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48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47篇
  346篇
综合类   737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266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济源市蟒河流域农田、林地连续2 a的地表降雨径流水质监测数据表明:该地区农田地表降雨径流氮、磷流失远远大于林地,且农田地表径流氮污染负荷较磷高;2 a间,氮和磷流失量分别为7 773 g和963 g,氮、磷年际流失量差异较大;施用化肥是造成农田径流氮、磷流失量大的主要原因.农林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研究,对蟒河流域造成的水...  相似文献   
102.
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农田氮、磷流失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明确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模式下农田氮、磷流失特性,客观评价环境污染风险。试验在洱海北部地区沿弥苴河和罗时江流域的7个乡镇进行。采用定点取样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点重复监测,调查不同轮作模式、轮作周期内田面水和沟渠水的氮、磷含量变化情况,研究不同轮作模式下氮、磷污染的负荷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田面水中,不同轮作模式下氮素的流失差异显著且以水溶态为主,可溶性氮浓度以大蒜水稻模式最高,油菜水稻模式最低,其它轮作模式居中分布;降雨径流氮流失量以大蒜水稻模式最高。磷素流失总量偏低,且以泥沙结合态为主,轮作模式间无显著差异。田面水质劣于沟渠水,田面水对沟渠水存在不同程度增荷作用;农田水对沟渠水总氮和总磷的增荷率分别为73%和82%,其中追肥是导致农田水对沟渠水增荷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中,大蒜水稻是洱海流域农田氮、磷流失风险最高的种植模式;蚕豆水稻比大蒜水稻模式减少氮素流失风险38%。应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安排种植结构,为洱海流域种植结构调整、控制农田面源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针对我国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的现状,概述了奶牛氮磷的摄入量、排出量及消化利用率等内容,研究显示泌乳牛对氮的利用率一般在20%~35%,泌乳牛对磷的利用率一般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104.
不同氮磷配比对三年生宽叶羌活药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有霖 《北方园艺》2011,(19):163-166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利用尿素、过磷酸钙不同配比施用于3 a生宽叶羌活实生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单施尿素时施肥量120 kg/hm2是3a生宽叶羌活药材高产的最佳施用量,单施过磷酸钙时,施用量400 kg/hm2是宽叶羌活药材产量最佳使用量.随着尿素和过磷酸钙用量的增加、3 a生宽叶羌活药材的羌活根产量、挥发油含量、醇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加,在尿素施肥量120 kg/hm2、过磷酸钙施用量400 kg/hm2时3 a生宽叶羌活药材根产量、挥发油含量、醇浸出物含量均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在青藏高原地区,3 a生羌活药材产量、挥发油含量、浸出物含量最高的肥料配比为:尿素施肥量120 kg/hm2、过磷酸钙用量400 kg/hm2.  相似文献   
105.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讨不同降水年型下氮磷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为改善麦田水分状况,建立与水分条件相适应的肥料组合模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试验条件下,与对照处理相比,高氮高磷处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平水年和干旱年的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68.37%和62.9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增加36.7...  相似文献   
106.
针对我国南水北调东线过水区南四湖富营养化问题,利用沿湖流域典型种植模式——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选择材料易获取的几种施肥措施,采用田间原位安装淋溶水采集器和地表水径流池收集水样,室内分析不同处理防控氮磷养分流失的效果。结果表明:各施肥措施在作物不同茬口均能降低氮磷养分的随水流失,不同模式防控养分流失效果有差异;氮径流损失中,硝态氮占主要比例,玉米季和小麦季分别为82.7%~86.4%和94.2%~96.5%,而淋溶途径中硝态氮比例略有下降;径流为氮损失的主要途径,玉米茬口氮损失比例占轮作周年的67.0%~71.4%;磷径流损失中可溶性磷和颗粒磷比例相当,而淋溶磷以可溶性磷为主;淋溶途径损失的磷养分比例稍高,仍以玉米茬口总磷损失为主,占54.4%~63.1%;防控氮磷流失结合周年作物产量,玉米上使用减量控释氮肥或优化施肥配合秸秆还田、小麦上优化施肥或使用减量控释氮肥是相对理想的养分运筹搭配模式。  相似文献   
107.
农田暴雨径流侵蚀泥沙流失及其对氮磷的富集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利用室内模拟降雨径流试验(降雨强度72mm/h),研究侵蚀泥沙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对氮磷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侵蚀泥沙的团聚体组成和原来土壤有很大差异,<0.25mm团聚体占侵蚀泥沙重量的81%,而在原土壤中只有16%;>0.25mm的团聚体只有19%,远远低于原土壤中的84%。颗粒态氮磷分别占径流流失氮磷的94%和91%以上,而78%的颗粒态氮和69%的颗粒态磷是通过小于0.25mm团聚体流失的;44%的颗粒态氮和32%的颗粒态磷是通过<0.045mm团聚体流失的。侵蚀泥沙氮磷富集系数随时间而下降,并与侵蚀泥沙累积流失量之间呈显著的对数线性相关。侵蚀泥沙中<0.25mm团聚体,尤其是氮磷含量较高的<0.045mm团聚体的富集是侵蚀泥沙对氮磷富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8.
棉花氮磷营养的根际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朝晖  黄子蔚 《土壤》1999,31(6):309-312,321
本文在自行设计、可供全生育期应用的根际培养箱中,成功地进行取地主根系作物棉花根际土壤中速效NP养分变化及其根际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疆特定的自然条件下,棉株对土壤有效N吸收的影响范围为距根10mm左右;对土壤速效P吸收的影响范围为距根3mm左右;明显的根际互促效应生产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浮萍净化氮磷污水生长条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5个浮萍品种,通过不同环境温度下氮磷模拟污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别确定了5个浮萍品种在氮磷污水中的最佳生长条件,从而为进一步筛选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效净化氮磷污水的浮萍优化品种及其氮磷污水净化技术革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模拟装置对畜禽粪便在雨水冲刷下的氮磷流失规律进行了研究,为了试验结果可控性,采用人工降雨与模拟降雨相结合的方式,分别采集畜禽粪便堆体表层、30、50 cm处的样本.分析结果发现,降雨冲刷可导致畜禽粪便中65%的氮和55%的磷流失,且流失率主要与畜禽粪便的堆置时间和堆体高度有关,与单次降雨量关系不大.并结合流失规律开展了蚯蚓强化降解堆沤池的研究和蚯蚓生长条件的动力学优化,结果表明,堆沤池对堆体中的氮磷元素的流失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