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88篇
  免费   4497篇
  国内免费   5313篇
林业   6535篇
农学   4952篇
基础科学   3987篇
  21190篇
综合类   49174篇
农作物   3470篇
水产渔业   1023篇
畜牧兽医   7910篇
园艺   6486篇
植物保护   3871篇
  2024年   1036篇
  2023年   3289篇
  2022年   3404篇
  2021年   3556篇
  2020年   3269篇
  2019年   3808篇
  2018年   2304篇
  2017年   3319篇
  2016年   4015篇
  2015年   3961篇
  2014年   5652篇
  2013年   5581篇
  2012年   6898篇
  2011年   6708篇
  2010年   5896篇
  2009年   5813篇
  2008年   5776篇
  2007年   4792篇
  2006年   4415篇
  2005年   4017篇
  2004年   2875篇
  2003年   2469篇
  2002年   1991篇
  2001年   1806篇
  2000年   1459篇
  1999年   1226篇
  1998年   992篇
  1997年   942篇
  1996年   863篇
  1995年   876篇
  1994年   857篇
  1993年   833篇
  1992年   811篇
  1991年   964篇
  1990年   770篇
  1989年   757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2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8篇
  1965年   20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04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21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6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11.
樟子松(Pinussylvestnisvar.mongolica Litv.),为松科乔木,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根系非常发达,适应性强,耐土壤瘠薄,耐旱耐寒,最喜阳光,喜酸性和中性土壤。樟子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速生用材林、防护林、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由于樟子松种子较小,幼苗年生长量小,并且病害严重(主要为立枯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较难培育的树种。我们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操作性很强的樟子松幼苗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912.
福建乌龙茶茶园土壤与茶叶中稀土含量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锻炼 《中国茶叶》2011,(10):22-24
乌龙茶是我国重要的茶类之一,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出口创汇和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如何提高乌龙茶的品质和产量受到地方政府及茶农们的广泛关注。由于稀土肥在茶叶生产上所起的显著增产、提质作用,使得稀土肥料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地使用。本文主要通过对茶园土壤中稀土及相应茶园茶叶的研究,探讨土壤中稀土与茶叶之间的迁移规律,为开展茶叶生产中稀土肥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13.
<正>连日来,不少菜农给笔者打来电话反映:丝瓜出现不少大头瓜。笔者实地查看了出现大头瓜的棚室,来分析一下丝瓜出现大头瓜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瓜条顶部的瓜肉生长情况与内部种子的发育状况有密切关系,花芽分化不良、授粉不均匀、叶片供应的营养不足等原因,都会导致瓜条内种子发育不均衡,有机营养的分配也就会出现偏差,导致瓜条不同部分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出现大头瓜。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914.
黄茹清 《湖南农机》2014,(5):138-139
技工学校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这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密不可分;文章从技工院校开设的物理教学为出发点,紧密结合专业课教育教学工作,来研究物理教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915.
杜贵勇 《蔬菜》2014,(2):69-70
万载县是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已有十多年的有机生姜种植历史,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为害日趋严重,为有效防治病害,提出防治上要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措施,充分发挥自然的控害作用,创造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生息而不利于病虫孳生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增进生物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同时结合生产实践,对生姜田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提出具体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916.
为探索“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的改善作用,为龙陵县酸化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在勐冒村实施了“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在水稻上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具有一定的改善土壤酸碱度和降低土壤容重的能力;能明显改善水稻有效穗、穗粒数等生物学性状;亩产量与对照相比增产13.22%,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17.
对于国家长远发展而言,碳汇林是较为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国家造林效率,还能对环境进行优化,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此时,碳汇林造林技术显得极为重要,技术人员必须对自身工作加以重视,保证能够增强碳汇林造林力度,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18.
通过对比球墨铸铁与进口铲尖在相同时间、相同工作量下的失重量,探究了两种材质的耐磨性能,验证了球墨铸铁铲尖作为铸钢铲尖替代品的可能性。在相同工作量时,球墨铸铁的耐磨性能与进口铲尖一致。深松技术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球墨铸铁铲尖作为进口铲尖的替代品,同样能达到深松的效果,使土壤的容重降低并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根据数据显示,深松前土壤含水率为14.29%,深松后土壤含水率为15.30%,深松后土壤平均含水率提高1%,深松前土壤容重为1.92g/cm~3,深松后土壤容重为1.35g/cm~3,深松后土壤容重降低0.57g/cm~3,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919.
本主要针对造林对陆地碳汇影响进行研究,肯定了造林对陆地碳汇变化的联系,详细阐述造林对陆地碳汇的影响,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20.
对20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进行5种不同强度的疏伐,伐后郁闭度分别为0.4(T1),0.5(T2),0.6(T3),0.7(T4),0.8(T5),后在其林下套种肉桂(Cinnamomum cassia),形成马尾松、肉桂人工复层林,应用相对生长法和样方收获法研究其不同混交模式林分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碳素含量大小排序为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土壤层,分别为(475.96±13.59)、(469.64±2.41)、(443.34±2.04)、(425.94±2.03)、(21.10±0.35)g/kg。乔木层中马尾松各不同处理平均碳素含量排序为T1T4T3T5T2;肉桂平均碳素含量大小排序则为T2T4T1T3。在5个不同处理中,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序列均表现一致:乔木层土壤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和枯枝落叶层的碳储量随着林分郁闭度增加而增加,而灌木层、草本层以及土壤层碳储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5个不同处理中,以马尾松纯林的碳储量高于其它4个不同混交;马尾松肉桂以1∶5.4比例混交时,总碳储量在混交林中最大,达117.32t/hm2,且乔木层大于纯林,林分固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