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2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302篇
林业   899篇
农学   256篇
基础科学   214篇
  1079篇
综合类   3384篇
农作物   182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1015篇
园艺   268篇
植物保护   287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探究食用菌菌渣组合猪粪好氧堆肥的效果。对比纯菌渣组及菌渣1∶1猪粪组在堆肥过程中物料的理化性质及养分变化,结果表明,菌渣猪粪堆肥可缩短堆肥周期,提高堆肥质量,物料含有机质34.6%,pH 8.1,含水率27.6%,含总养分8.26%,含机械杂质0.46%,均满足《有机肥料:NY/T 525—2021》中的指标要求。菌渣组合猪粪堆肥是一种有效、可持续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方法,具有环境效益和农业效益,有助于农业部门的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实践。  相似文献   
932.
为研究鲜食玉米秸秆还田腐解特征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万糯2000收获后产生的玉米秸秆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深度秸秆还田腐解特征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后秸秆还田的秸秆腐解率及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明显高于秋后秸秆还田,土壤容重明显低于秋后秸秆还田;收获后秸秆浅翻还田的秸秆腐解率及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时长、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比收获后深翻还田分别提高13.6%、14.0%、13.2%、36.4%、7.3%、20.1%、7.1%,土壤容重比深翻还田降低4.5%。综上所述,收获后秸秆还田比秋后秸秆还田效果好,收获后秸秆浅翻还田优于收获后秸秆深翻还田。  相似文献   
933.
探究竖管通气对覆盖栽培条件下雷竹生长的影响,为雷竹林集约化经营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技术。本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不覆盖不通气(CK)、不覆盖通气(A)、覆盖不通气(M)、覆盖通气(MA),分析各处理的土壤氧气浓度、土壤矿质元素以及雷竹根系活力、光合参数等指标,探究通气对集约经营雷竹林生长及立地条件的影响。与不覆盖处理(CK)相比,覆盖处理(M)显著增加了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等的含量,而覆盖加通气处理(MA)则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等物质的分解;在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的各土层中,覆盖通气处理(MA)下的土壤氧气含量比覆盖处理(M)分别提高了:26.19%、28.36%、30.77%、26.92%(P<0.05)。MA处理下的雷竹根系活力比M处理增加了57.16%(P<0.05),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了49.47%(P<0.05)。竖管通气显著改善了雷竹林因长期覆盖经营而引起的土壤缺氧、雷竹根系生长不良、净光合速率降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934.
除草剂阿特拉津已经对中国北方农田土壤产生了较高的污染风险,对其有效的原位修复已成为研究热点。微生物修复技术因具备高效、廉价、生态友好等优势,利用其进行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土壤成分、酸碱度、物理结构、养分水平等方面,分别详尽的阐述了土壤因子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解吸动力学、功能微生物的增殖与活力的影响。同时,也为今后增强微生物原位修复效果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方案。总之,本文可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方式的因地制宜选择与推广奠定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强化微生物原位修复污染土壤的效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35.
坡耕地等高反坡阶整地年限对土壤改良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等高反坡阶整地改良红壤坡耕地土壤质量的效果,利用田间定位试验,以滇中昆明松华坝迤者流域坡耕地试验区已实施等高反坡阶整地措施3(CRT 3),7(CRT 7),9(CRT 9)年的样地及原状坡耕地(CK)为研究对象,结合各样地玉米产量探明实施年限对土壤结构、肥力和酶活性特征的影响.结果 表明:等高反坡阶整地年限显著...  相似文献   
936.
间伐强度对湿地松木材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处理 (未间伐、弱度 (伐去株数 18 6 % )、中度 (伐去 35 7% )、强度 (伐去5 2 9% ) )的 19年生湿地松林分其林木木材的主要材性指标进行全面测试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间伐后 8a ,间伐强度对湿地松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径向全干缩率、体积全干缩率、差异干缩、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径向抗剪强度及端面硬度有显著影响 ;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 ,树干年生长轮平均宽度、木材差异干缩是增大的 ,而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硬度等主要力学性质则是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37.
本研究利用TAIL-PCR法克隆小花棘豆内生真菌A. oxyrtropis OW7.8 sac启动子序列,并进行功能元件预测;构建pBARGPEI-mCherry-sac启动子表达载体,将该表达载体转化OW7.8原生质体,经再生培养得sac启动子转录激活功能株。提取分离A. oxyrtropis OW7.8中的Sac,对其进行酶活力、最适pH值、最适温度、Km和Vmax研究。结果表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到转录激活功能株有明亮红色荧光,而野生株OW7.8无红色荧光,sac启动子驱动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录。Sac逆向反应的最适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24℃;以酵母氨酸为底物的Km=0.142 mmol/L、Vmax=0.067μmol/min,以NADP+为底物的Km=0.457 mmol/L、Vmax=0.235μmol/min。为深入研究该内生真菌SW生物合成途径与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38.
土壤酶活性是表征土壤肥力水平和养分转化的重要指标,揭示种植模式和季节变化对茶园土壤酶活性影响,阐明影响茶园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合理评估有机茶种植的土壤生态效应提供理论依据。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以武夷山茶区3种类型样地,即林地(FD)、常规茶园(CT)和有机茶园(OT)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参与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的6种酶活性,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显示,与林地土壤相比,常规种植模式茶园土壤铵态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全钾和pH显著降低;相比常规茶园,有机茶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土壤pH有所增加,土壤养分比例更为协调。种植模式和季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显著。与林地土壤相比,常规茶园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下降了12.05%~63.55%,有机茶园土壤脲酶显著提高了324.95%,种植模式并未改变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总体而言,夏秋季节(5月和8月)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冬春季节(11月和2月),...  相似文献   
939.
刺参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丹彤 《水产学报》2005,29(5):654-658
为探寻刺参药用价值,探索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等生物功能。将刺参(Apotichopusjaponicus)经磷酸盐缓冲溶液抽提,20%~75%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200分子筛层析,得到刺参凝集素(AJL)。用Sephadex G-200分子筛层析测得其分子量为85 652Da。AJL的含糖量为20.9%。该凝集素可以凝集人的A、B、AB、O型红细胞,且对A型红细胞凝集作用最强,在对兔、鼠、鲤鱼、鸡和人的A、B、AB、O红细胞的凝集作用中,对鸡的凝集作用最强。该凝集素凝集兔红细胞的作用不被D-果糖、D-甘露糖、γ-球蛋白、葡萄糖、蔗糖、甘露聚糖所抑制,而被牛甲状腺球蛋白所抑制,其最小抑制浓度为1.55mg.mL-1。该凝集素凝集兔红细胞的作用不被二价金属离子Ca2 、Mg2 及EDTA所抑制。该凝集素在pH4.0~10.14系列缓冲液中均有活性,其中在pH4.4~7.5范围内血凝活性最高。该凝集活性在90℃加热30min后仍然对红细胞有凝集活性,显示出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0.
柳蝙蛾危害对水曲柳木材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同一立地条件柳蝙蛾危害的幼龄水曲柳,将其木材分4组:健康株、危害1a化学防治后愈合株、柳蝙蛾危害1a未防治株、危害3a以上的水曲柳。对危害部位进行解剖学、物理学实验,结果表明:柳蝙蛾对水曲柳木材的密度、硬度、胞壁率、年轮宽、纤维长度几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化学防治后1a密度这一指标恢复正常水曲柳的密度;年轮宽在被害后第三年才能恢复;对硬度的影响在以后的3a仍十分明显,纤维长度同硬度影响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