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2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95篇
林业   562篇
农学   176篇
基础科学   1533篇
  1157篇
综合类   3816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166篇
畜牧兽医   292篇
园艺   133篇
植物保护   52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528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531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用水权理论解读农业节水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推进农业节水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农业灌溉和农业节水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必须从水权市场理论出发,认真抓好明晰水权,建立用水双控体系,构建水价机制和培育水市场三个关键环节。其中,明晰水权是基础,用水双控体系是根本措施,构建水价格机制和培育水市场是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52.
洛惠渠灌区地处陕西省关中东部,自北洛河低坝自流引水,无调蓄能力。灌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7万hm~2,历来只进行冬春灌溉。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水资源短缺形势的更加严峻和秋季降水量的明显减少,小麦供需水矛盾十分突出,供水不足已成为灌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此,我们利用秋季9、10月份河源丰水,在灌区开展了小麦蓄墒灌溉的试验、示范与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小麦高产稳产提供了一项具有显著效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3.
当网格剖分足够密时,采用差分解法可得到具有足够精度的有重土静力极限平衡数值解。根据大量计算分析,揭示了有效旁侧荷载宽度L、无量纲极限承载力 / 与内摩擦角 、无量纲参数λ的内在规律,据此将滑移线法数值解拟合为简洁的解析表达式,并在理论上证明了这一规律。通过与几种经典承载力公式的比较和分析,综合对该拟合公式的可靠度分析,论证了其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4.
通过对五大牧区草原区草原资源现状及其分布、草原生产力及载畜能力以及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潜力分析,按照国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牧民收入要求,预测2010年五大牧区草原区草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五大牧区草原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400元,其中人均畜牧业纯收入2584元,需要养殖牲畜总数16413万羊单位,饲草料需求量1198.2亿kg。牧区产草总量可达1003亿kg,载畜能力13705万羊单位。尚有2708万羊单位,年需要饲料约195亿kg,需要发展灌溉饲草料地来解决,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达到  相似文献   
155.
节水灌溉可行性研究阶段水资源平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对节水灌溉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水资源平衡进行分析,首先对区内水资源进行了界定,然后,将可供水量分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供水量分别计算,再针对不同的作物,选择适宜的灌溉制度,进行需水量的计算,最后,进行水量平衡分析,使供水量大于或略大于需水量。  相似文献   
156.
关于建设草原生态系统水利保障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了实现牧区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和建设水利保障体系。建立水利保障体系,就是建立维护草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平衡,保护可再生性草地资源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要坚持充分利用天上水,科学引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严格控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7.
基于室内土工试验和现场试验成果,对武汉市青山地区的老粘土地基的变形参数进行研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老粘土地基进行数值模拟,并与构筑物地基沉降实测值对比,对地基承载性能进行研究。在小于600kPa荷载的作用下,可用Ew作为沉降计算参数;老粘土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由老粘土构成的地基,其承载能力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推荐的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158.
以泾惠渠灌区为例,针对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超采及地下水位上升而导致的农田灌溉水环境等问题,从水位调控水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地下水位合理埋深的水资源调控模式。在确定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和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地下水位合理埋深上下限的基础上,结合PSO-RBF神经网络对地下水位埋深预测的结果,设计了基本、节水两种水资源联合方案,对不同保证率下的灌区水资源进行了联合调控。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地下水位合理埋深上限介于1.76~3.50m,下限介于8.7~25.0m,不同水文地质单元、植被类型的水位埋深上下限值差异较大;水资源联合调控时,局部地区出现地下水超采,需加强节水灌溉和多水源的联合调控。  相似文献   
159.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汉中盆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汉中盆地水资源利用处于中、低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通过与模糊模式识别、模糊综合评判、属性识别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集对分析模型不仅理论严谨、方法简便,而且评价结果精确可靠,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集对分析理论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0.
三江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三江平原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历史短,潜力大。但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地下水出现局部超采现象。由于本地区拥有大面积的湿地保护区,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针对目前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和已显露的问题,提出了包括湿地保护在内的三江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措施,以支持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