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4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95篇
林业   426篇
农学   444篇
基础科学   102篇
  322篇
综合类   2445篇
农作物   323篇
水产渔业   116篇
畜牧兽医   227篇
园艺   683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苹果开心形树冠不同部位光合与蒸腾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18年生开心形富士苹果(Malus pumila Mill. ‘Red Fuji’) 为试材, 定点测定了冠层不同部位晴天时的光照分布、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结果表明, 树冠外围的光照强度、单叶光合能力比较高, 内膛、中部和外围叶片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13.46、14.69和15.98μmol·m- 2 ·s- 1。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而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 在中午外围叶片的蒸腾速率略有降低。内膛、中部和外围叶片在晴天的平均光合速率分别为4.53、6.63和6.54μmol·m- 2 ·s- 1 , 平均蒸腾速率分别为3.36、4.06和4.40μmol·m- 2 ·s- 1。这说明苹果在冠层不同部位的光合与蒸腾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别, 冠层中部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大, 外围的蒸腾能力最强, 内膛最差。  相似文献   
912.
以盆栽太行红豆杉为材料,于2019和2020年通过将滴灌滴头正下方20 cm深处的土壤基质势分别设定为-10(W1)、-20(W2)、-30(W3)、-40(W4)、-50 kPa(W5)5个下限,分析不同土壤基质势对红豆杉生理特性及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W2处理显著提升了红豆杉的光合能力,2019年和2020年W2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比W5提升了98.18%和106.62%。另外,W2显著提升了红豆杉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AQE)和暗呼吸速率(Rd),2019年和2020年W2叶片AQE分别比W5增长了80.76%和26.32%,Rd分别增长了34.39%和42.12%。同时红豆杉叶片光饱和点(L_(s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_(max))在2 a内均在W2达到最大值,2019年W2叶片L_(sp)和Pn_(max)分别为961.59μmol·m~(-2)·s~(-1)和3.656μmol·m~(-2)·s~(-1),2020年分别为865.25μmol·m~(-2)·s~(-1)和3.850μmol·m~(-2)·s~(-1)。且W2叶片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59 mg·g~(-1)和3.42 mg·g~(-1),因此W2有利于提升红豆杉的光合能力。(2)试验前期,各处理红豆杉叶片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在W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比W1和W5处理增长了10.36%和14.56%。在试验后期,W4和W5处理的叶片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在W5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比W1、W2、W3和W4增长了30.34%、40.88%、34.32%、5.37%,可溶性蛋白含量在W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比W1、W3、W4和W5提升了14.35%、11.39%、28.53%、47.31%。红豆杉对于短期水分亏缺有一定的抗性,长期水分亏缺时,红豆杉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3)土壤基质势显著调控了红豆杉叶片黄酮和多糖含量,2019年和2020年红豆杉叶片黄酮含量均于W3处理达到最大值,多糖含量在W2达到最大值。因此,将滴灌滴头正下方20 cm深处的土壤基质势下限设定为-20 kPa有利于提升红豆杉的光合能力、生理活性和叶片多糖含量,设定为-30 kPa有利于提升红豆杉叶片的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913.
运用Yaxin-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于2014年1月至3月对北京市房山区的设施番茄和草莓的光合作用进行连续测定.通过分析棚温、光合有效辐射以及番茄和草莓的光合速率随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趋势,探讨空气质量对不同果蔬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空气质量指数的增加,番茄棚和草莓棚的棚温、光合有效辐射以及光合速率都随之减小,大气污染对光照的限制是影响设施蔬菜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无论是否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番茄和草莓的光合速率都与光合有效辐射和棚温呈正相关关系.空气质量指数低于三级轻度污染时,番茄和草莓的光合速率主要受到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当空气质量指数为四级中度污染以上时,番茄的光合速率主要受到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而草莓的光合速率主要受到棚温的影响.因此,当空气质量指数处于四级中度污染以上时,番茄棚应通过补光来提高光合速率,而草莓棚则需通过增温来维持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914.
秋季断根和施肥对苹果幼树根系构型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秋季断根、施肥对苹果幼树根系构型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苹果早丰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2-10,以3年生盆栽‘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幼树为试材,以植株不进行任何处理为对照,设置断根、施用氮肥(以下简称施肥)和断根后施用氮肥(以下简称断根施肥)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苹果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长密度、不同直径根系长度、光合作用及生长情况等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断根施肥处理后树体根系长度、根长密度及根尖数显著增加,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显著减少;直径≤1.0 mm的根系长度显著增加,直径1.0mm的根系长度减少。同时,断根施肥处理后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了13.3%,蒸腾速率下降了2.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5.2%。另外,断根施肥处理还减少了长枝数、根冠比和平均叶面积,增加了短枝数。断根处理和施肥处理对苹果幼树根系构型、光合作用及生长也有一定影响,但对多数指标的影响均不如断根施肥处理显著。【结论】断根施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苹果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加细根的数量和长度,其对于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15.
半野生和栽培大豆叶片某些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半野生、半栽培及栽培大豆叶片某些光合特性指标的比较研究表明,半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和栽培大豆叶面积指数依次降低,而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随品种的进化而增加;从生育期的变化来看,3种类型大豆叶片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苗期和结荚期较低,开花期较高,最大值出现在鼓粒期;3种类型大豆的光合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型变化,但以栽培大豆日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16.
水稻剑叶全氮含量及其变化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籼稻品种IR24 和粳稻品种Asominori 及其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群体为遗传研究材料, 在抽穗后5个不同时期分别测定剑叶全氮含量,并结合水稻RFLP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对水稻剑叶全氮含量性状进行QTL的动态定位,探讨了控制剑叶全氮含量基因在水稻发育过程中的时序表达方式。在抽穗后各时期共检测到7个QTL, 位于第2和第11染色体上的2个QTL(QN 2、QN 11)增效基因来自粳稻品种Asominori,其他QTL的增效基因来自籼稻IR24;抽穗后2周内检测到2个QTL,即QN 3和QN 8b, 其加性效应值较大, 解释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较高;后期检测到的QTL加性效应和贡献率较低,位于第2染色体上R3393的QN 2位点的基因在抽穗后第3周内表达, 位于第8染色体上G1149的QN 8位点的基因在抽穗后第4周内表达,位于第11染色体上G1465的QN 11位点的基因在抽穗后4周和5周持续表达。控制剑叶全氮含量的基因在抽穗后早期表达较为活跃,可以应用于改良水稻品种的剑叶光合功能;在测定末期检测到的控制剑叶全氮含量的QTL,则可以用于延缓叶片早衰的育种改良。  相似文献   
917.
6—BA提高玉米幼苗抗旱性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面喷施10^-5mol/L的6-BA可以提高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羧化酶及细胞保护酶活性,降低气孔阻力和MDA含量,减轻水分胁迫下活性氧对膜的伤害,增强玉米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18.
水稻光合对不同光强的响应及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道了水稻光合对不同光强的响应能力及品种间差异。应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连续强光和遮荫条件下,测定了籼粳杂交稻亚优2号及其亲本粳稻02428,籼稻3O37和籼型杂交稻汕优63的光合速率,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亚优2号在强光和弱光下光合速率和C3光合酶RuBPC活性比籼型杂交稻汕优63抑制较少,表现有比较稳定的光合特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光抑制条件下,耐光抑制水稻品种的C4光合酶PEPC有诱导增加活性的现象。与其两个亲本相比较,籼粳杂交稻亚优2号的光合特性更相似于粳稻02428。因此,在配组具有优良光合性状的籼粳杂交稻品种时,广亲和高光效种质02428是一个值得利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919.
条锈菌侵染对小麦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小麦秀锈菌条中29号小种(CY-29)衣发接种感病品种辉县红和铭贤169,采用LI-6200型光合系统仪对小麦发病旗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不同严重度小麦病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日变化明显不同。轻度病叶(严重度为5%)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日变化与健叶相似,水分利用效率轻微下降。轻度病叶仍可有效控制水分的蒸腾散失,光合作用主要受气孔因素控制。中度病叶(严重度为40%0和重度病叶(严重度为80%)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日变化与健叶明显不同,病叶蒸腾作用在午前已大幅升高,并在此后一直保持很高的蒸腾水平,组织相对含水量大幅下降,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中度和重度病叶完全丧失了控制水分散失的能力,光合作用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中度和重度病叶光合作用的大幅降低不仅与叶绿素含量的明确下降有关,而且与叶绿素光合活性的下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0.
 以籼稻3037、Palghar和粳稻029、02428及其正反交F1为材料,探讨水稻籼粳亚种对光抑制和DCMU的耐性及其在杂种F1中的生理遗传特点。结果表明,亲本及正反交F1的PSⅡ活性对光抑制和除草剂的耐性基本上是一致的。粳稻大于籼稻,籼粳杂种F1分别与其母本相似。在育种上选用耐光抑制和DCMU(I50较高)的品种作母本是水稻生理育种中选亲配组的重要着眼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