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8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6篇
  97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目的]明确培养条件(碳源、氮源和pH值)对木腐真菌生长的影响,为延长沙柳(Salix psam-mophila)沙障使用周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柳沙障沙埋段5种木腐真菌: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Xs 木霉(Xylogone sphaerospora)、哈茨木霉(Trich...  相似文献   
342.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杨树幼林与小麦间作系统中,设置根障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集约经营的条件下,根障使小麦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增加,并且叶绿素含量相对下降9.2%,产量提高3.3%;在水肥缺乏的情况下,根障的存在使小麦的生物量积累降低,产量下降3.2%。  相似文献   
343.
试验研究杨粮间作系统中根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集约经营条件下设置根障可有效改善间作农田的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幅度为15.8%~17.7%;测定表明,灌溉15d后根障使间作系统 农田土壤水分消耗的速度平均每天减缓0.5%。  相似文献   
344.
格状沙障内风速波动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不同孔隙度格状沙障内风沙流中风速波动特征研究发现:风沙流中各高度层风速波动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波动幅度随孔隙度的增加而减小;瞬时风速在时间序列上波动的均一性随不同高度间距离增加呈递减趋势;瞬时风速的波动性一方面受下垫面性质及外在环境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其所在高度层沙粒数量和运动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45.
[目的]研究基于黏土沙障的复配土壤在不同复配质量比下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旨在揭示其土壤改良效益,为今后黏土沙障的设计提供最佳复配比。[方法]通过试验设计将各样品划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并分别对三组样品的土壤容重、水分常数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试验组样品土壤容重随复配土壤质量比(即复配比)的增加而减小,相较于空白组,当复配比为5∶1时降低至1.45 g/cm3,对照组则降低至1.32 g/cm3。(2)试验组样品的土壤饱和含水率在其复配比超过一定阈值时明显增加,当复配比为2∶1时相较于空白组升高了0.97%,同时,其田间持水率与凋萎系数也相较于空白组整体分别升高1.518%,1.543%,对照组两者上升则均超过10%。(3) Gardner模型对三组样品模拟良好,三者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壤水势增加而减小,当土壤水势一定时,试验组复配比的增加有效提高了复配土壤的含水率,在土壤水势为0.01~1.5 MPa间不同质量比复配土壤平均增加了1.32%~1.72%。[结论]基于黏土沙障的复配土壤其复配比的增加能有效提升土壤的持...  相似文献   
346.
347.
提出了一个风沙相互作用数值模型,该模型以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不同地表风速下沙粒的风蚀与沉积概率来实现风-沙相互作用过程,最后通过动网格技术,改变下边界节点坐标,实现沙床表面的起伏变化。数值计算与野外沙障凹坑的测量结果对比表明,沙障内地表形态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地表形态较为接近,凹坑最低点位置向下风向一侧移动,误差最大位置为凹坑的最低点处,t=4 d时,平均绝对误差为17.86%,随着积沙增加,误差逐渐减小,t=8 d时,平均绝对误差为8.52%。所提模型无论从定性还是从定量上,都与野外测量结果较为一致,可以正确模拟沙障地表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48.
为促进榆林沙区唯一常绿灌木树种——沙地柏天然林更新恢复,选择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和丘间地,进行了设置沙障和匍匐茎埋沙对沙地柏植株产生不定根、萌发新枝的效果观察研究,结果为在试验的3种环境和2种技术条件下,不管是迎风坡、流沙坡的中部及下部,还是丘顶或沙梁,沙地柏都会产生不定根、萌发新枝,且生长正常,沙障规格和压条长度、压沙厚度不同不定根及新枝的数量和长度不同。建议在半固定和流动沙地设置规格为1.5 m×1.5 m或为2.0 m×2.0 m的沙障,匍匐茎压条时,以埋沙厚20~30 cm、压条长10~30 cm为宜。  相似文献   
349.
土地荒漠化严重制约着我国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区的生产发展,威胁地区生态环境发展,设置沙障是荒漠化防治过程中重要的工程措施之一。菊芋不仅可作为优良的饲料作物,也可作为荒漠化地区防风固沙的植物种。为探明高寒半干旱地区不同类型沙障对菊芋生长的影响,总结出适宜沙珠玉地区“沙障+菊芋种植”治理模式,本研究对沙珠玉地区5种不同类型沙障(柴草条带沙障、尼龙袋沙障、黏土沙障、燕麦沙障、小麦沙障,以裸沙地为对照)下菊芋的株高、基径、节间、叶片数、生物量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菊芋的株高、基径、节间、叶片数、生物量在不同类型沙障中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2)菊芋的株高(64.40±5.69 cm)、基径(10.43±0.74 mm)、节间(5.60±0.32 mm)、叶片数(27.33±2.23个)、生物量(地上部分549.60±39.09 g;地下部分562.27±28.24 g)均以小麦沙障下的表现最佳;(3)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小麦沙障+菊芋”种植模式是更适宜沙珠玉地区“沙障+菊芋”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50.
介绍了某高速动车组排障器设计的材料选用、结构组成及连接方式。为解决车辆前端设备密集,空间狭窄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占用空间小、轻量化且强度高的异形排障器。满足EN 12663-1:2010《铁路车辆车体的结构要求第一部分:机车和客车》和EN 15227:2008《铁路车辆车体的防撞性要求》标准要求。排障器已完成试制,并顺利通过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