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林业   7篇
农学   282篇
基础科学   393篇
  314篇
综合类   781篇
农作物   75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01.
花生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花生高效再生体系,选用外引及自选共8个花生品种(系)胚小叶作外植体,研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不定芽分化率。结果表明:品种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不定芽分化率均差异显著。品种冀花4号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98%;太空1号、唐油4号、豫花9626、花育20较高,泉花646、阜花13次之;品系452-2最低,为43%。不定芽分化率为5%~73%,其中冀花4号最高,为73%;太空1号68%较高;豫花9626次之,为35%;花育20、泉花646和452-2较低,分别为13%、11%和10%;阜花13、唐油4号最低,均为5%。  相似文献   
102.
采用盆栽试验,对广东省10 个主栽花生品种进行施钙和施磷处理,利用JMP7.0 对花生的7 个主要农 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院在施磷条件下,单株产量和单株荚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在 施钙条件下,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更为紧密,有多对性状的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或者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院 在施磷的条件下,生长势因子为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达43.56%;在施钙条件下,产量因子为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达 46.22%。进行磷效率品种选择时,重点考虑的性状是主茎高、侧枝长和分枝数;进行钙效率品种筛选时,重点考虑的 性状是单株产量、百果重和百仁重。  相似文献   
103.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由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指导,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实施.共有10个新品种参试,设汕油523为对照种,全省共10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10个参试品种有7个品种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汕油诱1号、仲恺花44、汕油辐1号、仲恺花99、粤油18、粤油390比对照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湛油53增产不显著,仲恺花332、粤油410两个品种减产未达显著水平,花育33号比对照种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推荐粤油390、汕油辐1号、汕油诱1号和仲恺花99共4个品种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4.
花生苗期生长受干旱影响最大,且干旱是广西花生生产上重要的限制因素。选择广西主推及新育成的花生品种(系)共11个,在人工防雨棚下进行土培盆栽试验,以正常淋水(2d供水1次)为对照,以人工控水(10d供水1次)作为干旱胁迫处理,反复干旱胁迫30d时,测定花生苗期的主茎高尧侧枝长、生物量以及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尧脯氨酸含量,计算花生苗期生长生理受抑制程度及生长耐旱隶属函数值。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各参试花生品种的主茎高、侧枝长和生物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桂花819的生长受抑制程度最轻。从各参试品种苗期耐旱隶属函数值排名可知,桂花819的苗期生长耐旱性最强,其次是桂花红166、桂花21和桂花26;大多数品种的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尧脯氨酸含量在干旱胁迫下增加,少数花生品种表现出降低趋势,且苗期耐旱品种桂花819的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比对照的增加量最大,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量也较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索花生生理和农艺性状对冠层温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为分析不同基因型花生冠层温度差异机理提供参考。【方法】自花生结荚期到收获,应用红外测温仪对12个北方大花生品种的冠层温度进行了连续观测,并测定了花生主茎功能叶片(主茎顶3叶)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及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收获时调查了分枝数、侧枝长和主茎高等农艺性状,对各生理和农艺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12个大花生品种的冠层温度有分异,其中,豫花153的冠层温度最低,开农41的最高。花生生理和农艺性状对冠层温度均有强烈影响。生理指标中影响最大的是叶绿素含量,其次是SOD活性、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而CAT活性、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小;农艺性状中以主茎高的影响最大,侧枝长和分枝数次之。【结论】花生冠层温度与生理和农艺性状密切相关,生理活性强,植株高、分枝数多,利于冠层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6.
为减少养猪场废弃物排放和化肥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将猪粪肥料化,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自然降雨条件下模拟研究了亚热带红壤丘陵区花生-萝卜轮作体系下红黏土红壤对猪粪的安全消纳能力。试验设在江西鹰潭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供试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有机碳5.16g·kg-1,Olsen-P28.34mg·kg-1)。试验以3组化肥水平为基础(不施化肥,常规化肥减半,常规化肥用量),常规化肥年施肥量为:N100 kg·hm-2,P50kg·hm-2,K100kg·hm-2。每个化肥用量基础上分别设置7个猪粪施肥梯度(以P计):0、25、50、100、200、400、800kgP·hm-2。通过监测两年土壤渗漏水中铵态氮、硝态氮和总磷浓度变化,结合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初步确定了花生-萝卜轮作体系下红黏土红壤对猪粪的安全消纳量。结果表明:(1)从地下水和土壤环境角度分析,在不施化肥情况下,猪粪施用量应低于200kgP·hm-2,常用化肥用量减半时,猪粪安全用量为不高于100 kg P·hm-2;常规化肥用量下,即使不施猪粪,渗漏水硝态氮浓度已经有引起污染的风险。(2)从作物产量角度考虑,猪粪和化肥配合施用时猪粪用量超过100 kg P·hm-2时不能使作物显著增产。因此,在保证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同时,确定年化肥用量为常规用量减半水平,花生-萝卜轮作体系下红黏土红壤猪粪最大安全消纳量为100kgP·hm-2,相当于每年施用鲜猪粪24000kg·hm-2。  相似文献   
107.
2012年在厦门市同安区引进泉花551进行试种试验。结果表明,泉花551荚果和籽仁产量均比我区主栽品种泉花7号、泉花6号和白沙1016(CK)极显著增产。与3个CK相比,泉花551平均荚果产量5146.9 kg·hm-2,荚果产量增产幅度在30.8%-111.5%;平均籽仁产量3700.5 kg·hm-2,籽仁增产幅度在32.0%-110.8%。泉花551抗病(逆)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合在我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测试计量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智能控制被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高等研究等各个领域。为此,基于STM32微处理器设计和研发了播种机工况故障采集系统。系统以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人机交互、智能控制、报警、自动补偿和电机驱动等模块,主要作用是完成对传感器节点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控制功能;软件部分主要包括速度信息、播种量信息、漏播判断、开沟器堵塞和种箱空检测4个子程序。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TAP-4 0 LS4 0 N1-D3传感器能够精准检测到种子流、种箱排空、输种管堵塞等信号;在一定干扰环境下,系统漏播报警的准确率均在97%以上,实现了播种机工况故障精确采集功能,且该系统稳定性高,错误率低,具有十分宽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不同灌溉方式对农田土壤性状和花生落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4―2015年度麦茬花生生长季,设置移动式管灌、微喷带灌溉和不灌溉3种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下农田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孔隙度、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组成、花生产量和花生落果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移动式管灌处理相比,微喷带灌溉处理的土壤体积质量、粒径小于0.25 mm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数量和花生落果率分别降低了7.6%、6.4%和66.8%,土壤孔隙度增加了8.4%,而2处理间花生产量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考虑花生产量,土壤物理性状和花生落果率的变化,微喷带灌溉是试验条件下能够降低花生收获难度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10.
两段式花生摘果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两段式收获条件下花生摘果特性,提高花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质量,以江苏宿迁地区天府9号为试验对象,应用室内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收获期影响摘果特性的主要因素,揭示花生荚果含水率、晾晒时间、果柄力学特性和摘果作业质量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基于不同的试验条件与方法,果柄拉断力有所差异,但随晾晒时间(含水率)变化趋势一致,在晾晒2~3天时,果柄拉断力达到峰值,且秧柄节点拉断力大于果柄节点;确定最佳摘果时间为晾晒5~6天,并经捡拾联合收获机摘果试验验证。研究结果为摘果装置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提供了直接依据,并为两段式收获模式下最佳捡拾摘果时间提供了参考,同时为深入研究摘果效率与摘果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