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59篇
  免费   4812篇
  国内免费   7539篇
林业   7355篇
农学   4340篇
基础科学   7560篇
  24246篇
综合类   49143篇
农作物   2937篇
水产渔业   674篇
畜牧兽医   5263篇
园艺   4958篇
植物保护   3634篇
  2024年   1191篇
  2023年   3628篇
  2022年   3884篇
  2021年   4079篇
  2020年   3779篇
  2019年   4269篇
  2018年   2643篇
  2017年   3755篇
  2016年   4485篇
  2015年   4416篇
  2014年   5547篇
  2013年   5531篇
  2012年   6538篇
  2011年   6265篇
  2010年   5660篇
  2009年   5388篇
  2008年   5412篇
  2007年   4467篇
  2006年   4016篇
  2005年   3697篇
  2004年   2652篇
  2003年   2266篇
  2002年   1795篇
  2001年   1689篇
  2000年   1465篇
  1999年   1280篇
  1998年   1131篇
  1997年   1080篇
  1996年   986篇
  1995年   1020篇
  1994年   965篇
  1993年   962篇
  1992年   876篇
  1991年   1057篇
  1990年   842篇
  1989年   779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9篇
  1965年   18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04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21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6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6 毫秒
991.
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空运和铁路两种运输方式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但公路仍然是中国现阶段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隧道是公路的一部分,为了保证车辆安全通过隧道,驾驶员的视觉感知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方法分析隧道照明的特殊结构,结合人眼中间视觉可见度的特征,构建基于隧道照明中间视觉可见度的模型。结果获得人眼中间视觉的敏感波长范围,建立中间视觉可见度的函数关系式,并模拟设置合理的隧道照明参数。通过实验验证了在中间视觉下,人眼的可见度和清晰度达到最佳。结论构建的基于隧道照明中间视觉可见度的模型能提高人眼的视觉效果,保障车辆安全通过隧道,为隧道照明设备设置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大型喷雾机喷杆钟摆式主被动悬架系统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和随机干扰导致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对基于模型补偿的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建立了钟摆式主被动悬架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和调节机构几何方程,基于模型设计了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综合悬架系统和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模型中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同时兼顾系统未补偿的摩擦力和外部扰动等不确定非线性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证明,在同时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和不确定非线性的情况下,设计的控制器可以保证系统输出跟踪控制的暂态性能和稳态精度。以单出杆液压作动器驱动的28m大型喷杆主被动悬架为例,借助建立的大型喷杆悬架半实物仿真平台进行了控制算法的试验验证,并使用Stewart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模拟底盘的运动干扰,与反馈线性化控制器、鲁棒反馈控制器、PID控制器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模型补偿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最大跟踪误差0.148°,而反馈线性化控制器最大跟踪误差0.201°,鲁棒反馈控制器最大跟踪误差0.51°,PID控制器最大跟踪误差0.48°。设计的控制器在同时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和扰动的情况下,使用较小的反馈增益能够保证渐进跟踪性能和稳态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993.
盐渍化灌区节水改造后土壤盐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沈乌灌域节水改造后因地下水水位变化造成的土壤盐分重分布规律,采用区域土壤信息定点监测,并结合经典统计学、空间插值、缓冲区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节水改造前后沈乌灌域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时空分布规律及不同改造年限区域土壤盐分变化差异。结果表明:节水改造后,秋浇前土壤整体含盐量平均降幅7. 30%,秋浇水量减少,秋浇后土壤盐分淋洗效果减弱9. 26%;空间上,土壤盐分高值区(大于6 g/kg)多位于地下水埋深较浅的东北和南部区域,低值区(小于2 g/kg)位于西南和东部沙区。节水改造后,秋浇前土壤盐分全局Moran’s I指数平均增幅为5%,空间相关性增强;秋浇水量减少,全局Moran’s I指数变化不显著,秋浇作用对土壤盐分空间自相关影响度减弱。由LISA集聚分析可知,改造后、秋浇前南部高-高显著区向不显著和高-低区转变,秋浇后南部集聚特征仍十分显著,存在盐渍化风险,改造后仍是盐渍化防治重点区域。针对中度耐盐作物,沈乌灌域耕层作物生长安全区和深层非盐渍土面积比例分别为49. 66%和71. 57%;改造后,秋浇前耕层作物生长安全区和深层非盐渍土分别增加4. 82、1. 85个百分点,秋浇后,耕层作物生长安全区面积增幅下降5. 02个百分点,深层变化不显著。不同距离缓冲区对平均土壤含盐量的解释能力较强,长期改造区和短期改造区受渠道影响半径分别为1. 5 km和0. 7 km,长期改造区缓冲区内平均土壤含盐量下降速率高于短期改造区,均一化程度较高。综上所述,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土壤盐渍化程度减轻,作物生长安全区面积增加,表聚作用弱化,秋浇水量减少,土壤盐分淋洗效果减弱,土壤环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94.
995.
通过模型模拟研究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动态演替及突变是开展可持续营林研究的方法之一。宏观生态学中的Taylor幂法则用于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方差与其平均值之间的关系,一般遵守幂函数Variance=a×Mean~b。本研究利用一个基于个体的森林模拟器(SORTIE-ND),采用场景模拟法,模拟不同降水量条件下植物种群时空变异特征,并探讨表征均值和方差关系的b值在不同场景下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遭遇重大干扰时,Taylor幂法则中b值在逼近阈值点时发生改变;在时间抽样情景下,Taylor幂法则中b值受抽样样方大小的影响;而在空间抽样时Taylor幂法则中b值受种群初始密度改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王建  陈静芬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138-139
通过对萧县砂土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增施有机肥、秸秆综合利用、轮作间作、深耕深翻、测土配方施肥及节水灌溉等改良利用技术,以期为萧县砂土土壤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探究灌溉水中盐离子浓度及类型对土壤裂缝变化过程的影响,为南方灌溉用水安全提供数据理论支持,采用蒸馏水配置15,10,5和2.5 g/L等4个质量浓度梯度的NaCl,KCl,CaCl2和MgCl2等4种类型溶液,分别浸泡南方亚热带地区的典型红壤,并且采用恒温蒸发模拟干燥过程和喷湿法模拟增湿过程,结合数字图像技术提取土壤表层开裂闭合过程中裂缝主要几何参数,分析盐阳离子类型对红壤裂缝发育过程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干燥过程中,裂缝在土壤质量含水率由30%降至10%时增长最快;在质量含水率低于10%后达到最大值并保持稳定不变.红壤的裂缝面积密度与4种盐阳离子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裂缝长度密度与K+及Mg2+呈极显著负相关,与Ca2+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种盐阳离子对红壤开裂面积促进程度深浅顺序为Na+,K+,Ca2+,Mg2+;4种不同离子浓度的处理中,NaCl质量浓度为10 g/L,而KCl,CaCl2和MgCl2质量浓度为15 g/L的溶液对红壤开裂促进效果最好,其裂缝面积相比于蒸馏水处理分别增大了155.0%,160.1%,109.4%和39.2%.红壤的开裂含水率低于闭合含水率,4种盐阳离子浸泡后会使红壤的开裂含水率和闭合含水率均升高.  相似文献   
998.
李少青 《现代园艺》2014,(18):10-11
毛竹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具有生长周期短、竹材、竹笋产量高的特点,但是,当前我国毛竹存在经营水平低的现象,由于杉木是南方较为丰富的资源,因此,将毛竹与杉木进行混交造林,其不仅可以改善土壤养分,也可以促进林木生长,因此,本文进行毛竹杉木混交造林对土壤养分及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99.
古雷半岛位于福建省南部漳州市内,随着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二甲苯(PX)项目的扩建,在非正常工况下,厂区内二甲苯、石油类等有机物发生泄漏时,必将对区内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本文针对古雷半岛南部敏感区的分布特点及地下水功能特点,选择龙口村一带作为地下水污染预测与防治研究区,主要分析腾龙芳烃输油管道发生渗漏后对区域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影响,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林分起源对立木生物量模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杉木和马尾松604株样木的地上生物量和212株样木的地下生物量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非线性混合模型和哑变量模型方法,建立了包含林分起源的立木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模型,分析了林分起源对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起源的立木地上生物量模型没有明显差异,而地下生物量模型则存在显著差异,相同直径和树高天然林木的地下生物量明显高于人工林木;杉木天然林木的地下生物量比人工林木大近30%,而马尾松天然林木的地下生物量比人工林木要大约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