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61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6篇
  54篇
综合类   546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的铅处理,研究其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与铅浓度呈正相关,梯度Pb2 胁迫造成了幼苗叶片脯氨酸的含量逐渐增多,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2.
聚乙烯醇对水稻玉米种子萌发代谢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乙烯醇Polyvinyalcohol(PVA)具有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相同的作用:预处理水稻玉米种子后可提高种子活力,促进萌发代谢,其脂肪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丙二醇Malondialdialdedyde(MDA)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3.
通过水分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与质膜透性的变化,以及模拟大田自然干旱环境下的生长、生产表现。初步评价了来自全国9个品种的耐旱、丰产性。经试验分析,认为福农81-745、云蔗89-151、桂糖89-5、粤糖86-368、云蔗81-173、闽糖88-103、桂糖11、川蔗81-548的耐旱、丰产性均优于新台糖10(CK1)。其中云蔗89-151、桂糖89-5、福农81-745的耐旱、丰产性与桂糖11相当。  相似文献   
104.
为探讨盐胁迫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虾青素合成的影响与机理,以及雨生红球藻各抗氧化机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4 mol/L、0.08 mol/L、0.12 mol/L和0.16 mol/L)和不同时间(3 d、6 d和9 d)的盐(Na Cl)胁迫对雨生红球藻生长、虾青素积累、番茄红素β-环化酶(Lcy)、β-胡萝卜素羟化酶(Crt R-B)和β-胡萝卜素酮化酶(Bkt)基因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胁迫时间的雨生红球藻的密度均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在盐胁迫的第9天,雨生红球藻的死亡率和孢子比例均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升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Lcy、Crt R-B和Bkt基因表达量均随着盐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提高;雨生红球藻SOD、CAT和GSH-Px活性以及MDA含量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盐胁迫下与对照组(0.00 mol/L Na Cl)相比均升高,且在不同时间的0.12 mol/L Na Cl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Lcy、Crt R-B和Bkt基因表达量在盐胁迫的早期(第3天)和中期(第6天)阶段较低,在盐胁迫的后期(第9天)阶段较高,而SOD、CAT和GSH-Px活性以及MDA含量在盐胁迫的早期和中期阶段较高,在盐胁迫的后期阶段较低。实验结果说明了适当浓度和时间的盐胁迫能促进雨生红球藻累积虾青素,雨生红球藻在盐胁迫下主要是通过提高虾青素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转录水平来促进虾青素的合成,其虾青素和抗氧化酶的抗氧化活性可能互为补充,共同保护雨生红球藻免受盐胁迫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5.
地膜覆盖栽培对春小麦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了揭示春小麦在地膜栽培条件下是否早衰的问题,采用管栽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春小麦叶片的叶绿素、蛋白质、叶片丙二醛(M DA)含量和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法,在春小麦生长前期能明显提高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含量(日均增加量分别比露地春小麦高31.49%和7.94%),但后期又会加速其降解速率;M DA含量和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均表现为覆膜处理高于露地处理(日均增加量分别比露地春小麦高71.96%~11.78%和2.42%~9.57%)。说明覆膜栽培可使春小麦提前进入正常衰老阶段,但由于其增温、保湿等效应,使春小麦生长量增加,穗粒数和穗粒重比露地春小麦提高22.95%和27.68%,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06.
林蛙油对衰老模型小鼠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林蛙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进行抗衰老试验。结果表明:林蛙油能明显提高衰老模型鼠血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肝脏中MDA(丙二醛)的含量,证明林蛙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为探讨鱼体抗氧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对水体中汞胁迫的响应机制,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汞离子对红鳍笛鲷幼鱼[体长为(4.95±0.79)cm,体重为(4.57±2.02)g]的急性毒性及对鱼体肝脏、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半静水实验条件下,汞离子对红鳍笛鲷幼鱼的安全浓度为0.040mg/L。汞离子暴露6h时,各浓度组的肝脏SOD酶活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随暴露时间的增加,低浓度组SOD的活性变化较小,而高浓度组鱼体肝脏SOD的活性出现被诱导或被抑制的现象,表明鱼体在高浓度汞胁迫下抗氧化系统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鳃的SOD活力在暴露6h亦显著升高,随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SOD的活性具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MDA含量的变化表明,鳃组织在暴露6h时已开始受到显著损伤(P<0.05),而肝在6h时无显著变化,在12h时开始受损伤。脑组织AChE活性在暴露6h时略受抑制(P>0.05);暴露12h时高浓度组显著增加(P<0.05),诱导率平均为36%;汞离子暴露24h时,鱼脑AChE的抑制率分别为28%~38%;暴露48h、96h时抑制率...  相似文献   
108.
不同苜蓿品种耐盐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王玉祥  陈爱萍  张博 《草业科学》2010,27(3):102-106
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质量分数0、0.3%、0.5%、0.7%和0.9%5个盐浓度梯度,对6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株高、根长、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对供试苜蓿进行耐盐性研究。试验数据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苜蓿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逐渐降低,株高和根长逐渐缩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综合评比表明:新牧1号耐盐性最强,敖汉苜蓿耐盐性最弱。  相似文献   
109.
11个苹果野生砧木品种低温处理抗性指标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苹果野生砧木品种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为耐寒性砧木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11个野生砧木品种为试验材料,在-10~-45℃设置7个低温梯度处理,对枝条萌芽率,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围矮4号和Sdw1萌芽率迅速下降,11个野生砧木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下降呈“S”形增加,计算得半致死温度(LT50)介于-22.32~-38.58℃。丙二醛含量呈双峰变化趋势,Sdw1、串铃海棠、围矮4号丙二醛含量较高,围矮2号、Spy227、特大果山定子丙二醛含量低且稳定。围矮4号、Sdw1、串铃海棠Pro累积较早,围矮2号和特大果山定子脯氨酸含量最大。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11个野生砧木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围矮2号>特大果山定子>Spy227>八棱海棠>围矮3号>克勒沟林场大果山定子>围矮1号>五峰山4号>串铃海棠>围矮4号>Sdw1,与根据LT50所得抗寒性排序相近。  相似文献   
110.
In this study, roes obtained from carp (Cyprinus carpio carpio) that were caught in Keban Dam Lake (Turkey) and cultured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were processed as caviar, and the products were stored at + 4 C°. Lipid peroxidation and the compositions of fatty acids of these products were assessed during production and storage period. The result of fatty analyses showed that palmitic acid (16:0), stearic acid (18:0), palmitoleic acid (16:1), oleic acid (18:1),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which are all essential fatty acid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caviars of the roes obtained from rainbow trout and carp.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chemical analyse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TBARs) between rainbow trout and carp caviars (p > 0.05), but malondialdehyde (MDA) levels were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caviars obtained from both rainbow trout and carp roes are rich in fatty acids and take a part in a balanced and healthy di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