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61篇
  免费   1491篇
  国内免费   5970篇
林业   824篇
农学   9411篇
基础科学   2929篇
  2909篇
综合类   37769篇
农作物   6092篇
水产渔业   160篇
畜牧兽医   1482篇
园艺   1173篇
植物保护   2673篇
  2024年   388篇
  2023年   1166篇
  2022年   1210篇
  2021年   1247篇
  2020年   1347篇
  2019年   1386篇
  2018年   887篇
  2017年   1435篇
  2016年   1597篇
  2015年   1606篇
  2014年   2707篇
  2013年   2849篇
  2012年   3500篇
  2011年   3686篇
  2010年   3432篇
  2009年   3476篇
  2008年   3293篇
  2007年   3011篇
  2006年   2608篇
  2005年   2536篇
  2004年   1924篇
  2003年   1717篇
  2002年   1640篇
  2001年   1658篇
  2000年   1418篇
  1999年   1432篇
  1998年   1389篇
  1997年   1451篇
  1996年   1277篇
  1995年   1180篇
  1994年   1165篇
  1993年   1184篇
  1992年   1157篇
  1991年   1068篇
  1990年   876篇
  1989年   915篇
  1988年   130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8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65年   34篇
  1963年   9篇
  1958年   24篇
  1957年   71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8篇
  1953年   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51.
152.
丛枝菌根真菌对君迁子幼苗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Nicol.&Gred .)Gred .&Trappe,Glomusin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 musVersiforme(karsten)Berch对君迁子幼苗的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丛枝菌根真菌均能促进君迁子幼苗的生长 ,接种处理的苗高、地径、副梢长度、地上部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 ,其中地上部干重提高了 8.5 6 %~ 4 9.7%。同时 ,对接种处理 1年生苗地上部进行人工模拟低温冻害试验 ,并对其相对电导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 5℃、- 10℃、- 15℃下 ,接种处理的枝条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低于对照 ,明显提高了抗寒性  相似文献   
153.
黄瓜苗立枯病俗称死苗、猝苗,除危害黄瓜外还能危害番茄、茄子、辣椒、豆类等多种幼苗。1 症状识别 立枯病不仅危害幼苗还能危害大苗,病害一般比猝倒病来得晚,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其特点是受害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  相似文献   
154.
研究了15%顶尖可湿性粉剂在小麦田不同用药时间、不同剂量、不同对水量及混用对小麦田杂草的控制效果,探讨了顶尖在小麦田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5.
根据四川省农区土地资源的特性以及牧草的宜种性、宜耕性、宜用性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的牧草不但产量高,而且牲畜喜食,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种植的牧草要求应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在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户的研究、实践下,经过试验、探索和总结,现将四川省农区种草的主要几种模式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1水稻、牧草、水稻轮作此种模式适宜全省平坝、浅丘地区的水稻田。其技术是:水稻收获后,高厢深沟排湿后种植牧草,第二年4~5月收割牧草后种植水稻,牧草占地时间150~200d。其选择牧草的原则是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的一…  相似文献   
156.
中优9507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强筋力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该品种1997年秋引入我县试种,1997~2000年通过天津市冬小麦区域及生产试验,1999年被列为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核心品种,2000年3月通过市审定.  相似文献   
157.
158.
小麦豫麦16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豫麦16原名郑州79201,系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1979年用郑州761作母本、无芒7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我们对其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分析,为合理栽培、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潜能,提供理论依据。一、资料及处理分析数据来自1985—1987年度河南省北部冬小麦区域试验水地组16个试验点次的试验资料。采用矩阵表格法进行多元回归、偏相关及通径系数分析,利用逐步消元法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对豫麦16的产量构成因子如  相似文献   
159.
沉淀值(sedimentation value)是衡量小麦面粉蛋白质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沉淀值与面包的体积及面包得分有最密切的相关性。可用沉淀值测定法来估价小麦面粉的品质。许多育种单位都采用沉淀值测定法作为蛋白质品质育种的早代筛选法。按照 ICC-116标准,沉淀值测定需要最少3.2g 面粉,如果要在 F_2对单株进行测定,样品量显得大了些。因而有人发展了一些微量的沉淀值测定法。作者在联邦德国进修期间,对一私人育种公司发展的一种微量测定法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0.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雪腐格氏霉(Gerlachia nivalis)引起的小麦成株期叶枯、鞘枯和穗腐,鞘枯使小麦穗粒重减少2.1%~27.1%,千粒重降低9.5%~16.9%;穗腐使小麦穗粒重减少9.6~33.9%,千粒重降低7.8%~17.9%;鞘枯—穗腐复合症状使穗粒重减少10.2%~55.2%,千粒重下降9.5%~14.8%;叶斑—鞘枯—穗腐使穗粒重减少11.7%~47.1%,千粒重下降12.1%~1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