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2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69篇
  171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泵站竖井进水流道数值模拟与装置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ANS)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SIMPLEC算法,对椭圆型线前置竖井贯流进水流道内的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揭示了竖井进水流道内流场、特征断面的速度分布及水力损失规律。对椭圆型线竖井进水流道与出水流道匹配组成的模型泵装置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得出了4种叶片角度下的泵装置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椭圆型线设计的竖井进水流道合理;大型低扬程泵站采用卧式竖井贯流结构,泵装置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大泵出水流道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泵站技术规范》出水流道一维流动的设计思路,对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对虹吸式出水流道,除将规范上人工设计过程程序化外,还提出先设计流道内流速下降梯度模型,再反算各过水断面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对直管式出水流道。因为它近似于“反肘形”进水流道,提出按肘形进水流道的设计与绘图软件Auto CAD接口,使其设计与绘图成为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ANS)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SIMPLEC算法,数值模拟了新型箱涵式出水流道5种不同喇叭管悬空高度和无喇叭管方案、4种不同后壁距以及3种不同后壁型线流道内流场,预测了旋涡发生位置和形态,分析了流道纵向剖面、喇叭口及出水柱状面上速度分布规律。数值计算得出了各方案流道摩阻系数,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新型箱涵式出水流道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含沙水流水轮机转轮的改型与抗磨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进行高含沙水流水轮机转轮的改型研究,关键是要从正确确定转轮设计参数和轴面流道型式入手,根据三维水力设计理论,考虑导叶与转轮匹配关系进行叶型设计,针对不同破坏机理选择强磨蚀区采用金属喷涂或非金属保护等综合措施,使水轮机在高舍沙水流中运行时出力增加、抗磨蚀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浪底水库首次调水调沙期间,错过了治理二级悬河的大好时机。二级悬河的形成是人类活动侵占河道,限制水流游荡的结果,二级悬河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抢险格局。淤高滩地和刷深河槽是治理二级悬河的基本途径,移民建镇是治理二级悬河的必要措施。今后的治理要与降低潼关高程、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下游宽河道整治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高含沙洪水的漫滩淤积从整体上根本改观二级悬河的严峻局面。  相似文献   
16.
朱伟峰  马永胜 《节水灌溉》2007,(2):32-33,36
在GIS环境下采用美国ESRI提供的水文模块,利用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USGS)提供的SRTM 90m DEM原始数据.以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为例,进行了相关的流域分析,包括水流方向模拟、河网提取、流域界线划定及子流域划分等多项内容,为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研究提供了基础的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新型肘形进水流道,具有型线简单,容易设计和施工方便等优点。采用定常雷诺平均N S方程和标准kε紊流模型,数值模拟了该新型肘形进水流道的三维紊流。在详细分析内部流态的基础上,从流道出口断面轴向流速分布均匀度、出口水流偏流角和流道阻力系数3个方面对其水力特性进行了全面的预测,并与按常规设计的肘形进水流道的水力特性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新型肘形进水流道具有优良的水力特性,出口水流的轴向流速分布均匀度高,偏流角小,可为水泵提供良好的进水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电容式水流泥沙含量传感器温度补偿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行研制的电容传感器测量了水流中泥沙含量与传感器输出电压,研究了测量水流泥沙含量的温度补偿技术。结果表明,水流泥沙含量与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呈线性关系,传感器的输出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通过对温度的监测并由软件实现补偿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测量的精度;该方法能得到工作温度范围非标定条件下任一温度状态的输入-输出特性,可显著提高其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陡坡消能塘水流在塘末端转向 90°进入下游渠道是一种特殊的布置形式。通过对一实际工程消能塘的水力计算与物理模型试验验证 ,提出了此类消能塘体型的设计方法并对设计计算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针对湖北省新滩口泵站钟型流道和28CJ56轴流泵运行振动噪音大、效率低、电机负荷率低等问题,基于全流道数值仿真推荐模型试验方案(簸箕型及钟II型方案),进行泵站装置模型试验。通过对实测结果的分析,进行关于装置运行安全、效率以及工程改造可行性、工程量等方面的比较,最后提出该站更新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