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5篇
  14篇
综合类   97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本文对生长在新疆乌鲁木齐盐湖的卤虫(A.urumuqinica)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发现产于该湖的卤虫5月上旬虫卵开始孵化,至7月初性成熟,虫卵的孵化期差异很大,研究表明,水位、风和水温是影响孵化期的因素。研究还证实,该湖卤虫只有一个世代,生殖方式为孤雌性卵生。统计资料表明,该湖卤虫成熟后的第一次怀卵量很低,平均只有6.37粒/个,这可能与水温、风力、饵料等环境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2.
卤虫,又叫丰年虫或盐水丰年虫、盐虫子等,其休眠卵被称为卤虫卵,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无甲目、丰年虫科.是广温广盐广分布种类,在盐田盐湖中分布尤多,故称为盐水丰年虫.  相似文献   
83.
内蒙古吉兰泰地区的天然梭梭林人为破坏严重,其生境的主要特征为干旱性强,年平均降水量104.7mm,旱年占33%,且全年降水量的92%为日降水量小于5mm的无效降水。地貌类型简单,平缓沙地,沙丘、低洼地交错分布,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其下有粘土间层,梭梭根系发达,垂直根可深达地下水湿润区,水平根幅在100m_2以上,亦多层分布。平缓沙地和沙丘是梭梭林的适宜生境,因人为破坏情况不同,经聚类划分为5种基本类型,它们反应了梭梭林不同受害强度。  相似文献   
84.
《中国农资》2013,(37):12
9月16日中国氯化钾批发价格指数(CKPI)为2212.66点上周(9月9日—9月13日),盐湖集团价格下调,氯化钾市场继续走跌。9月16日,中国氯化钾批发价格指数(CKPI)为2212.66点,环比下跌64.16点,跌幅为2.82%;比基期下跌1077.94点,跌幅为32.76%。供应情况:国产钾肥方面,盐湖集团将其氯化钾销售价格大幅下调300元/吨,60%晶体氯化钾到站报价为2100元/吨,60%粉状氯化钾到站报价为2060元/吨。由于此次调价幅度与此前市场心理预判基本一致,所以市场反应较为平静。受国产钾肥市场影响,部分港口价格小幅下滑,同时南方港口库存压力加大,商家甩  相似文献   
85.
86.
<正>肥料的增加量主要来自于氮、磷、钾等化肥。但目前我国氮、磷、钾肥比例严重失调,钾肥施用比重过低,施用化肥中氮:磷:钾仅为1:0.4:0.16,远低于发达国家1:0.42:0.42的平均水平,造成我国耕地缺  相似文献   
87.
常平村是三国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东,南依绵延起伏的中条山,西接车水马龙的解州镇,北傍中国最大的无机盐基地——盐湖.全村356户、1426口人,1000余亩耕地,农作物主要以粮棉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相似文献   
88.
吉兰泰盐湖位于内蒙古西部贺兰山以西的吉兰泰凹陷中.早在清代时期,该盐湖就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盐原材料基地.经历数年来的大规模开采,该盐湖石盐资源出现了危机.虽然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未能从根本上遏制可开采资源日渐减少的趋势.尽管前人多以时间为主线研究了吉兰泰盐湖的演化过程,但对盐湖资源及其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少.因此,文中收集了吉兰泰盐湖地区的水文地质钻孔资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对石盐矿层及其下伏深湖亚相地层进行空间分析,尝试探讨吉兰泰盐湖的空间演化并在当前采盐区周边探寻可采资源潜力.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文中认为自距今10ka以来湖盆中心向东北部发生了约3km的迁移;在现今吉兰泰盐湖的工业采区的西南部地区存在约1300万t的潜在石盐储量,盐层厚约2m,延伸面积约6km2.  相似文献   
89.
由于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植被碳蓄积量了解的缺乏,故在预测气候变化中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很有必要对不同生态系统碳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本文以干旱盐湖为研究对象,探究盐湖生态系统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无机碳呈无规律分布;100 cm土层内有机碳密度介于7.55-15.75 kg·m^-2之间,平均为12.54 kg·m^-2,占植物群落和土壤总有机碳密度的97.84%。黑果枸杞和铃铛刺为盐生群落的优势种,地上平均生物量为261.38 g·m^-2,占总生物量的70.49%,草本植物群落平均生物量仅为109.45g·m^-2;灌木和草本层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凋落物层(84.81±9.22)g·m^-2和(79.76±8.61)g·m^-2。盐生植物地下生物量随土层的增加而降低,0-100 cm土层总地下生物量为77.74 g·m^-2。盐生植物总生物量碳密度为276.48 g·m^-2,其中地上、凋落物和地下生物量分别占62.09%、25.75%和12.16%;地上植被和凋落物碳密度显著高于草本植物,根系生物量碳密度在剖面上分布不均,96.55%集中在0-50 cm土层。盐生植物地上地下以及凋落物平均碳含量43.09%,与经验系数(50%)换算得到碳密度相比实际碳密度高出13.80%,这将对植被碳储量的估算产生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90.
吉兰泰盐湖防风固沙林体系土壤理化性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兰泰盐湖防风固沙林体系为对象,通过测定不同部位土壤理化性状,评估该防风固沙林体系防沙治沙效益,并可为干旱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吉兰泰盐湖防风固沙林带营建35年后,在林带拦截风蚀物质和植被改良共同作用下,原有流沙质地发生了明显改变。与流动沙垄相比,防护林带土壤细砂及粉粒含量显著增加,其增幅分别为30.55%,500.00%,粗砂含量与流动沙垄相比减少27.00%。(2)防护林带内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及全氮含量最高,分别是流动沙垄的252%,665%,1 466%;全磷各样地差异不明显,盐湖湖心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流动沙垄的276%和202%;过渡带白刺灌丛样地土壤全钾含量最高,为流动沙垄的153%。总体上各养分含量与中砂、细砂、极细砂和粉粒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3)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钾素能够综合反映防护林体系土壤质量改良效果,且防护林带土壤综合养分最高。在历经35年发展后,防护林带土壤速效氮、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204.20%,90.63%,94.11%,说明防风固沙林体系对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研究成果可为评价吉兰泰盐湖防风固沙林体系防护效益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