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94篇
农学   119篇
基础科学   97篇
  394篇
综合类   1445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200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采矿废弃地的生态重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首先区别了矿区废弃地恢复、复垦和生态重建3个概念;随后探讨了采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目标和措施;在分析中国现行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现阶段生态重建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最后提出了为进一步保护矿区内现有的基本农田和重建因采矿破坏的基本农田,还应加强矿区开采沉陷监测与预警的系统研究,构建采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政策保障体系,及探讨以土地整理项目促进采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可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992.
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剖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存在的规划滞后、动力不足、配套政策不完善、农民利益保障不够等问题,深入研究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政策,提出了对于农村居民点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并提出了完善挂钩规划体系、丰富挂钩内涵、扩大挂钩范围、加强挂钩规划以及镇村布点规划协调、变挂钩政策先用后还为先拆后用和开展挂钩指标的市场化调剂等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93.
着重叙述了林业科技档案的整理和立卷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94.
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是由农村居民点系统内外部环境变化引致的用地结构与功能动态交互及平衡重塑过程,对促进乡村内部空间有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该研究综述了有关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内容、主题与进展;建立了以“过程—机理—效应—调控”为主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研究框架。主要结论如下:1)现有研究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特征、演变、驱动机理及优化开展了大量工作,初步建立了两者的静态对应关系,但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过程不清、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服务于土地调整实践的用地结构与功能适配机制尚不明确。2)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研究体系应涵盖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过程、互动机理、互动效应及用地结构与功能配置优化等内容。3)在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目标趋向下,未来应以振兴乡村生产功能、强化乡村乡土文化功能及统筹“村—乡镇—县域”各层级功能为重点探索用地结构与功能配置方案;实践层面上通过创新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形式,探索用地结构与功能适配型乡村空间重构模式促进用地结构与功能协调与适配。  相似文献   
995.
我国土地整理模式的多元化探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吴兰田  彭补拙 《土壤》1998,30(6):305-310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耕地的绝对和相对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保护耕地,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工作已成为土地管理的中心内容。本文就土地整理模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阐述了土地整理模式的概念和意义,目前我国土地整理模式建立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土地整理多元化模式存在的必然性,以及建立土地整理模式的原则和程序。  相似文献   
996.
三峡生态屏障区居民点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峡生态屏障区的农村污染问题,采取了建立集中居民点,完善居民点污染处理设施的方法,以期缓解农村污染对三峡水库水质的压力;并兼顾移民的安稳致富,进一步改善居民点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旅游农业,最终实现库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7.
以土地整理中水资源供需平衡为基础,引入基于ET管理的水资源供耗分析,为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提供一种依据。以魏县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ET理念的水资源平衡关系,分析项目区可利用水资源量及耗水量(即ET值),得出不同水平年下的供需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现状水平年下水资源缺口29.81万m3,2010年项目区采取措施后综合ET值降低,盈余水量20.07万m3,实现了水资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998.
生态涵养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划分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并对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是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和实施差异化整治措施的基础.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细化分类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数据和密云水库保护区范围,综合运用Weaver-Thomas组合系数法、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分析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密...  相似文献   
99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120-121
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商业银行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开始逐渐使用大数据技术。不可否认大数据技术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在商业银行的各个业务包括风险管理方面有着很重大的作用,但是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又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商业银行在新时期如何正确科学地使用大数据技术,完成风险管理的创新和优化,规避风险管理的漏洞,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改革和长久发展,成为了摆在商业银行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以山东地区商业银行为例,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漏洞加以研究和分析,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有利于我国山东地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完善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00.
土地整理工程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的碳排放研究对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柏乡县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通过间接采样和随机采样方法,分析了土地整理前后玉米地土壤碳排放及其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土地整理后,巨鹿县和柏乡县整理区玉米生长旺盛时期的土壤碳排放量增加,但均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水平,这说明在玉米生长旺盛时期,土地整理项目的开展暂未影响土地整理区土壤的碳排放。(2)在玉米生长旺盛时期,影响土壤碳排放变化的多个因子中,只有巨鹿县土地整理区的土壤碳氮比和柏乡县土地整理区的叶面积指数在土地整理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他因子虽然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存在不一致,但是变化量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