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190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62篇
  282篇
综合类   31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00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矩形流域地貌信息熵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矩形流域的斯特拉勒积分值S、信息熵值H及河谷纵剖面形态指标N进行了对比研究,把N作为矩形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指标。同时还利用滇西北三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的资料,对以上各指标进行了验证;得出在侵蚀循环中所处发育阶段的信息和侵蚀流域稳定性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2.
长江上游(云南境内)的土壤侵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3.
黄河水量明显减少对下游河流地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黄河下游河床和河口区侵蚀及淤积的变化与黄河水沙变化的关系,黄河水量减少,包括总水量和洪峰水量的减少,会引起下游河床淤积,河口地区淤积减弱,甚至侵蚀后退,也会影响河口以外海岸带泥沙的供给情况,造成黄河三角洲海岸的侵蚀后退。  相似文献   
104.
西气东输第五标段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是我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第五标段线全长391.9km,途径两省六县,线路走向由西向东,沿程地貌类型多变,反复穿越铁路,道路,水渠与河流,对沿线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易造成人为水土流失,为减少和防治水土流失,必须采取水土保持防措施,以保证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改善和提高沿线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5.
应用于理学家Strahler A.N.创立的高程积分法,对大岔沟的侵蚀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分析研究,为大岔沟水土保护措施的优化才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大岔沟治理高达94.04%,基本上控制了水土流失,每年可拦蓄径流4000m^3,促进了节水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6.
坡面泥石流发生的地貌信息初探——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凡伟  徐刚  李青  桑琰云  彭涛 《土壤通报》2005,36(3):402-406
坡面泥石流的发生是地貌信息的综合反映,是地表能量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再分配。坡面泥石流堆积物是坡地系统总能量减少的最好证明,堆积物体积的大小与坡面泥石流宽度、坡积物厚度、流域高差、流域狭长度、坡度和沟谷纵比降等地理要素密切相关。本文以北碚区坡面泥石流为例,初步探讨了坡地总能量的减少与各种地貌要素的关系,并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求取了坡地总能量减少的回归方程。检验后证明回归系数与0有显著差别,该回归方程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正>在黄土地区,地貌因素是影响小流域土壤侵蚀最主要也是最复杂的因素之一.地貌是小流域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综合防治的对象,同时也是侵蚀的产物.研究地貌因子并使其定量化,对于揭示土壤侵蚀规律、预测小流域侵蚀产沙趋势、确定防治方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地貌因子研究的回顾与分析1.1 坡度、坡长坡面是构成地貌形态的基本单元,对土壤侵蚀地貌因子的研究首先从坡度、坡长开始.1877年,德国土壤学家奥尔尼首次进行了坡度与侵蚀关系的研究.本世纪以来,美、苏、日、澳、加及欧洲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对土壤侵蚀的研究发展很快.自1917年米勒进行侵蚀小区研究开始,到1940年应用坡度一措施法方程估算土壤流失量,以后在美国出现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由坡面效应图显示坡度、坡长与侵蚀的关系,均显示出坡度、坡长对侵蚀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小流域侵蚀地貌演化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杏子河流域内22条小流域沟谷纵剖面和斯特拉勘(Strahler)曲线的信息熵计算,表明流域沟谷纵剖面处理均衡状态,但流域地貌处于壮年期状态,杏子河地貌演化与戴维斯(Davis)模型的不同点是地貌达准平原,就有内营力抬升作用,结果使地貌长期处于非平衡态。  相似文献   
109.
岩溶区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重庆南川岩溶区为例,用137C s法研究了岩溶区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坡面上部侵蚀速率较小,平均侵蚀速率为400.8 t/(km2.a),最大侵蚀速率为1 138.4 t/(km2.a);坡面中部侵蚀加剧,平均侵蚀速率2 264.8 t/(km2.a),最大侵蚀速率可达3 760 t/(km2.a);坡面下部侵蚀减弱甚至堆积。土壤表层有机质、表层粘粒及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坡面上的变化与土壤侵蚀速率具有负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10.
多尺度EGLSN的构建及耕地地力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获得区域耕地地力是配方施肥的基础。本文依据景观生态学"过程、尺度与等级"原理,通过探索山西省耕地地力影响因素的等级与作用过程的控制范围,提出生态气候、地貌景观、利用措施、土壤条件、养分管理5个从大到小的不同尺度,构建了多尺度EGLSN(eco-climate,geomorphologic landscape,land usemeasure,soil condition,nutrient management)耕地地力模拟模型。根据山西省117个县(市、区)的土壤调查GPS采样点数据进行统计获得模型相关参数,应用多尺度EGLSN模型针对山西省北部的忻府区、中部的榆次区和南部的襄汾县3个典型区域,选择了积温、地形、地貌、平整措施等指标计算作物产量,进行耕地地力模拟。模拟结果误差检验表明,榆次区地貌景观尺度、利用措施尺度、土壤条件尺度、养分管理尺度模拟单产与土壤调查GPS点数据单产的标准根均方误差(NRMSE)依次为32%、27%、15%、4%,襄汾县4个尺度单产的NRMSE依次为35%、28%、13%、7%,忻府区4个尺度单产的NRMSE分别是31%、26%、14%、3%。忻府区、榆次区和襄汾县3个典型区域总产量相对生态气候尺度基准偏差的检验结果中,地貌景观尺度模拟精度分别为83%、80%和82%,利用措施尺度模拟精度为93%、90%和91%,土壤条件模拟精度分别是95%、95%和91%,养分管理尺度模拟精度依次达到96%、95%和93%。这一模拟方法适用于多尺度耕地地力模拟研究,可为大尺度耕地地力模拟及配方施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