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622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83篇
  152篇
综合类   844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目的]对木薯酒糟进行干法疏水改性,使其表面包覆一层疏水性物质,以利于促进与塑料基体的界面相容性。[方法]采用铝酸酯偶联剂对木薯酒糟进行疏水改性处理,通过活化指数指标,考察偶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转速等因素对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偶联剂用量6%,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0 min,转速1 100 r/min,可获得活化指数91.33%的较为理想的疏水效果。[结论]木薯酒糟经改性后由亲水性表面转变为强疏水性表面。  相似文献   
172.
改性淀粉/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改性淀粉/聚乙烯醇(PVA)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方法]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机械力与柠檬酸、甘油的双改性制备成双改性热塑性玉米淀粉,利用双改性热塑性玉米淀粉与PVA复合成膜,制备成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薄膜,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对复合膜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与原淀粉/PVA复合膜以及单改性淀粉/PVA复合膜相比,双改性淀粉/PVA复合膜的结晶度有所降低,其相容性、力学性能、耐水性和热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室外土壤掩埋30 d后取代度为0.26的双改性热塑性淀粉/PVA复合膜的降解率约为43%,属于环境友好型材料,可用作可生物降解塑料膜。[结论]该材料的制备具有制造工艺简单、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3.
以改性填料作为填料组成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某印染废水,考察了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减缓膜污染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反应器对COD和NH3-N均有着较高的去除效果,当进出水COD浓度分别为436~1 722 mg/L、43~79 mg/L,进出水NH3-N浓度分别为160~245 mg/L、6.6~16.8 mg/L时,COD、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88.99%~96.93%9、0.69%~95.94%。其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抽吸时间20 min时的膜过滤阻力上升较快,而抽吸时间15 min能较好地维持膜通量,保持膜过滤性能的稳定。在膜通量为11.2 L/(m2.h)情况下,透膜压差随运行时间的递增而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改性填料对减轻膜污染的贡献明显;ρ(MLVSS)/ρ(MLSS)比值与SOUR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该系统内生物膜含有较高的挥发性有机成分,具有较高的活性。改性填料的投加有效地减轻了膜污染,大大延长了膜清洗的工作周期。  相似文献   
174.
改性处理对黄藤及单叶省藤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棕榈藤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材料,其利用对部分替代木材和保护森林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黄藤和单叶省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改性处理前后主要物理力学的性质变化进行研究,提高我国棕榈藤资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藤材通过改性处理后,除部分吸湿率升高之外,其他物理力学性质均有所改善,如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抗压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密度、体积干缩率、吸水体积膨胀率以及材质均匀度等。  相似文献   
175.
利用硫氰酸铵改性的螺旋藻吸附剂吸附Cr6+,对吸附工艺条件及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150 mg/L100 mL Cr6+溶液,当pH值为2、藻类投加量为0.2 g时,改性藻的吸附效果最好。改性藻吸附20 h时能达到吸附饱和,且溶液中存在适当低浓度的阴离子可促进改性藻对Cr6+的吸附,过高时抑制吸附,SO42-抑制最大,而阳离子对吸附干扰较少。利用吸附Cr6+后的改性藻进行解析试验,发现在中性条件下其解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6.
利用酶法降解豆渣纤维,得到不同时间段的豆渣纤维改性多糖,对其清除ABTS自由基、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降解时间2、4、6、8、10、12 h大豆多糖组分对ABTS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效果,降解12 h组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最好,EC50值为(34.62±1.21)mg·mL-1;对亚铁离子有较好的螯合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2 h组大豆多糖组分对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最强,5 mg·mL-1浓度时,螯合率达到62.92%±2.31%。  相似文献   
177.
我国是松香生产大国,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对松香两个活性中心综合进行化学改性,最高程度地提高其使用价值,拓展其应用领域,增强其应用产品的环保性能,不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我国松香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及发长我国的松香产业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松香双键和羧基的改性概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并用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对松香双键进行了Diels-Alder加成反应,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探求马来海松酸产量的最佳工艺条件,然后再用甘油进行酯化改性,寻求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酸值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8.
概述了活性炭改性的方法,讨论了改性活性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因素,并对国内外近年来采用改性活性炭吸附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改性活性炭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日趋精细,缺乏膳食纤维的情况也日趋严重,膳食纤维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成为研究热点。从化学构成、提取工艺、改性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苹果膳食纤维,论述了提取中各工艺的特点,并介绍了不同提取方法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80.
对糠醛渣制得的活性炭,采用S2Cl2回流负载,再微波焙烧的方法进行改性,采用Boe-hm滴定法和FT-IR分析了活性炭改性前后表面官能团的变化情况;对比了活性炭改性前后孔径分布情况;并探讨了改性活性炭对水体中的Hg2+吸附性能。Boehm滴定分析表明活性炭改性后的总酸度、羧基、内酯基皆有增加;FT-IR谱图上700~500 cm-1范围内出现了新的吸收峰说明了改性活性炭表面增加了C—S、S—S键,孔径分布分析表明改性后活性炭微孔更加发达。在Hg2+初始质量浓度1~6 mg/L、温度25℃、pH值6.0~7.0、吸附时间180 min的条件下,经S2Cl2改性后活性炭用量为2.5 g/L时,对水体中Hg2+去除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