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50篇
  免费   844篇
  国内免费   943篇
林业   920篇
农学   992篇
基础科学   325篇
  2943篇
综合类   9433篇
农作物   571篇
水产渔业   1072篇
畜牧兽医   7631篇
园艺   1025篇
植物保护   625篇
  2024年   282篇
  2023年   899篇
  2022年   899篇
  2021年   903篇
  2020年   767篇
  2019年   953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662篇
  2016年   731篇
  2015年   826篇
  2014年   1308篇
  2013年   1256篇
  2012年   1727篇
  2011年   1797篇
  2010年   1573篇
  2009年   1480篇
  2008年   1523篇
  2007年   1318篇
  2006年   1248篇
  2005年   985篇
  2004年   699篇
  2003年   542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377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57年   10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EM是英文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有效微生物群)的缩写,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成功,是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以及发酵条列的丝状菌等5种10属80余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多功能菌群.  相似文献   
72.
莫能菌素浓度对混合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试验研究了莫能菌素对混合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以期确定莫能菌素在瘤胃内容物中的适宜添加浓度。混合瘤胃微生物由饲喂花生秧基础日粮的阉公牛瘤胃内容物和瘤胃液制备 ,用简易人工瘤胃装置测定莫能菌素浓度对产气量、瘤胃乙丙酸比例、粗纤维降解率和真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莫能菌素浓度强烈地抑制产气量 ,两者呈线性负相关(P<0.05);粗纤维降解率开始时随莫能菌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浓度为0.078mg/L时达到最大值 ,两者呈二次幂函数关系 ;添加莫能菌素降低了瘤胃乙丙酸比例 ,但瘤胃乙丙酸比例随莫能菌素浓度的提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在莫能菌素浓度为0.1~2.0mg/L的范围内 ,添加莫能菌素对蛋白质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3.
如何控制多罗波蟹加工品的微生物指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概述1991年夏季,我们受日商的委托,从事熟多罗波蟹腿肉的试加工。由于该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要求比较严格,所以无论在生产工艺还是工艺卫生等诸多方面,都给加工带来了困难。而这种产品在日本如若打开市场,将有广阔的发  相似文献   
74.
微生物强化脱毒棉籽饼饲喂奶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德 《饲料研究》1994,(10):27-27
微生物强化脱毒棉籽饼饲喂奶牛试验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局黄玉德棉籽饼富含蛋白质,但含有毒成分棉酚,使饲养者不能广泛用作饲料。利用微生物进行棉籽讲的强化脱毒,结果证明,能使棉酚含量下降到130ppm以下,随着菌体蛋白的大量增殖,蛋白质的含量也有所增加,笔者利...  相似文献   
75.
姬松茸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76.
细满江红绿肥育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7.
玉米水稻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8.
79.
香椿成为一种木本蔬菜后 ,很少结种 ,从而限制了香椿苗的实生繁育 ,况且实生苗分化严重 ,不利于名优品种的推广发展 ,所以 ,无性繁育是香椿发展的有效途径。根据我们近年来对河南、河北、湖北、安徽、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等省 8个种源 ,79个无性系的研究发现 ,越是名优品种 ,无性繁殖越困难 ,因此 ,育苗系数低是限制名优品种推广的主要障碍。另外 ,随着大棚香椿的产业化发展 ,对棚栽香椿的苗木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度0 .6~ 1.0 m的为 级苗 ,高度 0 .6 m以下的为 级苗 ,高度 1.1~ 1.3m的为 级苗 ,所以 ,培育矮干壮苗是大棚香椿发展…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