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91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871篇
林业   1911篇
农学   1229篇
基础科学   759篇
  1686篇
综合类   9390篇
农作物   922篇
水产渔业   1164篇
畜牧兽医   2225篇
园艺   2039篇
植物保护   710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565篇
  2022年   558篇
  2021年   553篇
  2020年   543篇
  2019年   634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578篇
  2016年   593篇
  2015年   708篇
  2014年   1058篇
  2013年   924篇
  2012年   1262篇
  2011年   1236篇
  2010年   1179篇
  2009年   1095篇
  2008年   1151篇
  2007年   1011篇
  2006年   903篇
  2005年   885篇
  2004年   680篇
  2003年   691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574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355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340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202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5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13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10篇
  195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祁云祖 《渔业现代化》1986,(4):M002-M002
由水科院渔机所研制成功的HYC-20型船用活鱼运输装置,于今年3月下旬在上海市崇明县通过技术鉴定。这套装置具有增氧、水净化、降温等功能,是目前国内活鱼运输船中功能较全的装备。它不仅适用于商品鱼的保活运输,而且可用于鱼苗、鱼种的保活运输。与众不同的还有:它不影响船只装运其它货物,船只的利用率较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962.
氧、光照时间、pH等理化因子影响光合细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氧、光照时间、pH值等理化因子对荚膜红假单胞光合细菌生长状况。研究结论,荚膜红假单胞菌适宜生长在光照充足的有氧条件下,初始培养基的pH值最好中性偏酸,以使其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呈良好的态势。  相似文献   
963.
冰下增氧是北方地区池塘鱼类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不好或措施不当,会造成全池鱼类缺氧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目前,北方采用的鱼类越冬技术主要是冰下生物增氧越冬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采取各项技术措施,促进冰下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更多氧气,以满足鱼类的生存需要,提高鱼类越冬的密度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964.
高容量鱼池初级生产力和产氧、耗氧值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亩净产为1500~2600公斤的高容量(高载鱼晕)鱼池水域初级生产力和产氧、耗氧值的特点,在透明度为28~40厘米的条件下,“水呼吸”耗氧量占31.3%;池鱼呼吸(考虑到活动和摄食生长因素)占61.8%,与一般精养鱼池“水呼吸”耗氧要占约70%,池鱼占20%和其它因子的耗氧占10%的情况有着明显的区别;高容量鱼池在透明度为35~40厘米时,2米深水柱毛产氧量约等于水呼吸耗氧晕,而一般精养鱼池2米深水柱的毛产氧量要小于水呼吸耗氧量。由此证明,高容量鱼池所采取的排除底层污泥的池塘改造措施以及经常排除底层负氧水、及时添补新鲜水的水质控制技术,对于减少“水呼吸”耗氧量,改善池水溶氧条件是有效的。高容量鱼池由于载鱼量高,仅依靠水体的产氧,溶氧的收、支还不平衡,因此,使用增氧设备自然是重要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965.
纯氧充气对大菱鲆生长及水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纯氧增氧技术对大菱鲆的生长及养殖水体中几项重要水质因子的影响。本实验中,实验池中的溶氧最低能维持在8.96±0.16mg/L,最高时可达到12.2±0.71mg/L。经过282d的培养,大菱鲆体重由30.43±0.42g达到1103.73±19.00g,日增重率平均为1.24±0.14%,整个实验期间大菱鲆均处于快速生长状态。至实验结束时,养殖密度最终达到33.99±0.59kg/m3。养殖水体中,pH变化范围在7.62~8.03之间,平均pH为7.76±0.05。COD变化范围在0.75~1.85mg/L,平均COD为1.04±0.16mg/L。亚硝酸盐浓度1.27~7.23μg/L之间,平均浓度在3.23±0.21μg/L。氨氮浓度一般维持在0.07~0.28mg/L,平均浓度为0.14±0.02mg/L。硝酸盐浓度在0.39~0.69mg/L之间,平均浓度为0.51±0.02mg/L。COD、pH、亚硝酸盐浓度很低,均在渔业水质标准所规定的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966.
褐菖鲉的耗氧率与温度、盐度和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体重、温度、盐度对褐菖鲉耗氧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褐菖鲉的耗氧量和耗氧率与体重(w)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Q=awb表示,其中,耗氧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升高,耗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温度为11℃~20℃的范围内,褐菖鲉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温度为20℃时耗氧率达到最高值,超过这一温度耗氧率开始降低.盐度对其耗氧率的影响表现出低盐和高盐条件下耗氧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967.
丁鱥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温度(26.1±0.5)℃,试验鱼平均体长10.60 cm,平均体质量13.09 g。丁鱥耗氧率为0.0849mg/(kg.h),窒息点为0.7598 mg/L。丁鱥的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变化,白天平均耗氧率为0.0585 mg/(kg.h),夜间平均耗氧率为1.1161 mg/(kg.h)。丁鱥的耗氧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耗氧率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减小。在一定水温范围内,耗氧率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大。  相似文献   
968.
付鹏 《科学养鱼》2007,(3):16-17
越冬期是渔业养殖生产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鱼类越冬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渔民全年的养殖计划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北方高寒地区,封冰期从11月初开始至翌年4月末结束,长达6个月之久。在漫长的越冬期,由于缺氧导致的死鱼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冰下水体溶氧量的高低就成为决定越冬密度和成活率的关键性因素。叶轮式增氧机因其对水体补氧效果显著而祜广涉廊用于明水期,存封冰期位用却较为鲜见。  相似文献   
969.
两种增氧机增氧效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进行了水车式和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效果对比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 1.池塘 本市锦溪镇三联村的4口池塘,粘壤土、淤泥15~25厘米,虾蟹池覆盖30%~40%的轮叶黑藻。  相似文献   
970.
暗纹东方鲀鱼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暗纹东方鱼屯两个规格鱼苗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 :在水温 31~34℃ ,pH 6 5~ 6 8条件下 ,平均全长 2 36cm、体重 0 4 2 9g的鱼苗 2 4h平均耗氧量 0 32 1mg/ (尾·h) ,耗氧率 1 14 9mg/ (g·h) ,窒息点 1 30 9mg/L ;平均全长 3 4 9cm、体重 0 5 6 9g的鱼苗 2 4h平均耗氧量 0 837mg/ (尾·h) ,耗氧率 0 96 8mg/ (g·h) ,窒息点 1 4 86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