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23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毛苕子优异种质资源筛选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引进的 41份毛苕子品种,经过 5年田间试验,从生育期、鲜草和种籽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评价,筛选出土库曼毛苕子、罗马利亚苕子、郑州 7406苕子、广西金州苕、徐苕 1号 5个兼有生长速度快、产草产籽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供生产中推广应用.同时筛选出高磷品种荆州苕子、郑州 7402苕子,高钾品种南方早熟苕,作为高磷钾品种和亲本材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蕨菜多糖的提取及其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蕨属植物在分类学中应归为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真蕨亚门(Filicophtina)、薄囊蕨 纲(Leptosporangiopsida)、真蕨目(Filicales)中的蕨科(Pteridiceae).人们喜欢食用的主要是蕨 属植物中的欧洲蕨(Pteridium aquilinum)及毛叶蕨(Pteridium revolutum)的嫩茎,俗称为蕨 菜、蕨儿菜及龙头菜等.一些地区将欧洲蕨的嫩茎称为甜蕨或米蕨,而毛叶蕨的嫩茎称为苦 蕨.其分布在我国的贵州、四川、云南、陕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台湾、西藏等省区及日本 和东南亚的一些地区[1].  相似文献   
94.
【目的】 通过探讨氮肥减量条件下长期间作毛叶苕子利用其根茬还田对玉米产量及氮肥贡献率的影响,旨为玉米毛叶苕子间作体系的氮肥替代及其氮素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试验于2014—2019年在农业农村部甘肃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进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不施肥(CK)和习惯施氮(N100)水平下设置单作玉米处理,在90%(N90V)、80%(N80V)、70%(N70V)、60%(N60V)和0%(N0V)的习惯施氮水平下设置玉米毛叶苕子间作处理,共7个处理,3次重复,田间随机区组排列。研究不同氮肥减施条件下,玉米长期间作毛叶苕子后,作物产量、经济效益、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贡献率的变化规律。【结果】 玉米长期间作毛叶苕子利用根茬还田对玉米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而且这种增产优势随间作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相比习惯施氮处理(N100),在化学氮肥减施20%条件下玉米长期间作毛叶苕子根茬还田,可以在保证玉米稳产的情况下增收2 273.2 kg·hm-2毛叶苕子干草,合计收益增加0.9%,达29 686元/hm2,同时,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显著提高20.7%和14.7%;在化学氮肥减施30%的条件下玉米长期间作毛叶苕子根茬还田,虽然玉米籽粒产量降幅明显,达7.7%,但是因为可以增收2 319.34 kg·hm-2毛叶苕子干草,合计收益与习惯施氮处理持平,达28 652元/hm2,同时,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显著提高31.8%和16.3%;在化学氮肥减施40%的条件下玉米长期间作毛叶苕子根茬还田,虽然可以增收2 303.09 kg·hm-2毛叶苕子干草,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也显著提高48.8%和23.8%,但是因为玉米籽粒产量显著降低10.7%,合计收益只有27 929元/hm2,显著低于习惯施氮处理。【结论】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生产过程中,氮肥减量条件下长期(9年)间作毛叶苕子利用其根茬还田,若只考虑玉米籽粒产量,则可以替代20%的化学氮肥用量,若考虑玉米和毛叶苕子的合计产值,则可以替代30%的化学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95.
采用尼龙网袋法在陕北旱地进行田间腐解试验,研究了低(30000 kg/hm2)、中(45000 kg/hm2)、高(52500 kg/hm2)3个翻压量下毛叶苕子的干物质腐解规律和养分释放率,为合理确定绿肥翻压量和化肥配施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翻压时间的推移毛叶苕子腐解率呈前期迅速增加、后期缓慢的变化趋势,至试验结束时(75 d)各处理干物质的最终腐解率为61.98%~65.32%。氮、磷、钾均在翻压后的前10 d大量释放,至试验结束时氮累积释放率为69.10%~75.23%,磷累积释放率为72.25%~78.24%,钾累积释放率达81.62%~90.02%。不同翻压量下毛叶苕子氮、磷、钾的释放率和释放速率分别可用幂函数y=axb和指数衰减模型v=v0e-kx进行拟合,回归分析表明,不同翻压量下各养分最易达到的释放率均随翻压量的增大而降低,随着翻压量的增加,氮养分最大释放速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磷的最大释放速率逐渐提升,钾的最大释放速率逐渐减少。增加翻压量对毛叶苕子磷完全释放的延缓效应最大(延缓145~167 d)、氮次之(延缓31~49 d)、钾最小(延缓26~38 d)。增加翻压量不会改变毛叶苕子整体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但会对养分的释放率和释放速率产生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结合作物需肥特性,确定毛叶苕子合理的翻压量。  相似文献   
96.
毛苕子和燕麦混播,可提高产草量和饲草品质,在不同混播比例筛选中,以毛苕子:燕麦种子用量为3:5的混播比例比其他混播比例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7.
不同作物的吸钾能力及其与根系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和苕子在不同土壤(黑淤土、高砂土、白土)上的吸钾特性与钾肥肥效,作物根系参数变化间的关系。初步结果:小麦吸钾能力大于苕子,主要是前者利用土壤非交换性钾的能力较强,这两者根系的总活跃吸收表面积间的差异表现最为明显,并且作物吸钾量,生物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此外,不同土壤上同种作物的根系生物产量、根系活力与作物吸钾量间也呈正相关,单位根重的阳离子交换量,苕子>小麦,它受土壤供  相似文献   
98.
本文在培养基质中不同氮素水平下(即液培含氮量为0.00、5.10、25.60和76.80ppm,土培有效氮含量为92.00、94.20、102.80和124.30ppm),对毛苕子的结瘤性能及接种效果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毛苕子在种床氮素营养贫乏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形成根瘤和增强固氮作用,其生物量不低于在氮素营养为中等的情况下生长的植株。如果进行根瘤菌接种,其结瘤率和单株根瘤数则可显著提高,而生物量甚至会超过在中等氮素营养情况下生长的植株。若氮素营养中等或过高时,毛苕子的结瘤能力和固氮能力反而明显地受到抑制,其接种的根瘤菌比土著根瘤菌则会受到更大的抑制。  相似文献   
99.
低磷胁迫下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根际过程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我国北方两个豆科绿肥品种: 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与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在控制条件下通过不同供磷处理的营养液培养,研究了不同绿肥作物适应低磷胁迫根际过程的差异,并揭示其高效利用磷的机理。试验通过分次取样的方法,测定了两种豆科作物在缺磷与供磷条件下的生物量、根系质子释放速率、根系有机酸分泌速率以及根表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结果表明,箭筈豌豆与毛叶苕子在生长前期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箭筈豌豆主要靠增大质子释放量和提高酸性磷酸酶活性来适应低磷胁迫; 而毛叶苕子主要通过提高根冠比、扩大根系生物量来对外界环境中的缺磷状况做出响应,在缺磷时其根表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箭筈豌豆与毛叶苕子可通过协调根系形态和生理的适应性变化提高对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0.
光叶紫花苕子在烟田中的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尼龙网袋法研究光叶紫花苕子在烟田中的腐解和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种植烤烟与否对光叶紫花苕子有机物质的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无明显影响。其有机物质前2周腐解最快,第3~9周腐解速率中等,9周以后较慢,各阶段平均每周分解量分别占整个烤烟生育期内总分解量的29.86%~31.76%,2.52%~2.60%和1.41%~1.74%。光叶紫花苕子的碳、氮、钾释放量与翻压时间的关系可用对数方程拟合,前1~2周释放速率最快,其后释放速率迅速下降并趋于稳定。其中氮在前5周释放量占其整个烤烟生育期内总释放量的86.90%~92.27%,不存在后期氮供应过多导致烤烟成熟期推迟问题。光叶紫花苕子磷的释放速率较平稳,没有明显阶段性,其释放量与翻压时间关系可用直线方程拟合。经过整个烤烟生长季节的分解,光叶紫花苕子碳、氮、钾、磷的释放率分别达到68.76%~71.28%、69.57%~74.40%、97.98%~98.02%、41.26%~42.41%。烟田翻压光叶紫花苕子做绿肥时,应在烟苗移栽前择期翻压,并适当减少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