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1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478篇
林业   1504篇
农学   400篇
基础科学   764篇
  1403篇
综合类   5099篇
农作物   255篇
水产渔业   234篇
畜牧兽医   1826篇
园艺   470篇
植物保护   361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356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736篇
  2011年   749篇
  2010年   659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810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51.
为明确北方蚁影响下蚁巢及其周围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以山地草甸中广泛分布的北方蚁为研究对象,探究距蚁巢不同距离、不同深度下土壤种子库的特征,以及土壤环境对种子库物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蚁巢中心及周围土壤种子库中共出现28个物种,隶属12科28属,其中禾本科植物居多,蚁巢中心0~10 cm、10~20 cm深度下,土壤中平车前、北疆剪股颖、无芒雀麦、鸭茅、草地早熟禾萌发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样点(P<0.05);土壤种子库物种生活型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蚁巢中心0~10 cm、10~20 cm深度下多年生草本植物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样点(P<0.05);蚁巢中心0~10 cm、10~20 cm深度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和物种数均显著高于蚁巢周围区域(P<0.05).相同距离下,0~10 cm深度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及物种数均高于10~20 cm深度;蚁巢大小与蚁巢中心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距离的增加,同深度下土壤种子库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大致呈现出"V"字型变化趋势,并在距蚁巢100 cm处物种多样性指数降至最低;RDA分析表明,土壤速效磷是影响该区土壤种子库分布的主要因子.北方蚁能对周围环境中的种子进行收集与搬运,增加了蚁巢内种子的数量,影响了周围环境中土壤种子库的空间分布,在小尺度范围内进行了种子再分配,改变了土壤种子库内的物种分布.  相似文献   
152.
对石渠县不同沙化草地植被及土壤剖面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草场退化程度的加重,土壤剖面的草甸层变薄,结构趋于单一,沙层逐渐上移,植被群落覆盖度和平均高度降低,优良牧草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土壤养分指标中有机质、腐殖酸、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规律为表层至深层逐渐降低,其中仅全钾含量有部分增加,但是变化不显著。土壤的p H值伴随沙化的加剧略呈上升趋势,表层至深层逐渐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3.
为了解黄河源人工草地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和植被群落CO2释放和固定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二者的影响因子,本文通过调查黄河源建植19年人工草地不同类型生物结皮CO2通量和植被土壤特征变化发现:藻和地衣结皮CO2通量均显著小于苔藓结皮(10.58 μmol·m-2·s-1)(P<0.05);苔藓结皮对应的植被群落CO2通量(11.55 μmol·m-2·s-1)显著低于藻和地衣结皮(P<0.05);藻和地衣结皮下的土壤CO2通量显著大于苔藓结皮(约2倍,P<0.05)。苔藓结皮叶绿素初始荧光参数F0(Minimal Fluorescence)和最大荧光参数Fm(Maximal Fluorescence)均最大;藻和苔藓结皮的PS 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Optimal/Maximal Quantum Yield of PS Ⅱ)均高于地衣结皮。CO2通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主要影响因子相似,均与禾本科高度、土壤铵态氮含量正相关,与pH负相关。因此,在研究草地碳平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物结皮的贡献,同时需注意不同类型的生物结皮的CO2通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变化。  相似文献   
154.
为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藏北高寒草甸建植一年生燕麦(Avena sativa Linn.)人工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本试验于8月份植物生长旺季,在持续利用人工草地(AG)、撂荒人工草地(AC)和对照天然草地(NG)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AG样地土壤有机质、全钾含量和pH与NG样地相比无显著性变化,土壤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AC样地与NG样地相比土壤pH显著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AG样地土壤细菌群落Chao1,Shannon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NG样地,AC样地酸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升高。土壤理化性质是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门、属相对丰度变化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所述,高寒草甸一年生燕麦人工草地长期利用应科学补充肥料,保持土壤肥力;草地撂荒需谨慎,应及时采取恢复措施避免草地发生退化。  相似文献   
155.
丛智慧  谭支良 《华北农学报》2007,22(B08):218-222
综述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瘤胃发酵特性、饲料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作用以及与其他饲料添加剂的互作效应,并就其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6.
对灰铸铁的研究现状和生产中的一些新技术做了评述。重点介绍了高强度薄壁灰铸铁的生产现状以及先进的制造工艺和先进的制造手段在灰铸铁生产中应用所取得的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57.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土壤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智彬  徐新文 《土壤通报》2001,32(Z1):37-40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绿地建设长期使用4.0g/L以上的高矿 化度地下水及生活污水灌溉,对土壤的理化、生化性质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6年的定位试验 观测,数据表明原沙漠腹地风沙土0~2m内可溶性离子总量下降,2m以下增加;土壤粘粒、 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土壤紧实度除表层以外,各层土壤由紧变松;土壤肥力显 著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大幅增加,生物活性趋强.  相似文献   
158.
以牛粪为堆肥原料,研究不同浓度木醋液对牛粪堆肥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好氧人工翻堆方式进行。试验共设4个处理,浓度分别为0.2%、0.5%、0.8%的木醋液处理和不添加木醋液的对照处理。通过试验分析温度、含水率、EC、pH值、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等指标随堆肥发酵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在堆肥发酵过程中pH均在适宜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内,含水率都保持在55%以上;EC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添加不同浓度木醋液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都显著提高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从而有效减少堆肥发酵过程中氨气挥发和氮素损失,其中浓度为0.5%木醋液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肥堆升温快,进入高温所需时间短,高温持续时间长,在整个堆肥发酵过程中含水率一直保持在60%~70%之间,发酵结束时物料电导率较低,堆料腐熟快,有利于加快堆肥发酵进程。  相似文献   
159.
滨海沙滩造林种果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0.
The specific prim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Ovis aries DRA gene sequence deposited in GenBank and the multiple cloning site of the plasmid pYD1,which was a vector used for protein surface display o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The gene encoding DRA was amplified by PCR using the genomic RNA of Ovis aries.The 762 bp fragment was cloned and released in GenBank and registration number was KR422362.The PCR product was inserted into the yeast surface display plasmid vector pYD1 by double enzyme digestion.It was indicated that DRA gene was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genome.Dot mutation was made at both ends of exon 2 in DRA gene for making restriction enzyme cutting site and design the exon 2 specific primers according to mutated Ovis aries DRA gene sequence.Sequenced exon 2 amplification products based on DNA pooling of sheep large sample template was analyzed the polymorphic loci.The polymorphic exon 2 246 bp fragment was obtained by double enzyme digestion and connected to surface display restructuring mutation carriers pYD1-DRA by the same double enzyme digestion,and then w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yeast surface display libraries.We transformed it into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EBY100 cell.Yeast monoclone was identified by PCR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ing,and we confirmed that DRA gene had been integrated into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genome.After galactose induced,it was detected that DRA gene library had been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on the yeast cell surface under the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by immunofluorescence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