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0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529篇
林业   294篇
农学   464篇
基础科学   851篇
  844篇
综合类   2359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478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24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91.
苹果园中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WSN)能通过互联网感知客体环境信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将WSN应用在苹果园中,监测果园环境信息,为苹果生产提供决策支持.土壤水分是影响苹果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果园中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分布规律能为WSN在果园应用中土壤水分传感器部署策略提供支持.在北京一个普通的苹果园进行实地试验,采用土壤水分测量仪测量3个典型子区域不同土壤深度及不同水平位置多个点的土壤体积含水量,结果表明:总体上在果树周围土壤体积含水量随着树根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计算了3个典型子区域及整个果园3个土壤深度的均方差,91.7%的均方差均为2%~3%,在各个子区域及整个果园,土壤水分具有相似的分散程度;计算了每个子区域每个测量点的土壤水分均方差.1%~2%之间的均方根误差所占比例最大,为48.2%.当土壤深度小于300 mm时,水平层面的均方差大于垂直方向.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以单棵树为目标,着眼于整个果园”的土壤水分传感器部署方法.  相似文献   
192.
基于TDT原理的灌木水分传感器探头设计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时域传输TDT法,设计了灌木茎体含水率测量装置。装置由高频信号源、同轴传输线、缠绕式探头及相位比较电路4部分组成。高频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表现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相位不同,而含水灌木介电常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含水率的大小,因此通过测量电磁波在同轴电缆上A和缠绕于灌木茎体上探头B的相位差来获取灌木的含水率。选择吸水棉棒来模拟不同含水率的灌木,研究高频信号源工作频率、探头结构对相位差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探针长度为60 cm,信号源频率为50 MHz和100 MHz时,A、B两路电磁波信号的相位差与棉棒吸水率变化呈单调性,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3.
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点、早熟收敛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叉粒子群的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三维定位算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汇聚节点选取、测量距离修正、节点定位3个阶段,通过借鉴遗传算法交叉操作的思想,增加粒子的多样性,减小测距误差、锚节点数量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有效提高定位算法全局搜索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和定位精度均优于标准粒子群算法。在测距误差和锚节点数量相同的条件下,与混合蛙跳定位算法进行性能比较,两种算法的最大定位误差分别为1.337 8 m、1.747 3 m,最小定位误差分别为0.258 3 m、0.561 5 m,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0.651 2 m、1.044 7 m。  相似文献   
194.
为了精确判断茶树水分胁迫情况,以Idso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模型中的参数为监测对象,研制了一套茶树水分胁迫田间参数自动采集系统,实现对表征茶树发生水分胁迫的茶树自身生理参数及茶树田间物理环境参数的自动监测.系统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节点分别监测茶树的冠层温度、田间的土壤湿度和土壤热通量、太阳净辐射、风速及空气温湿度.通过所采集的上述参数,结合CWSI模型,便可精确计算出茶树水分胁迫指数,用于指导灌溉,避免茶树发生干旱胁迫或过度灌溉.系统充分利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便捷性,各传感器节点所采集的参数以多跳的方式无线传输至远端的上位机节点,上位机节点可以本地存储参数,也可通过串口,输送至电脑上.系统经过重新标定,也可用于监测其他作物的水分胁迫情况.  相似文献   
195.
航空施药中雾滴沉积传感器系统设计与实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变介电常数电容器原理设计雾滴沉积传感器及检测系统,由此实现对航空施药中雾滴地面沉积量的快速获取。通过实验,分析建立了传感器对电导率487μS/cm、25 mS/cm雾滴的沉积量测量线性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23和0.9544。利用M-18B型飞机和AU-5000型喷雾机,对系统进行了应用测试,结果表明:与水敏纸图像分析方法对比,2种方法获得的雾滴地面沉积量分布曲线拟合度可达0.914 6,样点单位面积沉积量的相对测量误差分布在10%~50%之间。  相似文献   
196.
氮肥配施能够促进还田秸秆的分解,为了解其对不同C/N秸秆还田下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采用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油菜饼(C/N为4)、玉米秸秆(C/N为28)、水稻秸秆(C/N为41)和小麦秸秆(C/N为71)等4种不同C/N植物残渣在不同量氮肥(无氮、低氮和高氮)配施下对红壤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氮肥配施增加了不同植物残渣的CO2-C累积排放量,且仅在高C/N的小麦秸秆处理中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低氮和高氮下CO2-C累积排放量分别达到1 271.44、1 212.83 mg·kg-1,显著高于无氮肥配施的883.40 mg·kg-1。土壤N2O累积排放量最大的为油菜饼处理组,低氮量的配施进一步增强了N2O的产生,其累积排放量达到5 550.42μg·kg-1,显著高于无氮肥配施的4 430.44μg·kg-1,然而当氮肥施用量进一步增加时却抑制了N2O的排放(3752.84μg·kg-1)。氮肥配施并未显著影响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处理组的N2O累积排放量。在培养期内,每一个处理均表现为CH4的吸收现象,氮肥施用能够增加土壤对CH4的累积吸收量,但差异显著性仅在对照和油菜饼处理中发现。  相似文献   
197.
本文通过分析海参苗养殖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海参苗养殖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在监测区域部署传感器节点,监测养殖池中的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及水位等环境参数。将检测到的数据无线发射到远程监测软件,监测软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末端执行机构,实现对养殖池环境的实时监控。本文从系统结构和数据传输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海参苗养殖的自动化生产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成本较低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8.
The essential fatty acid (EFA) requirement of milkfish was examined by a 12-week feeding trial using defined, purified diets at water temperature of 28–29°C and salinity of 32. The test diets contained varying levels of 18:0 (triglyceride form, TG), 18:3(n–3), 18:2(n–6) and (n–3) 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n–3 HUFA). Milkfish juveniles were starved for 7 days and were than fed lipid-free diet for 30 days before the initiation of feeding trials. Low growth and feed efficiency together with high mortalities were observed in fish fed the lipid-free diet as well as in the EFA-deficient diet. Supplementation of 2% 18:2(n–6) to the tristearin based diet did not improve growth rate of milkfish as effectively as feeding with (n–3) fatty acids. The highest weight gain was obtained in milkfish fed a combination of 5% 18:0 + 1.0% 18:3(n–3) + 0.5% 20:5(n–3) + 0.5% 22:6(n–3) although the supplementation of 2% 18:3(n–3) alone or combination of 0.5% 20:5(n–3) + 0.5% 22:6(n–3) to the tristearin based diets were also effective for improvement of growth. Thus, (n–3) fatty acids, such as 18:3(n–3) and (n–3)HUFA were nutritionally more important than 18:2(n–6) for milkfish.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polar lipids from whole body of milkfish juveniles fed the various test diet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ietary fatty acids.  相似文献   
199.
用于驱赶农作物有害动物的智能声防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农业生产中动物有害行为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价值严重损失的实际问题,设计研发出一种驱赶农作物有害动物的智能声防系统。该系统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作探测和通信平台,采用以ARM9微处理器和AT89C51SND1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构建总控制器和执行器硬件平台,通过热释电传感器对有害动物在农田中的出没位置进行探测,依据“作物种类–周围环境–有害动物–天敌”逻辑关系模型对其种类作出判断,然后由执行器播放该种动物对应天敌的叫声,从而实现对多种农作物有害动物的智能声防。与现有的驱赶模式易被有害动物适应且效果不佳相比,该系统具有驱赶效果好、有效作用面积大、可扩展性强及装设灵活等优点,是一种无污染、具有智能特性的驱赶农作物有害动物的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0.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奶牛行为特征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9,自引:14,他引:15  
奶牛等大型动物的疾病和发情状况目前主要依赖饲养员目测判断,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仍采用人工观测方法,这不仅带来繁重的人力负担,也容易误判。为了能自动准确地识别奶牛是否发情或生病,该文提出在奶牛颈部安装无线传感器节点,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奶牛的体温、呼吸频率和运动加速度等参数,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提取的各种参数进行行为特征多级分类识别,以此建立的动物行为监测系统能准确区分奶牛静止、慢走、爬跨等行为特征,从而可以长时间监测奶牛的健康状态。而且,这种监测系统易于推广到对其他动物的监测,对促进养殖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