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7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373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30篇
  1878篇
综合类   79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正> 巨野县于官屯小流域,总面积15.6km~2,有三个自然村,1340户,5585人,共有耕地785hm~2。过去,这里岗洼相间,沟坡相连,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治理前人均占有粮食387kg,人均收入349元,群众生活困难。 1986年以来,流域内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认真总结过去治沙改土、开发治理风沙区的经验,实行沟渠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走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路子。六年来共投工47万个,总投资35万元,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9km~2,治理程度达87.8%,工程动用土石方256.5万m~3,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52.
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编制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规划,使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统一发展。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建立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可达到以较少的投资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标。规划的三个目标是:①建设以六个商品性生产小基地为支柱、近中远期效益兼顾的经济系统,以直接经济效益(净效益)最高为目标:②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中心,恢复和建立良性生态系统,用相对价值量的方法定量计算和评价生态效益,以生态效益最大为第二目标;③以建立优化生态经济系统的投资量最少为第三目标。  相似文献   
953.
网络分析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赵光耀,吴明山(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6643)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无论编制规划、安排施工,还是科学研究、组织管理,都存在着工作项目的合理安排问题。采用经验判断法安排单一治理项目直观易懂,但安排复杂的综合...  相似文献   
954.
"粒度分析法"在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小流域泥沙来源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内容,目前,国内外主要利用径流泥沙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来确定小流域不同地貌部位及不同侵蚀类型的产沙量,研究采用“ 粒度分析法”,对砒砂岩不同侵蚀类型区典型小流域泥沙来源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砒砂岩区小流域泥沙主要来源于沟谷地,占小流域总产沙量的79.39%-84.89%,沟间地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15.86%-20.61%。  相似文献   
955.
泥河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养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并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淳化县境内泥河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结果发现流域内有机质、磷素和氮素的含量不高,尤其是氮素缺乏,相对钾素含量比较丰富。对林草地与水平梯田、坡耕地等农田土壤养分的比较分析,发现林草地在改善土壤养分方面比耕地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56.
山西省目前共有治理开发大户9800余户,其中10000亩(666.66hm~2)以上的大户23户,承包治理开发面积共达256.53万hm~2。大户推进了全省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促进了广大山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据调查,大户资金投入能力不足,项目资金难以对大户进行支持,大户的治理成果在一些地方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省政府应尽快出台资金扶持大户的办法和合理的土地流转政策,促进有关方面与治理开发户的合作。  相似文献   
957.
计算了小流域小麦、豌豆、马铃薯、胡麻、玉米的有机能、无机能投入和各种作物的籽粒、秸秆、根的能量产出,以此分析了各种作物的能量产投关系、种植业子系统能量流的现状与问题,并作了种植业投能结构和数量的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958.
通过对小流域水土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 对小流域的土地利用、农林牧副各业进行规划, 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指导。其目的是确定小流域的生产发展方向, 以防治水土流失, 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提高土地生产力, 充分发挥小流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建立一个人工控制的、合理、稳定的生态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959.
山东招远市在勾山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积极应对农村税费改革对传统小流域治理模式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积极探索租赁治理新机制,吸纳1370多万元的社会资金开发治理"四荒",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其充分发挥了引子作用,走出了一条社会办水保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60.
丘陵山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空间配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空间配置方法与理论,指导编制专项规划,该文在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耕作层剥离适宜性与覆土优先度评价模型,筛选适宜剥离和优先覆土田块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供需平衡圈的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空间配置思路与方法,并以福建丘陵山区光泽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规划允许建设区内耕作层适宜剥离的面积为169.23 hm2,土方量为3.01×105m3;覆土首选与备选区耕作层需求面积分别为706.1与6 646.4 hm2,需求土方量分别为7×105和2.41×106m3;空间配置结果共划定了33个供需平衡圈,覆土总面积为559.03 hm2,其中新增耕地57.79 hm2,占剥离面积的34.1%;改良中低产田501.25 hm2,占中低产田总面积的37.6%。平均运输距离为4.65 km,小于限定的运输适宜距离。该文提出的空间配置方法兼顾成本与效益,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