以施氮量180 kg/hm2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转运与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灌浆期氮、磷、钾的吸收状况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收获后0—100 cm土壤中残留无机氮(Nmin),氮素表观损失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结论】适宜的氮肥用量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各生育时期养分吸收总量,提高水稻生育后期秸秆中氮、磷、钾向籽粒的转运量,并能降低土壤氮素表观损失量。综合考虑提高水稻产量、效益、氮肥当季回收率及维持土壤氮素平衡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范围在192.9~219.6 kg/hm2。  相似文献   
96.
苎麻生长初期对重金属铅镉汞的迁移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植物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的作用,以重庆市郊某蔬菜基地的农田土为试验土壤,研究Pb、Cd、Hg单一污染及Pb+Cd、Pb+Hg复合污染情况下,苎麻吸收、富集及转运相应重金属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单一重金属污染时,苎麻各部位积累的重金属浓度为根茎叶,对单一重金属的富集效果为PbCdHg,转运能力为HgPbCd;在Pb、Cd复合污染时,土壤中(Pb+Cd)浓度较小时,苎麻主动吸收占主导,土壤中(Pb+Cd)浓度较大时,苎麻被动吸收占主导;在Pb、Hg复合污染时,Hg抑制了苎麻地下部分对Pb的吸收,同时抑制了Pb从根部向地上部分的转移。  相似文献   
97.
抑制素(Inhibin,INH)又称卵泡抑制素(Folliculostatin)或性腺抑制素(Gonadostatin),是一种主要由雌、雄动物性腺分泌的一种水溶性多肽激素,由α和β亚单位组成。由于其具有免疫原性,外源卵泡抑制素通过免疫调节可以降低家禽机体内卵泡抑制素的生物活性,导致机体循环中促卵泡素(FSH)浓度升高,使排卵率和产蛋率增加。国外已从鸡、鸭、人类卵泡液等中分离提纯得到具有卵泡抑制素活性的α亚单位片断,体外生化合成也获得了成功,并利用cDNA技术已生产出卵泡抑制素融合蛋白,且证明这些卵泡抑制素产物均具有选择性地抑制脑垂体体内外FSH产生和…  相似文献   
98.
限制籼糯品种高产的内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超高产籼糯育种滞后原因,以超高产籼稻满仓515为对照,对鄂荆糯6号、闽岩糯、越糯3号3个国家审定的常规高产籼糯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3个常规高产籼糯品种的穗数比满仓515多28.3%~56.3%.但总颖花数和库容量分别比满仓515少7.7%~20.6%和14.8%~30.4%,最终产量水平比满仓515低15.4%~22.1%。说明,常规高产籼糯每穗粒数少和生物产量低是其产量比高产籼稻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温州蜜柑接近成熟时、通过叶面喷雾或环状沟施NaH2^32PO4。叶面施磷时树体对磷吸收转运较快,施入后1d就有吸收的磷素转运到示施部位春梢叶片。15d的叶片积累量达到高峰;土壤施磷时树体对磷吸收转运缓慢,施入后25d始有吸收的磷素转运到春梢叶片,35d积累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00.
L-内碱是内碱乙酰转移酶(CAT)的辅酶,它作为栽体,具有将长链脂肪酸转运到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的作用。因而降低了体内脂肪含量,减少了蛋白质向能量的转化。本文对L-内碱的生理功能和在畜牧业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