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967篇
  免费   5561篇
  国内免费   6902篇
林业   6259篇
农学   11327篇
基础科学   32579篇
  25340篇
综合类   134160篇
农作物   5600篇
水产渔业   1444篇
畜牧兽医   14558篇
园艺   11714篇
植物保护   4449篇
  2024年   1320篇
  2023年   4313篇
  2022年   4838篇
  2021年   5647篇
  2020年   5190篇
  2019年   6736篇
  2018年   2829篇
  2017年   5131篇
  2016年   5997篇
  2015年   7455篇
  2014年   14607篇
  2013年   13648篇
  2012年   18089篇
  2011年   18158篇
  2010年   16096篇
  2009年   15879篇
  2008年   15470篇
  2007年   13109篇
  2006年   12757篇
  2005年   11032篇
  2004年   7830篇
  2003年   6702篇
  2002年   5306篇
  2001年   5398篇
  2000年   4457篇
  1999年   3073篇
  1998年   2401篇
  1997年   1891篇
  1996年   1523篇
  1995年   1620篇
  1994年   1602篇
  1993年   1559篇
  1992年   1186篇
  1991年   1259篇
  1990年   1023篇
  1989年   1152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123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4篇
  1977年   25篇
  1965年   96篇
  1957年   155篇
  1955年   22篇
  1953年   89篇
  1952年   21篇
  1951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31.
槟榔芋软腐病土壤拮抗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槟榔芋软腐病进行生物防治,从槟榔芋根际土壤分离出53株细菌,经离体球茎拮抗筛选,获得9株对槟榔芋软腐病具有拮抗效果的细菌。拮抗菌的拮抗机制分析表明,拮抗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不是由于产生次生抑菌物质引起的,这种拮抗方式不会引起病原菌的耐药性突变,因此更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2.
薛华 《种子世界》2021,(8):0147-0149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生活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人们越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人们越发关注绿色无污染的产品,也就增大了绿色农作物的市场需求。对此,相关部门就需要不断加强对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进一步为人们提供更为健康、安全的食品。在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过程中,由于是一项低碳环保的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农业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的生产生态化。  相似文献   
33.
为探寻较为合理且高效的石漠化植被修复的治理模式,为今后选择治理石漠化的植被组合提供参考依据.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设置样地,选择3种治理模式:模式一为针叶林(马尾松、柏木),模式二为阔叶林(壳斗类,杂灌),模式三为灌木林(荚蒾、杂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模式二治理下的土壤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模式,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罗尔斯通氏菌菌属(H16)、Gaiella、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Haliangium、子囊菌门(Ascomycoat)、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其优势菌属,且与土壤中大多数营养物质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石漠化治理效果表现为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三,所以模式二的石漠化治理能力更好.  相似文献   
34.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地采用马铃薯连作模式,设置3个施肥处理,即:单施化肥(T)、有机肥配施化肥(YTF 1/2)、全量有机肥(YTF)。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土壤指标有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有效磷。YTF处理较T处理可分别显著(P<0.05)降低土壤容重16.8%,增加土壤孔隙度12.7%,提升饱和导水率25.3%。YTF处理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43.0%,但各处理间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较之T处理,YTF处理亦可显著提升土壤团聚体含量。YTF和YTF 1/2处理可分别较T处理提升马铃薯产量24.6%和12.8%。因此,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亦能促产增收。  相似文献   
35.
探究不同种类杜鹃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为野生杜鹃林土壤养分含量和判断土壤养分限制作用提供依据.以贵州百里杜鹃林区3种优势种马缨杜鹃、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SMB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养分、SMBC、SMBN、SMBP含量不同.迷人杜鹃林的SMBC、SMBN显著高于马缨杜鹃林和露珠杜鹃林,SMBP含量为露珠杜鹃林>迷人杜鹃林>马缨杜鹃林.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SMBC/SMBP和SMBN/SMBP差异显著,但土壤SMBC/SMBN无显著差异.表明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SMBC/SMBN具有内稳性;不同种类杜鹃林SMBC/SMBP适合作为根际生态系统限制性营养的指标.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农业环保生产现状,找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期可以促使农业生产活动模式得到改进。【方法】从现阶段污染现状以及农业环保生产问题出发,对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当前农业环保生产问题较为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针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干预和处理才能够提升农业发展的健康性水平。【结论】在农业环保生产过程中,应当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政策,增加资金投入量,重点针对农用化学物质进行管理,重视向农民渗透农业环保意识,改善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以此来形成绿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7.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条件下,传统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正在面临极大的挑战。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迫在眉睫。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逆序教学模式,通过上课前的课堂准备、课堂翻转及课堂效果评价等教学环节,有望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河南科技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8.
杨爽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2):84-89
本研究利用2017年墨脱县农田测土配方项目土壤调查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墨脱县耕层土壤有机质(SOM)、碱解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养分含量现状及分布特征,以期为墨脱县耕地土壤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前墨脱全县土壤SOM、AN、AP和AK平均含量为89.18 g/kg、201.25 mg/kg、11.23 mg/kg、313.17 mg/kg;90%的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处于丰富水平;83%的土壤样本碱解氮含量处于丰富、稍丰等级;84%的土壤样本速效磷含量在中等及中等以下肥力水平;46%的土壤样本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SOM、AK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AN含量由北至南呈升高趋势,土壤AP整体上没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墨脱县耕地土壤养分整体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丰富,氮素养分较丰富,磷素养分缺乏现象普遍,钾素养分部分区域缺乏。为提升墨脱县耕地土壤肥力水平,各乡镇应该因地制宜进行土壤培肥。  相似文献   
39.
宗燕 《种子世界》2021,(9):0108-0110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农业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非常明显,农业有关工作的开展,需要得到广大人员的重视,进而满足社会大众的根本需要。另外,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做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以及推广应用策略的分析,不仅仅关系着国内民生工作的开展,也同样关系着国内农业发展转型的根本性动力。本文基于这样的前提,将会着重分析农作物全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措施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根本性参考。  相似文献   
40.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专业化和规范化先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为了普及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与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我国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成功转型,实现农业产业的高质高效发展。需要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探索日新月异的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