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3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202篇
基础科学   794篇
  239篇
综合类   920篇
农作物   150篇
水产渔业   331篇
畜牧兽医   456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16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8 毫秒
81.
微量元素硒对成年皖西白鹅输卵管膨大部粘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应用组织化学PA S-AB染色和定量图像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水平微量元素硒对成年皖西白鹅输卵管膨大部粘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2 m g/kg微量元素硒鹅输卵管膨大部粘蛋白与对照组(不加硒)差异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0.60 m g/kg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当日粮中添加硒到1.1 m g/kg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随着硒添加量的加大,皖西白鹅会发生慢性中毒。因此,微量元素硒对成年皖西白鹅输卵管膨大部粘蛋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2.
隐性白羽鸡体重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两种代谢能、三种粗蛋白水平组成的6种日粮饲喂7~12周龄隐性白羽鸡,个体测定各周龄体重,进行生长分析,旨在研究有关因素对体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性别对2~12周龄体重、成熟体重估计值、初生重估计值、生长高峰周龄、高峰体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均表现为公鸡大于母鸡,对生长速率参数的影响显著(P<0.05),表现为母鸡大于公鸡;②日粮能量对12周龄体重和生长速度参数有显著影响(P<0.05);③日粮蛋白对8~12各周龄体重、成熟体重估计值、高峰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④1~6周龄体重遗传力为0.43~0.57,7~12周龄遗传模型1(0.37~0.67)比遗传模型2(0.33~0.58)估计的体重遗传力要高,成熟体重估计值、初生重估计值、生长速率参数、生长高峰周龄、高峰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1、0.39、0.15、0.33、0.04。  相似文献   
83.
东北白鹅和籽鹅血液生化指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建立东北白鹅和籽鹅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其正常参考范围,探讨东北白鹅和籽鹅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显著性,随机抽取(12±0.5)月龄健康、体质量为(4.2±0.2)kg的东北白鹅母鹅和(3.5±0.2)kg的籽鹅母鹅各65只,空腹12h后翅下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清,应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试剂盒对血清22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东北白鹅和籽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谷氨酸酰基转移酶(GT)、胆碱脂酶(CHE)、乳酸脱氢酶(LDH-L)、葡萄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Ca)、肌酐(Cre)、镁(Mg)等血清生化指标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无机磷(P)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a-羟丁酸脱氢酶(a-HBDH)、尿素氮(BuN)、甘油三脂(TG)、尿酸(UA)、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氯(Cl)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试验建立的东北白鹅和籽鹅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其正常参考范围,为今后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的科学数据和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笼养东方白鹳越冬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东方白鹳(Cionia boyciana)越冬行为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结果表明:笼养东方白鹳在越冬期其活动有一定的节律性;越冬期的主要行为时间分配比例分别为静栖行为59.25%、避风行为11.17%、觅食行为6.41%、瞭望行为5.56%、理羽行为5.39%、游走行为5.14%;成年个体与幼雏在越冬行为时间分配上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两性间越冬行为时间分配的差异不大;不同的温度、天气条件,对笼养东方白鹳越冬行为有影响。经观察发现:东方白鹳在高纬度北方地区越冬,对北方寒冷的天气有一系列的适应性,能在北方室外安全过冬。  相似文献   
85.
乌鸡黑色素在果蝇体内排铅解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体果蝇为实验动物,研究2种乌鸡黑色素添加水平(0.02mg/mL和0.2mg/mL)对果蝇在高铅(2mg/mL)条件下平均寿命和体内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鸡黑色素能显著提高果蝇的平均寿命(P<0.05),延寿率达70.2%和54.9%。与阳性对照(1262.0±363.1)μg/g相比,添加0.2mg/mL黑色素能显著(P<0.05)降低果蝇体内铅含量(949.7±38.4)μg/g达32.9%。因此,乌鸡黑色素对果蝇具有一定排铅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86.
矮生长豇豆的生育与产量形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春播和秋播矮生长豇豆的生长动态,叶面积形成与效能,结荚与豆荚产量形成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播矮生长豇豆植株和各个器官的生长动态均呈S形曲线变化。秋播矮生长豇豆虽然无抽蔓期,但其生长动态与春播基本相同,而且植株生长和叶面积都较大,单株结荚稍多,但产量无明显差异。净同化率(NAR)在营养生长过程较高,生殖生长过程较低。本文还讨论了矮生与蔓生长豇豆生育与产量形成的差异。  相似文献   
87.
基于Fluent的甘蔗收割机排杂装置气流场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对华南农业大学研制的HN4GDL-91型切段式甘蔗收割机排杂装置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利用Pro/E建立三维实体模型,Gambit软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使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在TECPLOT中完成分析。根据实际条件需要设置边界条件,对排杂装置在不同转速下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模拟,并对比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为甘蔗联合收割机排杂装置结构的设计和优化,以及提高排杂装置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大中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分离装置存在体积庞大、振动强等问题,小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分离装置缺乏对断茎秆的处理能力且分离能力较弱。为此,提出了一种螺旋输送与筛筒组合式分离装置。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搅龙转速、装置倾角和分离筛孔尺寸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优结构和运动参数组合,实现了籽粒、颖糠及茎秆在输送过程中的有效分离,为清选装置在谷物联合收割机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9.
青贮饲料收获机可完成对青贮作物的切割、切碎,抛送至饲料挂车中。为此,主要介绍了CX4Q-1A型青贮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对切割器、喂入辊、切碎抛送装置、切碎刀盘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及性能参数进行了设计。本机具设计的配套动力为36.75kW以上的拖拉机,切碎长度为5~30mm。通过田间性能测试,整机的性能参数满足了设计标准,符合青贮机的国家标准。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种植农艺的差异性,对其结构工艺的改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0.
针对南方地区大豆草谷比和未成熟豆荚占比高,造成收获机脱粒清选分离质量差、功耗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前后两段组合且两段转速差可调的脱粒滚筒,研究了脱粒滚筒参数变化对豆荚和籽粒的能量、等效形变量等的影响。以脱粒齿类型、前段滚筒转速、两段滚筒转速差为影响因素,以破碎率、未脱净率和夹带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得到了差速与非差速脱粒滚筒的最优参数组合,并通过综合性能试验对比了两种脱粒滚筒的脱粒质量、作业油耗和工作效率。结果表明,差速脱粒滚筒最优参数组合是脱粒齿类型为纹杆齿-杆齿组合式脱粒齿,前段滚筒转速为450 r/min,两段滚筒转速差为150 r/min。此时,相较于传统的杆齿式非差速脱粒滚筒,脱粒质量更高,油耗降低了2.7 L/hm2,最大作业效率增大了10.35%。该研究能够为解决南方地区大豆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适应性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