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57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8篇
  34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本文主要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2.
从发现水杉到现在已经过了半个世纪,水杉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关注的重要树种,笔者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处水杉原生母树基因保护林,对水杉原生母树基因资源进行全面收集保护:在基因水平上对水杉进行研究:在对水杉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总结的基础上,编著出版水杉研究成果的第一部专著《中国水杉研究》。  相似文献   
103.
宣新华  杨建生 《种子》1991,(5):25-28
选用本区单季晚粳稻品种“早单八”,对其原种不同代别的种子进行了纯度与产量以及相关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看出:随原种种植代别的增加,田间纯度逐代下降,两者呈高度负相关(r=-0.868~(**)),而各代别的纯度与产量则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954~(**))。低代别种子之所以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拟主要通过提高结实率表实现的。进一步分析还看出:原种不同代别的杂株本与产量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564.32—9.38X。综上表明:以田间杂株率高低来估计不同代别纯度种子的实际产量,将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按该方程推算,原种代别利用的临界纯度拟应为98%,原种连续种植的实际年效应最多为4年。  相似文献   
104.
王恒松  李炳昌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147-3152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灵魂.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中国特色旅游的要求,也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发展经济的强有力措施.黔东南地区发展旅游应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导向,凭借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开发原生态旅游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发展入境旅游战略等三个战略,着力建设两个发展模式:自然生态旅游模式和生态城镇发展模式,以打造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提升黔东南旅游形象,让黔东南成为对国内外游客有强大吸引力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5.
Abstract

Transect relascope sampling is a recently proposed method for making efficient inventories of coarse woody debris on the ground. However, before the method can be recommended, its performance in the field requires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field study in which 11 surveyors tested the method in two coniferous stands in northern Sweden. The average bias introduced by the surveyors was moderate under normal sighting conditions, but underestimation was substantial when combining a small relascope angle with poor sighting conditions. In all ca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ystematic errors of individual surveyors were substantial.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ransect relascope sampling is not an appropriate method when the demand for unbiased estimates is high, e.g. in connection with long-term monitoring, but that the method can be useful as a first phase in double sampling or in ocular-based inventories aimed at identifying biologically valuable areas.  相似文献   
106.
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初始酵解条件对氮素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应用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四因素(1/2实施)方案,研究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堆制初始条件对氮素损失率的影响,以期为有效控制氮素损失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氮素损失率的影响大小顺序是: pH值>接种量>秸糟比>含水量; 当pH值、接种量的编码值为-1.68,含水量、秸糟比的编码值为1.68时,氮素损失率最小,为8.4164%。四个因子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且作用方向是正向的,其中pH值与含水量、接种量与秸糟比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控制氮素损失率的最优方案是: pH值6.3980~6.4186、接种量0.3991%~0.4031%、含水量64.7014%~64.8285%、秸糟比40.9326%~41.0956%。  相似文献   
107.
闽恢3301是一个优良籼型恢复系,系谱记载闽恢3301选自明恢86与绵恢436的杂交后代,但一些数据不支持这一亲缘关系.在田间观察显示,闽恢3301一些性状与R527较为类似,而与明恢86相似的特征较少.为了解闽恢3301的遗传来源,比较分析闽恢3301、R527、绵恢436和明恢86的30个形态性状以及712对SSR分子标记特征.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闽恢3301的形态性状与R527或绵恢436较为相似,与明恢86多数形态性状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在欧氏遗传距离为8.99处,闽恢3301、R527、绵恢436被分为一类群,明恢86单独为一类.712对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闽恢3301与R527、绵恢436、明恢86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40、0.145和0.337.4份恢复系间基于分子标记遗传相似性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基于形态学的聚类结果一致.闽恢3301的标记带完全来源于绵恢436和/或R/27.综上所述,闽恢3301并不是系谱记载的明恢86与绵恢436的杂交后代,而是来源于绵恢436与R527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08.
对学校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获取原始文献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得出他们对不同文献类型以及原文获取方式选择利用的排序,为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相关业务工作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9.
为克隆滩羊肝脏α-生育酚转移蛋白(α-TTP)CDS区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通过Trizol法提取滩羊肝脏组织总RNA,将其反转录为cDNA后利用人工合成和PCR扩增相结合的方法得到α-TTP CDS区基因,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命名为pET28a-TTPA。结果表明:扩增了滩羊肝脏α-TTP CDS区基因,同已公布的绵羊α-TTP序列同源性达99.76%,并且将其成功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结果为后续α-TTP基因原核表达及其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EM原露防治小麦全蚀病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EM(有效微生物群 )原露防治小麦全蚀病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 ,小麦全蚀病发病区 1hm2 用 15kgEM原露对水 75 0kg拌腐熟农家肥 75 0 0kg翻入土中 ,在拔节、孕穗、抽穗、成熟期喷 4次 1.5kg/hm2 EM原露对水 75 0kg/hm2 ,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抑制全蚀病菌发展 ,比对照增产 85 .71%,增收 2 80 0 .0 8元 /hm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