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4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479篇
林业   1506篇
农学   400篇
基础科学   764篇
  1403篇
综合类   5099篇
农作物   255篇
水产渔业   234篇
畜牧兽医   1827篇
园艺   470篇
植物保护   361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356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736篇
  2011年   749篇
  2010年   659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810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607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正>动物卫生监督和畜牧行政综合执法工作是保障畜产品安全强有力的武器,但是事业单位分类过程中以上两个单位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究竟是"授权"还是"委托",在单位性质划分问题上将直接影响畜牧行政部门的权威和行政相对人员的合法权益。因此,要认清形势,改革畜牧业行政执法机构,完善法规体系,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畜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执法保障。1分类工作的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102.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立克次氏体中猪附红细胞体(Eperytozoa)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造成血红球的改变,而容易被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或是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因而造成血红球数量的减少,导致贫血、发育减慢,使红细胞受到破坏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此病主要引起猪(特别是仔猪)高热、溶血性贫血、黄疸、消瘦、全身皮肤发红为主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3.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目无浆体科的附红细胞体广泛寄生在人和各种脊椎动物红细胞表面,通过自身免疫等机制破坏红细胞,引起宿主发热、贫血、黄疸甚至死亡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1]。该病的最大危害在于隐性感染率极高,且易被人忽视,造成管理困难,饲料浪费。因应激因素(长途运输、饥饿、惊恐、疾病、生产等)导致动物抵抗力下降时则呈现急性经过而表现明显症状。发病家畜常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使病情加重,甚至短期内造成大批死亡。2012-2013年,利通区兽医实验室共诊断牛、羊、猪病82例,其中75例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占全部病例的91.46%。这75例病例中奶牛47例、肉牛22例、羊2例、猪3例、哺乳奶牛犊1例。本人将近两年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结合基层防治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药剂 5%阿维菌素乳油,渗透性强,对活动螨有特效,不杀卵;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虽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损伤小。  相似文献   
105.
以30日龄的黑蜣幼虫为材料,对其整体匀浆后组织液中的纤维素酶组成及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蜣体内存在内切β-1,4-葡聚糖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和Cx酶的最适宜温度为分别为40℃和50℃;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分别在pH值为6.4和5.2时具有最大的活力;β-葡萄糖苷酶和Cx酶的最适宜反应时间为80 min。Cx酶具有比β-葡萄糖苷酶更强的温度适应性,在30~50℃温度范围内可维持最大酶活力的66.20%。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1893-1897
为了筛选鉴定兔出血症病毒(RHDV)感染的肝脏细胞表面受体,取成年兔肝脏组织以胰酶消化,经300目铜网过滤,得到完整的兔肝脏细胞。用生物素对细胞表面蛋白进行标记和分离;采用病毒铺覆蛋白技术分析兔肝脏细胞表面蛋白。结果表明,在130 000~170 000的位置上存在与RHDV相互作用的特异性蛋白条带;利用液相色谱联合质谱技术(LC MS/MS)对特异蛋白条带进行shotgun分析,鉴定得到38个候选蛋白,其中3种蛋白在已知病毒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初步探讨生物柴油含量对混配物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方法】以甘肃产胡麻油为原料,研究了胡麻油生物柴油与0#柴油混配物的密度、黏度、冷滤点、凝点和闪点等性质.【结果】混配物的密度与胡麻油生物柴油在混配物中的体积分数呈线性关系;混配物的运动黏度可用公式ln(υρ)=v1ln(υ1ρ1)+v2ln(υ2ρ2)预测;随着混配物中胡麻油生物柴油体积分数的增加,冷滤点和凝点依次降低;当胡麻油生物柴油体积分数在0~50%之间时,闪点随着生物柴油体积分数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当大于50%后,闪点大幅增加.【结论】为胡麻油生物柴油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灵芝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比浸泡、微波、气流精细粉碎等预处理方式对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灵芝多糖的影响,并比较最佳预处理方式结合热水提取、醇提取、碱提取、超声波结合酶提取、微波提取等提取方式在灵芝多糖提取方面的效果,最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气流精细粉碎预处理后提取所得灵芝多糖的性质。结果:最佳预处理方法为气流精细粉碎,对比传统方法直接提取(粗粉碎结合热水提取),粗收率变化较小,而多糖含量提高114%,多糖得率提高104%。最佳结合方式为气流精细粉碎预处理结合碱提取,相对传统方法提取,粗收率提高76%,多糖含量提高78%,多糖得率提高21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气流精细粉碎预处理后提取所得灵芝多糖的性质,发现该处理方法对灵芝多糖性质的影响较小。结论和讨论:气流精细粉碎预处理能大幅提高灵芝多糖的提取效果,主要是提高提取物中灵芝多糖的含量,使多糖得率提高,提取更加完全,且对所提取多糖性质的影响较小,推测气流粉碎预处理主要是破坏了灵芝精粉颗粒的机械支撑壁膜结构,使细胞内功效物质的溶出更加完全,这方面内容将在后续开展实验中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9.
茶多酚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已经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其组分及性质的研究正在全面完善,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是其他非天然添加剂无法比拟的,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茶多酚能同时起到多种作用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0.
表面活性剂能改变两种液体(常为油类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有利于乳化除去油污,起清洁作用。此外,这类药物能吸附于细菌表面,改变细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代谢中间产物逸出,阻碍细菌的呼吸及糖酵解过程,并使菌体蛋白变性,因而呈现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