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8篇
  25篇
综合类   26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50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量。样品经酸化乙腈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提取后,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用由乙腈和0.1%甲酸组成的流动相溶解后,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在1、5、10、20、50、100μg/kg等6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4.2%~98.5%,相对标准偏差为3.5%~10.2%,定量限为1.0μg/kg。该方法前处理过程简便,容易操作,灵敏度和重现性良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MZDL)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小鼠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C),二甲双胍组(250 mg/kg),美洲大蠊提取物低剂量(25 mg/kg)、中剂量(50 mg/kg)、高剂量(100 mg/kg)5个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试验第7、14、212、8天各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和体重,第25~28天每天记录进食饮水量。28 d后取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3个剂量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均能减缓糖尿病小鼠消瘦和多饮多食的症状。在试验中中、高剂量组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P<0.05)。MZDL中、高剂量组NOS含量低于MG(P<0.01)。[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3.
采用灌喂方法,研究不同剂量磺胺二甲氧嘧啶钠(SMS)100、200、400mg/kg对斑点叉尾鮰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E)、尿素(UREA)等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肾脏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灌药5d后,对照组与给药组斑点叉尾鮰血清中的AST、ALT、ALP、LDH和UREA均无显著性变化,按400mg/kg体质量给药组的肌酐存在显著性变化(P<0.05)。连续灌药10d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AST、ALT、ALP、LDH、CRE、UREA均有显著性变化。SMS可导致肝细胞核溶解或细胞溶解,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局部坏死,且浓度越高,损害越大。试验表明,100mg/kg的剂量对斑点叉尾鮰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毒副作用较小,在5d内使用是安全的;200mg/kg的剂量在较短时间内使用是安全的,但是不能长时间使用,否则会对肝脏及肾脏造成损伤;而高剂量的400mg/kg对斑点叉尾鮰在较短时间内仍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表现在肾脏上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4.
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对人工诱发鸡球虫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防治鸡球虫病的疗效,将200只15日龄健康黄羽肉鸡随机分成10组,其中受试药物分别设300mg/L、150mg/L和75mg/L三个剂量组,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为对照药物。受试药和对照药各剂量组均同时设连用3d或5d的给药方案。结果显示,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按300mg/L浓度连用3d或5d的抗球虫指数分别达181.3和193.3,按150mg/L浓度连用5d的抗球虫指数为183.1。以上3种给药方案的抗球虫指数均大于180,具有高效抗球虫作用,且均好于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对照药物组(169.6;149.9);按150mg/L浓度连用3d或按75mg/L浓度连用5d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64.4和175.4,也均好于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但受试药物按75mg/L的剂量混饮给药连用3d的抗球虫指数仅为135.5,属低效抗球虫药。建议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的临床推荐用量为每升水中加本品1.0~2.0mL(相当于150~300mg/L),连续饮用3~5d。  相似文献   
115.
分别以佳木斯市周边地区10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内经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猪为给药对象,进行抗菌药物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疗效比较试验,以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组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治愈率为93.98%,高于单独用药组,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6.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寄生于猪的有核细胞中引起的寄生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原虫病。本病以高热稽留、呼吸困难、皮肤发绀、神经系统症状和妊娠母畜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特征。2011年11月,武威市某猪场有20多头仔猪突然发生以咳嗽、流浆液性鼻液、体温升高、皮肤有岀血斑点、呼吸困难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患病后用清热解毒、抗病毒、抗细菌、血虫净等药物治疗无效。经病理剖检和实验室镜检,确诊为猪弓形虫病。用磺胺嘧啶钠肌肉注射、磺胺-6-甲氧嘧啶拌  相似文献   
117.
为进一步了解水热预处理对猪粪连续厌氧消化过程中磺胺嘧啶(sulfadiazine, SDZ)降解机制的影响,以及对厌氧消化系统性能的影响效果。该研究以猪粪为对象,对比研究了水热预处理对厌氧发酵模式下SDZ的降解变化规律与途径及其对猪粪产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热预处理(150 ℃)使中温连续厌氧反应器中的SDZ的综合去除率显著提升(P <0.05),由40.5%~58.5%提高到54.4%~75.2%;并且通过中间降解产物推测SDZ的生物降解途径主要包括SDZ水解、羟基化、硫脱氧、氨基氧化、嘧啶环裂解等;在厌氧消化性能方面,水热预处理使稳定运行后反应器的日产沼气量提高了约34.05%(P <0.05)。此外,对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分析后,发现SyntrophomonasSedimentibacter与SDZ的降解高度相关,并且经过水热预处理后Sedimentibacter的相对丰度较未水热预处理显著提升。因此,水热预处理耦合厌氧消化工艺具有同步提高SDZ降解和厌氧消化性能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沼液的生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8.
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抗球虫药物磺胺喹噁啉、氯苯胍和妥曲珠利对家兔肝脏、肾脏、十二指肠中CYP1A2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4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空白对照组、磺胺喹噁啉处理组、氯苯胍处理组和妥曲珠利处理组。空白对照组家兔饲喂正常颗粒饲料,磺胺喹噁啉处理组饲喂含25mg/kg浓度磺胺喹噁啉的颗粒饲料,氯苯胍处理组饲喂含66mg/kg浓度氯苯胍的颗粒饲料,妥曲珠利处理组饲喂含2mg/kg浓度妥曲珠利的颗粒饲料,连续30d。在第31天无菌条件下取出动物的部分肝脏、肾脏以及十二指肠,提取RNA、蛋白分别进行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Real-time PCR的结果表明,磺胺喹噁啉、氯苯胍和妥曲珠利都能够诱导家兔肝脏和肾脏CYP1A2mRNA的表达,而妥曲珠利能够显著的抑制十二指肠CYP1A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磺胺喹噁啉、氯苯胍和妥曲珠利能够显著的诱导家兔肝脏CYP1A2蛋白水平的表达;磺胺喹噁啉显著的诱导肾脏和十二指肠CYP1A2蛋白表达,而氯苯胍能够显著的抑制肾脏CYP1A2蛋白的表达。结果提示,磺胺喹噁啉、氯苯胍和妥曲珠利对家兔CYP1A2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具有组织特异性,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呈现出显著的诱导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9.
采用腹腔注射0.1 mL/10 g四氧嘧啶溶液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明月草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灌胃30 d,观察其对小鼠体重、血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明月草低、中、高剂量组的血糖值分别达到9.61±1.60、9.95±1.51、9.50±1.73 mmol/L,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明月草对高血糖模型小鼠有较好的降血糖功能。  相似文献   
120.
<正>兔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各品种的兔都极易感染,但仅2月龄以上的兔发病,乳兔和不满2月龄的小兔一般不发病。此病多在早春至初夏流行,呈爆发,来势凶猛,传播迅速,常在2~3天内波及全群,发病率很高,致死率几乎100%,故为毁灭性流行。兔瘟发生后,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磺胺药物都是无效的。必须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1兔场要建立防疫制度严禁兔商进入兔房,不到疫区购买种兔,新购兔要隔离观察至少半个月才能混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