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6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850篇
林业   343篇
农学   676篇
基础科学   1186篇
  1774篇
综合类   6317篇
农作物   264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369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309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572篇
  2012年   864篇
  2011年   972篇
  2010年   732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701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Nutrient‐rich biochar produced from animal wastes, such as poultry litter, may increase plant 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although the role of direct and indirect mechanisms, such as stimulation of the activity of mycorrhizal fungi and plant infection, remains unclear. The effects of poultry litter biochar in combination with fertilizer on mycorrhizal infection, soil nutrient availability and corn (Zea mays L.) growth were investigated by growing corn in a loam soil in a greenhouse with biochar (0, 5 and 10 Mg/ha) and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fertilizer (0, half and full rates). Biochar did not affect microbial biomass C or N, mycorrhizal infection, or alkaline phosphomonoesterase activities, but acid phosphomonoesterase activities, water‐soluble P, Mehlich‐3 Mg, plant height, aboveground and root biomass, and root diameter were greater with 10 Mg/ha than with no biochar. Root length, volume, root tips and surface area were greatest in the fully fertilized soil receiving 10 Mg/ha biochar compared to all other treatments. The 10 Mg/ha biochar application may have improved plant access to soil nutrients by promoting plant growth and root structural features, rather than by enhancing mycorrhizal infection rates.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凤县转型发展休闲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功,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凤县休闲农业规范快速发展,同时为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提供范例参考。详细阐述了凤县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对凤县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就存在的问题重点从加强政府引导、理顺管理体制、制定规划标准及加大扶持力度4个方面阐明了凤县休闲农业发展的新举措,以期为凤县在休闲农业发展中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传感器技术是智慧农业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我国农业传感器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比了国内外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集成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最终提出了关于农业种植养殖产业的未来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的观点。  相似文献   
64.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作为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有效载体。本文以淮安市为例,详细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当前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发展面临的的产业规划、标准化生产、服务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提出应对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5.
襄垣县是山西省有机旱作试点县,根据其自然条件,通过总结该县有机旱作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潜力分析,提出适宜的对策措施,为今后有机旱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6.
Sub‐Saharan Africa (SSA) faces twin challenges of water stress and food insecurity – challenges that are already pressing and are projected to grow. Sub‐Saharan Africa comprises 43 % arid and semi‐arid area, which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due to climate change. Small‐scale, rainfed agriculture is the main livelihood source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SSA. Because rainfed agriculture constitutes more than 95 %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water scarcity is a major limitation to production. Crop production, specifically staple cereal crop production, will have to adapt to water scarcity and improved water productivity (output per water input) to meet food requirements. We propose inclusion and promotion of drought‐tolerant cereal crops in arid and semi‐arid agro‐ecological zones of SSA where water scarcity is a major limitation to cereal production. Sorghum uniquely fits production in such regions, due to high and stable water‐use efficiency, drought and heat tolerance, high germplasm variability, comparative nutritional value and existing food value chain in SSA. However, sorghum is socio‐economically and geographically underutilized in parts of SSA. Sorghum inclusion and/or promo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SSA, especially among subsistence farmers, will improve water productivity and food security.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物理农业在我国北方地区受到重视,并在一些农业产业投入和运用,其技术价值和优点在生产过程已显示出来。随着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在国际与国内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有可能成为我国第四代农业发展方向。以云南为例,分析当前南药发展现状,充分论述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地理优势及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优势发展云南南药的必要性。并预测在发展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各种困难,最后提出运用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南药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
节水农业是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于节约水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当前绿色农业高效节水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梳理总结了我国现代化节水农业领域的基础背景、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态势。结果表明,“灌溉设备与技术开发”、“农业用水精量调配与控制”、“作物高效用水机理”及“农业用水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建议开展水肥一体化智能技术与管理及其对作物、土壤、环境、社会等综合效应等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9.
为了支持动物疫病流行地区的控制及消除计划,以及在动物疫病非流行地区进行有效筛查,必须使用更加准确灵敏的诊断手段。数字PCR可实现绝对定量及痕量核酸的检测,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不依赖参考物或标准品、对抑制剂具有较高耐受性、灵敏度和精准度更高的优点。数字PCR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核酸检测新方法,在动物疫病检测中得到了应用,围绕数字PCR技术的原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综述及分析,为数字PCR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食用菌在京郊都市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产业主要利用农林业生产中的秸秆、枝杈等副产品,生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秸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食用菌采收后的菌渣还可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有利地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京郊广泛推广,在工厂化栽培、农民散户栽培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开展了反季节栽培、林下仿生栽培等各种新模式。着重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作用,目前京郊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并以通州区、昌平区为例,介绍京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反季节栽培与林下仿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