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4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草海自然保护区的藻类植物与水体富营养化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92年和1993年两次对草海湖中淡水藻类的调查,鉴定出淡藻类164个种,分属七个门,并根据所鉴定的淡水藻类在时间和空间分布,对草海湖藻类与湖水营养化关系做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保护水体,防止继续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威宁草海旅游开发的深入,草海湿地的重要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从结合草海湿地的实际情况,综合归纳了草海湿地在生态、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威宁草海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黑颈鹤等珍稀鸟类及湿地生态系统为其保护对象,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极易被破坏而难以恢复,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外来入侵物种。从草海湿地的重要性、外来入侵物种对草海湿地破坏性以及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等方面阐述全面系统调查威宁草海湿地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入侵途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贵州草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73年-2009年的4期数据,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马尔柯夫 模型分析了草海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结果表明,旱地是研究区景观基质,优势度最大,形状最不规则,破碎化 程度仅次于湿地,斑块聚集程度较好;湿地形状最简单,但破碎程度最低,斑块聚集程度最好;建设用地分布分 散,形状较规则,破碎度最高,斑块聚集程度最差,但成片的建筑区面积在扩大;从景观层次来看,1992年自然 度最大(20.70%),景观呈现出破碎化的趋势,形状趋于复杂,景观要素之间的聚集程度、连通性在下降.在保 持当前干扰的前提下,未来十年建设用地、湿地及林地面积分别有所增加,灌草地和旱地的面积有所减少,景观 自然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威宁县沙河小流域坡耕地土壤的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威宁县沙河小流域坡耕地本底资料,为草海湿地保护提供数据支持,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沙河小流域坡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沙河小流域坡耕地全氮(0.06 g/kg)、水解氮(17.90 mg/kg)、全磷(0.02 g/kg)均处于国家六级水平;全钾(20.53 g/kg)、有效钾(512.96 mg/kg)分别处于国家二级和一级水平;有机质含量表现下部(23.32 g/kg)>中部(17.93 g/kg)>上部(14.41 g/kg),差异显著;氮、磷、钾及有机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沙河小流域坡耕地养分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贵州高原湿地草海的可持续发展,改善草海水环境状况,恢复草海保护区的湿地功能,研究了草 海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底泥及上覆水的氮磷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并以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曳作为评价依据对草 海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个时期草海底泥TN 和TP 呈现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丰水期草海底泥TN 的空间 特征是S 区跃N 区跃E 区,丰水期和枯水期底泥碱解氮含量为S 区跃N 区跃E 区;丰水期底泥有效磷含量分布规律为E 区跃N 区跃S 区,枯水期底泥有效磷含量为E 区跃S 区跃N 区。丰水期和枯水期草海底泥TN、碱解氮含量由南至北逐渐 升高,西至东逐渐升高。草海的东水域区的各项指标数值都比西水域区高。草海底泥及上覆水中主要是草海周边农 田化肥、周边村落畜禽养殖所产生的粪尿和居民的生活污水。应重视农业生产中对废弃物和废水排放量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草海保护区功能分区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海湿地是我国云贵高原岩溶湿地中的独特类型,地处金沙江上游,不仅起到调节下游水量平衡,以及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也是高原特有鹤类——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通过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湖盆淤积,水环境、黑颈鹤栖息生境等生态环境特征变化以及当地社区湿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变化与现行保护区功能分区的关系,说明三级模式下的湿地生态环境管理激化了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必须加强草海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特征的研究,制定合理的保护区功能分区,切实有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徐建民 《野生动物》2005,26(3):29-29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贵州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主要保护对象以黑颈鹤为代表的珍稀鸟类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这里气候适宜,鸟类的食物丰盛,是众多鸟类的越冬地,被国际鸟类专家誉为"世界最佳湖泊观鸟区之  相似文献   
9.
贵州草海湿地现状与生态恢复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贵州草海是我国亚热带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阐述草海湿地基本特征,分析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草海河口湿地、湖泊与沼泽湿地冰污染处理、面山植被以及湿地生态景观等方面,提出生态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