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 毫秒
71.
不同容器对青海云杉强化苗的培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就不同容器对青海云杉强化苗的培育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轻基质网袋容器进行育苗,从育苗生产、苗木生长、造林效果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其效果都略好于塑膜连体杯和育苗盘。该容器育苗透气性强,出苗快,在炼苗、造林中无需取杯体,可带容器栽植,使根系完整,育苗成苗率和造林成活率高,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青海云杉群落植物种群生态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土壤水分、海拔2个资源位、7个资源水平,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计测公式,定量计测了祁连山青海云杉群落主要优势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资源位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大于海拔变化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宽的生态位,群落优势种平均生态位宽度为0.958 6~0.203 2,很好地表征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分布的幅度;在土壤含水率、海拔资源位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发生的种对分别占90.72%、86.72%,表明植物种在土壤含水率资源位上存在着潜在的竞争。这种结果与生态位宽度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3.
祁连山典型林分生物量与净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祁连山典型林分的建群种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不同林龄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的平均生物量为282.544 t/hm2,祁连圆柏的平均生物量为248.764 t/hm2,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不同器官分配的生物量大小顺序均为:干(61.19%,58.82%)>根(28.17%,22.73%)>枝(6.4...  相似文献   
74.
祁连山青海云杉木材密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木材密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祁连山中部下限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Silviscan-3测定了青海云杉的木材密度,根据树木年轮气候学的标准方法建立了年轮密度、早材密度、晚材密度、最大密度、最小密度年表,分析了各个木材密度年表与月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月降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木材密度与温度正相关,与降雨量...  相似文献   
75.
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植被类型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混交林中青海云杉不同器官水提物及枝叶挥发油对油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的根、枝、叶、果实水提取物及枝叶挥发油都含有化感物质,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水提物在高浓度时起到抑制作用,低浓度时表现起到促进作用,且低浓度(2 mg·mL-1)时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高浓度(30 mg·mL-1)时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在浓度为2 mg·mL-1时,青海云杉果实水提取物对油松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最强,种子发芽率提高了73.68%;青海云杉根水提取物对油松幼苗根长和幼苗鲜重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根长和鲜重分别提高了66.12%和163.89%;而对油松幼苗苗高促进作用最强的是其叶水提物,提高了149.39%;在浓度为30 mg·mL-1时,除青海云杉根水提物对油松幼苗根长表现出促进作用外(提高6.95%),其他提取物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青海云杉枝叶挥发油对油松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尤其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促进率达64.22%。说明青海云杉和油松混交,可能有利于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可为油松混交树种的选择、人工造林、森林培育及健康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不同结构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条件下青海云杉林的树种组成、林分结构、生长状况和更新状况都有较大的差别;青海云杉的径级和高度决定着青海云杉林内不同树木个体间的竞争和分异状况,决定着不同高度级内的株数分布比例;青海云杉纯林中林分结构单一,更新良好;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林分结构复杂,更新不良;青海云杉纯林下,拥有丰富的云杉种源,云杉种子饱满,保存云杉幼树数量多且生长状况好,能维持云杉种群的更新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林冠郁闭度为0.4时,更新情况最好;当郁闭度为0.7时,更新情况差。  相似文献   
77.
干旱半干旱区山地森林的水分调节功能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处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山地森林以独特的水文作用成9为山前平原及川区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以典型山地森林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要群落青海云杉林为例,通过长期定位观测研究森林调节小气候的水文规律及功能,揭示了森林对降水的分配调节作用。森林通过林冠层截留降水使到达林内的降水量减少、强度降低、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减弱,避免林内发生地表径流引起水土流失;森林通过林冠层遮蔽减弱太阳辐射降低了林内土壤蒸发,保持林内湿度较高、土壤含有较多水分,为喜湿耐荫植物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的阴湿环境,并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条件;森林的蒸腾发散使同一高度林区上空的湿度比草地或裸地高,改变了局地大气环流,为降水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起到了增加林区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试验,以祁连山典型林分的建群树种青海云杉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青海云杉树高、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拔从低到高,青海云杉树高总体上呈单峰型曲线变化,但总体变化幅度较小,最大值分布在海拔3 200m处,为12.4m;最小值分布在海拔3 300m处,其值为7.3m。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海拔梯度总体上呈单峰型曲线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海拔3 200 m处,分别为3.34t·hm-2和0.92t·hm-2。  相似文献   
79.
以粘土为基质,采用全光照人工间歇式喷雾装置,用IBA,ABT和GGR 3种不同浓度浸泡时间组合的植物激素,对不同株龄的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插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插穗成活率最大值均出现在植物激素ABT 200mg/L,处理200min时,当ABT浓度过大时,对插穗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植物激素对插穗根系生长状况的影响表明:不同激素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根长、生根数、根系效果指数差异较为显著,生根率为ABTIBAGGR,不同株龄插穗生根对激素的响应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插穗根系生长情况受母株株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0.
青海云杉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群落16块样地256个样方的调查结果,对青海云杉群落的垂直结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垂直结构分化明显,一般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4层;乔木层和青海云杉种群呈聚集分布格局,乔木种群聚集强度大小依次为:青海云杉混交林>青海云杉群落>灌木-青海云杉林>马先蒿-青海云杉林>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不同林型的垂直结构、空间分布格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草类-青海云杉林中乔木种群呈随机分布,其它林型和青海云杉群落中乔木种群均为聚集分布。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灌木-青海云杉林中青海云杉种群都有随海拔升高由均匀分布向聚集分布逼近的特点。苔藓-青海云杉林是该群落中最稳定的林型,青海云杉种群对维持群落稳定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